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鎊,是當年上海租界最為堅挺的鈔票,源源不斷地從這座神秘而傳奇的建築裏流淌出來。
那些凝集着上海屈辱與夢想的陳年往事,隱藏在匯豐銀行浮華而斑駁的外表背後。這道優美的弧線,改變了外灘的天際線。從此,這個圓潤的屋頂,成為外灘標誌性的輪廓。
浦江回聲(中)
外灘
上海
1920-1936
1997年,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在對原匯豐銀行大樓進行整修時,驚奇地發現了8幅“世紀壁畫”。
【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 上海建築學會 博士 伍江】
50年代的時候,當時這個房子不是變成人民政府了嗎?變成人民政府以後,當時就有很多人看到這八個壁畫,是代表匯豐銀行在八個不同地方的分行了。當時就覺得這個跟人民政府的形象不吻合,就要把它砸掉。那麼就用了一個非常聰明的辦法,砸掉太費事了,是不是拿東西糊掉,當時我們説用石膏把它糊掉了,就用石膏蓋住了。
這些壁畫因此逃脫了毀滅性的厄運,它們被嵌料、油漆嚴實地封存了下來。這一封,就是四十年。
為再現大樓的原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向英國有關方面,索取當年的大樓資料。在回傳的資料中,人們驚奇地發現了一張壁畫圖紙。這幅歷經滄桑的精美壁畫,終於浮出水面。
壁畫採用馬賽克原料,以三層隱喻的含意逐漸推進:穹頂中央,是太陽神阿波羅駕駛着一輛金色的馬車追趕月神狄安娜。外圈的壁畫,代表環繞太陽的12個星座。8幅圖案,分別再現了匯豐銀行遍佈世界的8個分行所在地。顯示出當年匯豐銀行在全球的業務發展與資本擴張,展現了這個遠東金融巨頭盛氣凌人的輝煌。
銅獅的體內,跳動着一個昔日資本大鱷,控制中國金融命脈的野心。
1864年,匯豐銀行成立於香港,很快成為英國在華的資本中心。1865年,匯豐銀行來到上海,逐漸發展為實力最雄厚的外國銀行。1874年,他們用6萬兩銀子,買下了外灘11號地塊,建起一座文藝復興式建築。
值得注意的是,這座3層樓的房子,是外灘全新的造型,這是外灘第一座,由一位正統的歐洲建築師設計的建築。這位建築師叫凱德納,一位英國皇家建築學會建築師。他的出現,預示着上海正在從殖民地的外廊式建築,開始走向一個全盤移植歐洲本土建築的新時期。
【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 上海建築學會 博士 伍江】
這個時候整個上海,由於經濟的發展,它跟西方,它跟歐洲的聯絡也更加廣泛和密切。所以很多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文化的影響也來了 。比如説建築,很多正規的建築師,從歐洲搬到上海來。
1923年6月23日,無論是對上海的外灘,還是對匯豐銀行,都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一座具有國際影響的建築,奠定了這個金融帝國在上海的霸業,匯豐銀行成為外灘這條“遠東華爾街”的中樞神經。
這是外灘佔地面積最大,門面最寬的建築。宏大觸目的建築體積,顯示出業主日益膨脹的雄厚資本。建築師在設計這座銀行時,經歷了外灘建築風格的重要轉變。
【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 上海建築學會 博士 伍江】
他是試圖把這個建築設計成一個地地道道的復古主義的建築,可是呢,當時的西方,現代運動已經逐漸萌發出來,對這個生在上海的建築師來説,他也不可能不受影響,因此呢?他把匯豐銀行試圖設計成一個非常新的東西放進來,比如説,他引用了當時非常先進的建築結構,鋼結構,它那個頂是鋼做的,不過呢,它用石頭包起來,你看不見,造好的時候是1925年,西方的現代運動已經到了高潮,對它也有影響,我在想,當時他在造好這個房子的時候,他一定後悔,這個房子原來想趕時髦,但是好像顯得不那麼時髦,於是他做補救,如果你們去看了以後,就會發現,它那個大廳裏面吊了很多燈,這個燈的風格跟建築的風格不一致,這個燈的風格都是現代的,那是什麼原因,就因為建築師在這個建築完工的時候,他的自己個人的美學的取向也轉變了。
整個建築造型為新古典主義風格。以正門和穹頂為中軸線,兩側對稱。立面採用橫5段、豎3段的劃分,平面接近正方形。羅馬拱券下的3扇銅質大門,是在英國專門鑄造的,鑄工極為精細考究。中段6根愛奧尼克立柱,撐起半球形的穹頂,為外灘的輪廓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法國盧浮宮的藝術總監曾不無驕傲地宣稱,目前世界上僅發現6根直徑1米、高6米的完整大理石石柱,有2根在巴黎的盧浮宮,而其餘4根,則正在支撐着外灘匯豐銀行的底層天棚!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空間研究所 所長 上海建築學會 會長 鄭時齡】
這個建築應該説也是上海近代建築的一個代表吧!很多歷史,包括世界建築史,在談到上海的時候,這個建築都是作為一個非常好的建築,把它保留下來的。
這座耗資800萬兩白銀的大樓,相當於當時外灘其它所有建築造價的總和。被英國《泰晤士報》稱之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講究的建築”。
那麼,這座十分講究的建築是誰設計的呢?
