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之謎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31日 09:46
1986年春天,麋鹿回家了。中國第一個野生動物拯救工程——拯救麋鹿的工程正式開始了。
2003年春天,中國大地上出生了數百年來的第一頭真正意義上的野生麋鹿,中國重新引進麋鹿的工作成功了。
麋鹿是否退化了的問題,也許將成為生物界的一個永遠的謎。
200多萬年前,麋鹿與人類幾乎是同時出現在地球上的,它們是人類的夥伴。
中國是麋鹿惟一的原産地,但是,千百年來的種種天災人禍,終於使野外麋鹿在19世紀中葉滅絕了。100年前,英國公爵貝德福特十一世把世界上僅存的18頭麋鹿全部買下,放養在自己的莊園。現在世界上的麋鹿都是這18頭麋鹿的後代。這是一個悲劇,抑或一段佳話?不管是什麼,天不滅麋鹿,是人類的幸運。特別讓中國人欣慰的是,1986年3月15日,在英國倫敦機場,乘載着39頭麋鹿的飛機衝上藍天,飛往北京。
麋鹿回家了,中國拯救麋鹿的工程正式開始了。
野放麋鹿生下了子二代 中國重新引進麋鹿的工作成功了
在滿懷珍愛之情的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下,到20世紀末,我們已經擁有北京南海子、江蘇大豐、湖北石首三個國家級的保護區,三大麋鹿種群的麋鹿數量迅速超過了1000頭。
但是,根據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規定,對於任何一種野生動物的拯救,不僅僅在於發展它們的數量,更重要的是盡力恢復它們的野性,只有這樣才可能幫助它們重返自然。另一項國際標準規定:原産地引回一種在當地已滅絕的動物,在它們被放歸野外並繁殖下子二代後,這項“重新引進”工作才算成功。
這些規定也是中國科學家的心願——麋鹿就是麋鹿,它們是大自然的成員,恢復它們的野性才是真正的拯救!
但是,這個經過數百年圈養的物種,還殘存着野性嗎?脫離了人類的幫助,它們能夠在野外生存嗎?麋鹿,你們真能在重歸故里後恢復野生的種群嗎?
1998年11月5日,中國麋鹿的第一次有計劃的野放試驗選擇在江蘇大豐保護區進行。8頭麋鹿被放歸野外。偏偏這年冬天大豐的氣溫驟然下降了十幾度。專家們揪着心,他們最怕的是河水結冰,活活渴死野放的麋鹿。河邊飛起的野鴨讓他們長舒了一口氣——有這些野鴨不斷戲水,使氣溫在零下10攝氏度時河面也沒有封凍。沒想到當初保護區為了營造一個模擬自然的生物圈而特別放養的這些水禽,在關鍵的時候救了野放麋鹿的命。在人們的關注下,野放麋鹿平安地度過了大豐有史以來最寒冷的冬天。
專家們等待了漫長的5年。
2003年的春天是最美的春天。4月,一頭野放麋鹿生下了子二代,這頭小鹿也許是數百年來在中國大地上出生的第一頭真正意義上的野生麋鹿,它證明大豐的野放實驗成功了,中國重新引進麋鹿的工作成功了。
麋鹿的退化問題 也許將成為生物界的一個永遠的謎
生物學理論認為,如果一種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少於50隻,這個種群可能就很難生存了,因為其近交系數太高,可能造成近交衰退,形成遺傳疾病,無法適應突變的環境。
國內外有些專家根據這個理論提出,從最初的18頭,經過一代代嚴重的近親交配之後,麋鹿這個物種必然發生了退化,也許某一天大規模的遺傳病會很快毀掉這個物種。也就是説,現在科學家們對它們進行拯救必將是徒勞的,毫無意義的。
科學家們希望能從麋鹿的血樣中尋找到答案。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給幾十頭麋鹿進行了一次集體體檢,包括驗血、檢查遺傳疾病。專家們化驗了麋鹿的血液,他們在所有的樣本中都沒有找到一致性的遺傳缺陷。這是否意味着麋鹿種群不會爆發大規模的遺傳病,或者説,這個物種並沒有退化呢?
麋鹿是通過角鬥來爭奪交配權的。最強壯的公鹿會依靠身體的優勢,把其他公鹿趕出鹿群,獨享交配權。在同一個繁殖期産下的所有小鹿都擁有相同父親,它們在血緣上的相似性達到50%,它們是不是一定會發生退化呢?這種採取“後宮交配製”的動物往往需要更大的種群才能保持它們的遺傳多樣性,然而,麋鹿曾經只剩下11頭有效個體,這似乎會更進一步增加麋鹿種群退化的可能性。
然而,20世紀末,在江蘇大豐附近發掘出了一大批千餘年前的麋鹿祖先的遺骨。專家們測得了這些麋鹿遺骨的長度、直徑、質量等相關數據,把它們與現生麋鹿的角骨標本進行了分析比較,結論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沒有什麼變化!
經過了一代代的近親繁殖,麋鹿這個物種真的毫無退化的跡象嗎?這顯然與奉行了幾百年的遺傳理論相悖。麋鹿是否退化了的問題,也許將成為生物界的一個永遠的謎。
解決人鹿爭地的矛盾 是對拯救麋鹿工程的考驗
石首保護區裏的洪水慢慢退了,但在大水中逃逸的麋鹿卻轉而侵入附近的農田,偷吃老鄉的莊稼,引發了一場人鹿爭地的矛盾。
從南海子麋鹿苑又一次運來了30頭麋鹿。這對石首保護區來説是一個機會,他們希望利用這些新來的麋鹿引回來那些逃逸的傢伙。這個設想必須經受住三重的考驗:麋鹿們必須仍然保留着喜歡集群的野性;從北京來的這批鹿在性別比例上必須對逃逸的麋鹿構成足夠的吸引力;保護區的門一定要足夠結實,以防止麋鹿們再次溜走。
一頭母鹿回來了。它很可能是逃出去的那群麋鹿的使者,兩群鹿也許正在“談判”。專家們很興奮,因為它們的談判地點正在那扇預留的活動門邊。那扇門只能向內開,這頭母鹿沒法帶着北京來的麋鹿溜到野外。
一個星期過去了,就在專家們幾乎絕望的時候,石首的麋鹿合群了,“引回來”的設想實現了,人鹿爭地的矛盾暫時解決了。這個成果證實了專家們多年的研究沒有白費,他們對於麋鹿野生習性的推測大致正確。此外,這些麋鹿的特殊經歷也給了人們一個啟示:無數世代的圈養生活並沒有磨滅麋鹿天生的野性,關鍵在於要對它們進行科學的管理,給這些麋鹿一個可以釋放天性的空間。
文/崔穎(中央電視臺《走近科學》欄目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