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回聲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9日 10:00
這個銹跡斑斑的門牌,是上海近代史的開始。這座仿佛沉睡的院落,便是外灘的源頭。外灘的第一座建築就是在這裡登陸的。
這棵蔥翠的百年樟樹,刻錄了外灘的成長記憶。這棵江邊的老樹,是此時外灘的惟一坐標。歷史,讓這個叫“李家莊”的小漁村,成為入侵者的踏板,也讓一個搖搖欲墜的封建王朝,開始被迫面向世界。
浦江回聲(上)
外灘
上海
1920-1936
如果説上海是從外灘長出來的,那麼這條彎彎的江岸,便是這座近代城市的源頭。
有誰能想到,這條八車道的寬闊馬路,曾經是一條船夫踩出的縴道。
1842年6月16日,英軍把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硝煙燃到了上海。江南提督陳化成率百餘名士兵戰死在吳淞炮臺上。清廷代表匆匆南下和談。結果,松江府這個地處中國政治與文化邊緣的海濱小邑,開始一步步地走向霓虹閃爍的殖民大都會了。
1843年11月,一位叫巴富爾的英軍上尉,率領船隊抵達上海。隨著“密求沙”號輪沉重的鐵錨,一頭扎入黃浦江的水底,這片荒蕪的江灘便成為入侵者登陸的跳板。後來,這個英軍上尉成為英國的首任駐滬領事。
【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 上海建築學會 博士 伍江】
選這個地方,實際上當時英國軍隊是有它的戰略意義的,它想要在這個地方紮下來,它想要真正地把上海變成一個通商口岸,它想要真正地通過上海來遏止住中國。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空間研究所 所長 上海建築學會 會長 鄭時齡】
1842年《南京條約》,決定五口通商,然後1843年 11月,上海就開埠了,那麼到了1845年的時候,頒布了《土地章程》,就是劃定租界,那麼當年滿清政府是為了避免外國的影響,所以就不允許它在城裏面租借居住用地,所以就讓它在城外。那麼城外當時就是外灘這個地方了,當時是泥灘,它那個邊上有一條縴道。
這條由縴夫的泥腳踩出的弧線,後來成了外灘建築的基腳線。
1845年11月29日,當上海道臺宮慕久,被迫在《土地章程》蓋上鈐印時,一個國中之國的租界,便出現在上海的版圖上。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把西方的建築文化送到了中國。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教授 常青】
如果把外灘看做一棵大樹的話,那這個樹根在哪,就是外灘源這個地方。也就是100多年前英國人初到上海,在這兒建領事館,就是英國領事館。外灘源,可以説是上海接受西方文化的第一站。
英國鴉片商顛地 蘭士祿,取得了上海開埠後的第1號租地道契,成為外灘的第一家洋行。此後,各國洋商紛紛入駐外灘。
這是一位畫家眼中的外灘。此時,照相術還沒有來到中國。從畫中可以看出,最初的外灘建築十分簡陋,只想撈一把就走的西方人,並沒有打算作太久的停留。他們把這種在印度和東南亞殖民地建的外廊式房子,複製到了上海。
【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 上海建築學會 博士 伍江】
當時早期的上海的英國移民,大多數都不是從英國本土來的,相當多的多數都是從英國的亞洲殖民地來的,很自然,他們就會把那個地方的房子搬到上海來。造成的房子,外面都有一圈空廊,它適合於半戶外活動,晚上吃飯可以在外面吃,比較涼快,同時有淋不到雨,這種外廊式搬到上海來,上海出現了大量的這種早期的上海的外灘建築,都是這種外廊式,我們把它叫做殖民地式。當然不久之後,英國人就發現上海不是東南亞,不是熱帶,冬天非常冷,所以逐漸逐漸他們就放棄了這種外廊式,今天我們就很少很少看到這種建築。
今天,外灘僅存的外廊式建築,只有這處英國領事館的遺址了。
從鴉片戰爭結束,到19世紀末的半個世紀中,外灘已經從上海老城廂外的一片荒灘,逐步發展成粗具規模的近代城市。
馬車,黃包車和大板車,同時行駛在前進的外灘,傳統的農業經濟,開始一步步向資本經濟過渡。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各國勢力的重新洗牌,外灘,已不是少數國家實力佔絕對優勢了,新崛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競相來到了上海。我們現在看到的外灘,絕大部分都是這個時候建造的。
【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 上海建築學會 博士 伍江】
