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北鯢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31日 09:11
歷經2億年風雨的古老物種新疆北鯢是魚類演變成兩棲爬行類動物的活例證、活化石。
在新疆北鯢的野生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的今天,年逾花甲的王秀玲教授用慈母般的愛心呵護著她的新疆北鯢寶寶。
魚類演變為兩棲爬行類動物的活例證活化石
19世紀,俄國動物學家凱塞爾在新疆阿拉套山發現了新疆北鯢;1989年,新疆師範大學的動物學教授王秀玲在捷麥克溝一片涌泉區的石頭下面發現了活生生的新疆北鯢。兩次發現新疆北鯢相隔123年——在這一個多世紀裏,中外專家多次考察天山山脈,卻沒有人找到過新疆北鯢的蹤跡。
幾億年前,準噶爾盆地曾是一片浩瀚汪洋,它成就了許多魚類的鼎盛時期。漸漸地,古海抬升,海水越來越少,海裏的魚長出四肢,爬上海岸,開始了遊與走相結合的日子。再後來,滄海巨變,天山橫空出世,海裏的生命遭遇了一場大劫難。而新疆北鯢卻幸運地隨著天山的抬升到了海拔3000米的山谷,恰好這裡有泉水涌出,它們大難不死,繼續邊遊邊走地打發著時光。伴著悠悠泉水,至今這個物種已存活了2億年,成為魚類演變成兩棲爬行類動物的活例證、活化石。今天,新疆北鯢的身上還留有遠古的記憶:它們橢圓形的身體、長長的尾巴和光滑的皮膚還昭示著億萬年前作為魚的特徵;它們完整的四肢和腳爪應歸功於後來的陸地生活,那突出的眼睛則是上岸後危險增加、食物減少的烙印。它們的身體展示著魚上岸後為延續生命所付出的全部努力。
新疆北鯢的繁殖方式也還處在低等的無性繁殖階段。北鯢媽媽把卵産在的石頭下面,然後離開,母愛到此為止;卵珠由偶爾路過的北鯢爸爸進行授精; 40天后,北鯢寶寶破卵而出,從此完全靠自己照顧自己長大。雖有爸爸、媽媽和寶寶,彼此卻互不相識。
新疆北鯢生活在環境相當惡劣的高緯度、高海拔地區,它們的皮膚又是裸露的,為了躲避日曬,躲避寒流或者大風降溫時的冰雹或降雪,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它們形成了棲息于石塊下的生活習性,而且晝伏夜出。
新疆北鯢需要人類用慈母般的愛心來呵護
自發現了新疆北鯢之後的幾年裏,王秀玲跑遍了阿拉套山、別珍套山的十幾個人跡罕至的山谷,行程2500多公里,調查面積 1500平方公里,共找到了4處新疆北鯢的棲息地,種群數量不到4000尾。
王秀玲發現,這個物種如今已經十分脆弱,它們的生命全憑那斷斷續續的細弱水流,只要一次乾旱或者山洪,就能使它們全體覆滅;還有,雖然北鯢沒有天敵——蛇險些成為天敵,可惜蛇只在白天工作,正好與常年夜班的新疆北鯢擦肩而過——但這並不表示小北鯢能夠順利長大,威脅它們生命安全的竟是它們的長輩。原來,成體北鯢常吞食卵膠囊和小北鯢。同類相殘常出現于低等動物中,這也是北鯢的必然選擇。這樣,蠶食成了北鯢種群數量增長的最大障礙,而如果種群數量下降到1000尾以下,也等於宣告了這個種群的末日。
王秀玲提出,擴大新疆北鯢的種群數量,迫在眉睫。
那麼,如果把卵膠囊採集回去孵化、飼養,等小北鯢長大了再放回棲息地,是不是可以解決蠶食問題、擴大新疆北鯢的種群數量呢?
王秀玲他們先後幾次到棲息地採集卵膠囊,裝在水桶裏,奔波幾百公里,帶回烏魯木齊。
適合卵膠囊發育的水溫是16攝氏度,王秀玲想了很多辦法讓桶裏的天山泉水始終保持著這個溫度,家裏的冰箱裏沒有別的東西,全是凍上了冰塊的一次性水杯。20天后,100多條1厘米多長的小北鯢陸續咬破膠囊鑽了出來。
剛出生的北鯢寶寶雖然有一對簡單的肺,但是沒有發育完成,它們得用鰓呼吸,因此它們的幼年是在水裏度過的。半年以後,北鯢寶寶的肺已經長成,它們時時需要透出水面呼吸。
就在這些小傢伙2歲多的時候,死神奪去了其中70多尾北鯢的生命。王秀玲更加小心了,每天都要為觀察池徹底清洗、消毒,池水調配成了更有利於殺菌的弱酸性。現在,倖存下來的20多尾北鯢已經3歲了,它們正健康快樂地生活著。
但是,新疆北鯢的野生種群數量卻在急劇下降,捷麥克溝棲息地的種群數量剛發現的時候有600尾,今天已經不足100尾了。原因是,自新疆北鯢被發現後,經常有人來捕捉,它們的棲息地不再平靜了,當地哈薩克族牧民説,現在能看到的北鯢已經“都是小不點兒了”。照此下去,我們的後代將只能看到新疆北鯢的標本了。
經歷了2億多年風風雨雨的新疆北鯢,它是該走還是該留?人啊,請你回答!
文/蔡苗苗(中央電視臺《走近科學欄目》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