【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 上海建築學會 博士 伍江】
上海到了20世紀初,就有一些大的建築事務所,開始逐漸的強大起來,其中有個事務所叫“公和洋行”,這個公司現在還在香港。它現在叫“巴馬丹拿”國際事務所。當時,20年代的“巴馬丹拿”是上海灘上最強大的一個建築事務所,外灘從頭到尾三十幾個建築,有一半是它設計的。
外灘的4座標誌性建築,都是公和洋行聲名顯赫的代表作品。
1857年,在外灘設立的“江海北關”,只是一座中國衙門式的建築。
1891年,隨着主權的步步喪失,海關的建築也漸漸西化。
1927年12月19日,第三代海關大樓在原址落成。
入口大廳的藻井,飾有彩色馬賽克鑲嵌的帆影海事圖案,顯示出業主的職權屬性。
整座建築結合了歐洲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風格特點。入口採用希臘多立克式神廟處理,大樓門楣由四根巨大的希臘陶立克圓柱支撐,以高聳的鐘樓為軸線,氣勢非凡。
大樓的主立面,依然是古典主義的構圖。立面的裝飾卻大大簡化,上段的鐘樓為歌特式,頂部層層收進的鐘塔,表現出立方體的建築體積,高聳感的造型,流露出藝術裝飾主義手法。
【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 上海建築學會 博士 伍江】
上海的經濟發展了,有錢了,所以就準備再造一座新的海關大樓,那麼因為公和洋行在匯豐銀行的建築的成功,所以就繼續請他設計,比匯豐銀行差兩年,1925年設計1927年完工。我們可以發現,兩座建築風格完全不一樣。這個輪廓線已經開始追求形體,追求立體,追求一些現代的口味,但是它現代的還不徹底。走近點兒看,它進門的地方有非常地道的希臘柱子,你走遠點兒看,看輪廓線上面有鐘樓很現代。這個時候的公和洋行已經開始接受了現代建築的很多理念。
樓頂的巨鐘,是世界著名的大鐘之一。當年在美國造好後,運到上海組裝。這座遠東第一鐘,從1927年一直走到了今天。這是一座城市的腳步聲,記錄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履歷。
直徑5.4米的巨鐘,每天第一個迎來上海的早晨。3.17米的時針,成為這座注重時效的城市走向現代的步伐。
往事如夢,歲月如風,外灘正一點點地退去昔日的古典,迎來時代的新風。
20世紀20年代,正處於西方建築文化的突變期,建築師的審美取向開始轉變。注重造型和樣式的傳統建築,正在被關注功能和空間的現代建築所取代。
海關大樓,標誌着外灘開始由復古主義向現代主義蛻變。
外灘,是外國人為外國人設計的。在當年的建築工地上,這幾個身着中裝的模糊身影,仿佛在講述着中國近代民族營造業的艱難創業。外灘的建築,幾乎全是中國人親手建造的。但是,在開工奠基的慶典上,卻看不到一張中國人的面孔。此時,外灘的天際線都掌握在外國人手裏。那麼,中國的建築師在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