20世紀的20年代初,上海真正開始進入它的一個非常高速發展的時期,那這個原因是什麼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很多原先的外國僑民紛紛回到上海來了,而上海正好在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它的民族資本開始膨脹起來,給經濟注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新的血液,在加上20年代之後西方由於一次大戰之後,整個經濟陷入蕭條,很多建築材料變得很便宜,所以造成了上海的建設一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高潮。
隨著外灘輪廓的漸漸清晰,上海,已經逐步發展成一個,與西方有著密切往來的國際化都市。
【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 上海建築學會 博士 伍江】
上海的發展已經告訴人們,這個地方已經是一個能夠讓人們定居的地方,已經是一個粗具規模的城市,而且有可能朝著國際化的都市方向發展,很多外國公司在這裡經過50年的建設之後,他們開始逐漸逐漸地把自己當作上海人,逐漸逐漸地把自己的前途,把自己的經濟發展,寄託在了上海這個地方。所以這個時候他們才開始大量向上海投資。
從1847年, 第一家外國銀行——英國麗如銀行進駐外灘後,來自英國、德國、日本、俄國、法國、美國等國家的外資銀行紛至沓來。此時的外灘,已經成為僅次於紐約和倫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到20世紀30年代初,多達7萬之眾的外國人聚居在上海,十里洋場成為外灘的代名詞。
這些來自歐洲的建築風格,通過外灘一條條延伸的道路,不斷向內輻射,從此改變了上海的城市肌理。
在上海的版圖上,外灘只是黃浦江畔一條窄窄的彎道,北起黃浦公園,南至金陵東路。在長約1500米的江邊,鱗次櫛比地矗立著24幢風格迥異的建築。160年的歷史,將一條“萬國建築之廊”,凝固在黃浦江的岸邊。
從哥特式的尖頂到古希臘的穹窿;從巴洛克的廊柱到芝加哥的樓頂,古典的、折中的、現代的,不同的立面造型,共同構成了外灘濱水建築群優美而經典的天際線,閃耀著外灘建築從古典主義,走向現代主義的文化光芒。
【上海市規劃局副局長 上海建築學會 博士 伍江】
一個城市,它有特殊的歷史,這個歷史裏面可能有愉快的,有美好的,也有辛酸的,痛苦的,你都不能否認的。應該説,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對歷史的保護也是應該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它,這個外灘,比如舉例子,外灘它是過去的,上海幾十年曆史的發展的一個寫照,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教材,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歷史,我們説建築是石頭的史書,是個非常好的史書,我們看到外灘,就會看到過去的歷史發展的一個寫照。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它即使對全世界來講,也是一個難得的活標本。它的保存的價值不僅僅對上海的歷史來講重要,對世界歷史來講也很重要。
透過外灘精緻而多維的建築立面,我們努力尋找著那些鑲嵌在石縫裏的精神內核,一種無法磨滅的善於兼收並蓄的城市特質和城市精神。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教授 常青】
上海的城市精神要重塑的話,要發掘這個城市精神産生的源頭,對它的源頭進行發掘。應該説外灘是上海的一個象徵。現在,今天已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體講就是外灘的24幢房子組成的這條風景線。上海的這種城市的精神,就是從這個建築群出來的。
【作家 陳村】
我曾經在小説中寫過,小説語言都比較誇張,我説我願意在外灘的那個石頭上一頭撞死。我覺得這種建築是令人驚嘆的。你走過去,你摸摸花崗岩的那中大石頭,你看看它的建築的理念,你就會浮想聯翩地想起一個時代。
我們對外灘進行的文化探源和歷史尋根,正是從這些石頭開始的。
這是一些怎樣的石頭,這些石頭如何營造了外灘的尺度與空間,在這些尺度空間裏,又記錄著一段怎樣的屈辱與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