1990年9月,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這是中國首次舉辦的大型綜合性洲際運動會。這個曾被人淩辱的“東亞病夫”,刷新了歷史的記憶,展示出一個東方巨人強國的夢想。
這首《亞洲雄風》,唱出了黑頭髮、黃皮膚的壯志豪情,成為20世紀90年代初,一首最令亞細亞人昂奮的國際流行歌曲。與這首歌一道傳遍世界的是這組現代化的大型體育場館,這組閃耀著中國文化的恢宏建築,向全世界一展亞洲雄風。
(推出片名──)
亞 洲 雄 風
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北京
1990
馬國馨 劉振秀 閔華瑛 單可民
1984年9月28日,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代表大會投票表決,選定在北京舉辦第十一屆亞運會。
舉辦亞運會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大型系統工程,其中最艱巨的是場館的工程建設。規模如此巨大的工程,是當時北京建築史上前所未有的。
北京,該從哪下筆呢?
沿著北京南北中軸線向北延伸的軸線,叫北辰路。原來叫魚池村,是北郊荒僻的農村,亞運村就選址在這裡。1953年,毛澤東曾到此視察。
(張正兒子回憶毛澤東視察):毛主席53年來到魚池村,毛主席下了車上了坡,我父親正在坡上澆菜,毛主席當時問他,現在生活怎麼樣?我父親説,現在大的瓜菜還可以,毛主席説,生活一天會比一天好的。
正如毛澤東所言,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20世紀90年代初,當世界把目光聚焦在這裡的時候,這個昔日的魚池村,已經是一座現代化的體育運動村。
這是一座全新的體育城,它徹底地改變了北京北部的輪廓線,是北京城市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歷史豐碑。
漫步在這組恢宏的建築群裏,不禁會産生這樣的感嘆:畫出這張設計圖,需要一份怎樣的腕力啊?!
馬國馨:80年代初我剛從日本學習回來,在日本一個很有名的建築事務所裏工作了2年,回來以後正好趕上這個亞運會。那時候剛剛40多歲,確實也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
這個機會改變了北京,也改變了馬國馨的一生。從此,這位與奧林匹克結下不解之緣的建築師,成為中國體育建築的領軍人物。
(本案建築師簡介)
馬國馨,可謂是中國建築界的中堅力量。這位清華大學的建築博士,曾師從於世界著名建築大師丹下健三,52歲獲得中國建築大師稱號,55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84年,他遇到了人生最大的挑戰。
六年之後,一座氣勢恢弘的現代化體育城,聳立在北京的北郊。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成為馬國馨設計生涯的重要轉捩點。
這片建築群,改變了北京的生活質量,對北京北郊的開發和城市的總體規劃,産生深刻的影響。在此,建築師賦予了一份怎樣的文化力量呢?
這是一個具有城市尺度的大手筆。
一條橫貫東西的大道和一個巨大的圓弧,構成了場館的佈局骨架。在此,建築師並不是單純地追求建築孤立的形態美,而是注意建築群體的組合,將整個體育中心設計成一個富有時代氣息的城市公園。
馬國馨:我們要創造一個新的山水城市,在這樣一個平地上做山很困難,但是建築本身有一個非常有變化的輪廓線。從空中鳥瞰體育中心,實際上可以看到有水面、有綠化,是非常規則和有韻律的大地雕塑。
在充滿靈性的湖畔,建築,為我們提供了山的記憶。建築師創造了一個具有山水尺度的建築空間。
俯瞰奧體中心,不禁使人産生對北京的城市聯絡。
北京,有著嚴謹規劃的中軸線格局,但為了強調某些重要建築,在許多關鍵性的地方,常用一些曲線來打破方整、單調的佈局。故宮、景山兩側的三海,中軸線起點處的天壇等,都是如此。
奧體中心位於北京向北延伸的中軸線的起點,建築師傳承了歷史的文脈,將場內主次軸線與環形道路組合,形成全區的主要骨架。在弧形的總體佈局下,各場館圍合成互相關聯的群體,形成自由開敞富有活力的有機組合,與北京城市的總體格局協調。
這是一個充滿動感的、不斷向外輻射的建築群,它的圓心在哪呢?
馬國馨:(擊掌)大家在這兒就會發現,這裡有非常好的回音,除了設計師以外,知道這個秘密的人不多。這個地方正好是一個圓心,周圍以這個圓心做一個同心圓,做了各種各樣的矮墻和建築,有一種向心感,既然弧形佈置以後,它本身就要讓人感覺到有一種動勢。
體育建築和體育一樣,是國際交流中最頻繁、最為活躍的場所。以什麼樣的建築氣質,來體現中國的文化、智慧和技術,是這些建築在滿足使用功能之後,需要思考的精神內含。使其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又富於中國的民族色彩。
游泳館和體育館,是奧體中心標誌性的建築。建築師採用凹曲形雙坡面屋頂,表現出強烈的東方特色。
馬國馨:它實際上是兩個屋頂的重合,當中這個屋頂像中國的攢尖或歇山的屋頂,邊上的屋頂有點像卷棚,實際上是兩個屋頂的組合,這並不是和原來的那個重復,把原來的這道反曲線的屋頂加以變形,使它有一種新的感覺。
檐口下紅色的金屬網架,讓人聯想到傳統建築的鬥拱。兩端高達70米的巨型塔筒與12根斜拉鋼索,形成第五立面起伏的輪廓,既體現出體育建築的力度與智慧,又給人以中國傳統建築的暗示。
馬國馨:四根大柱子,體現了中國建築的(特點),大柱子有點斜,中國的木構建築兩根柱子始終是斜的,在中國建築叫側腳,為什麼斜一點,從受力上講給大家一種更穩定的感覺。你看建築上許多柱子最外面的兩根都有點往裏斜,這是中國古代工匠多年的經驗。這是變形的手法,創造再高級一點,讓你看不出來,只是一種感覺,這就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紅色的鋼管像血管一樣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流暢柔性的曲線與挺拔剛勁的直線,構成剛柔相濟的建築形象,顯示出體育建築的性格特徵,表達出拼搏向上、友誼團結的環境氛圍。
這是中國第一座無障礙的體育建築,這是中國申奧2008年的起跑線。這座世人矚目的體育城,得到了國際建築界和世界體壇的高度讚賞。
國際泳聯的主要官員在參觀後稱讚道:“這是東方傳統建築藝術和二十一世紀建築水平的完美結合”。
1990年4月,78歲的鄧小平來到奧體中心。
馬國馨:當時他特別高興,就説,這次到這邊來就是要看看到底是中國的月亮圓還是外國的月亮圓,他説我看中國的月亮也很圓嘛,比外國圓得還好嘛,真是小平同志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對建築師工作的最大支持,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
這是一片影響了北京未來的建築,從某種意義上説,北京就是從這裡,走進了2008年奧運會。
1992年,馬國馨獲得由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親筆簽字的“體育建築獎”國際奧委會獎牌。
字幕:
在奧體中心建成11年後,北京向國際奧委會送交了《申奧報告》。在這份報告裏,馬國馨率隊完成了申奧場館方案的全部設計任務。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
建築備忘
建築名稱: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建築地點:北京
建築年代:1990年
建築設計:馬國馨 劉振秀 閔華瑛等
建築類型:體育建築
建築面積:120000m2
2004.7.1 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