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10月13日CCTV-4“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特別報道內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4日 15:45 來源:CCTV.com

  主持人(魯健):

  各位好,歡迎您收看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正在為您直播的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的特別報道。今天晚上我們的節目將會繼續來關注神舟六號的最新情況。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天的演播室的嘉賓,我們請到了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飛船系統的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您好戚教授。神舟五號的時候,您是飛船系統的總設計師,當時您和袁家軍兩個人也是來到演播室,我們一起採訪了您。我想這一次神舟六號也是全程關注,我們今天就在演播室一起來看一看神舟六號的一些最新情況。

  首先我想給大家看一段今天我們剛剛收到的畫面,是今天早晨航天員進行的第三次穿艙實驗的畫面,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這是在“神舟”六號飛船繞地球第20圈的時候,我們從這個畫面上可以看到,費俊龍是在軌道艙和返回艙之間進行了第三次穿艙試驗,這個試驗主要是證明了航天員的活動對飛行姿態的影響是微乎其微,而且飛船可以正常地航行,不需要重新點火。

  今天下午4點,航天員費俊龍在返回艙一邊讀飛行手冊,還一邊和地面通了話。隨後進入了軌道艙。這是第三次穿艙試驗,前兩次穿艙試驗,第一次是在昨天下午的5點29分進行的,第二次是在今天下午1點37分進行的。在這兒正好説到穿艙實驗,我也想問問戚教授,原來大家可能也是有一個疑問,比如説航天員在艙內的活動會不會對飛行器的飛行軌跡造成一些影響?

  中國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飛船系統顧問 戚發韌:

  是。

  主持人:

  在太空當中,在艙內的一些活動居然會對飛行造成影響,這是為什麼?

  戚發韌:

  因為不管是飛船還是人,進入軌道之後就失重了,沒有重量。所以微小的動作就會造成他的移動。

  主持人:

  包括飛船本身也沒有重量的。

  戚發韌:

  包括本身也沒有重量了。所以一個人在這裡活動肯定會産生速度,他沒有重量,但是質量還有。人在船上走來走去對船有影響,但是這件事情我們做了認真的分析,到底一個人在這裡活動有多大的影響?我們分析過了,認為不多,而且也有措施,因為我們有很多控制發動機可以點火來搞。但是真正人去動一下什麼樣子呢?這次第三次專門有兩位航天員進去,活動不是很大,他一開始沒有把握,先試一試,現在看起來影響微乎其微,所以我們就可以放心,他可以做更多的活動。

  主持人:

  但是這一次是第一次在實踐當中證明的,因為上次“神舟”五號的時候沒有穿艙的過程,所以這是第一次。

  戚發韌:

  我們的分析驗證了不大,完全可以做更多的活動。

  主持人:

  即便航天員的活動對飛船的飛行質量造成影響,也可以通過發動機來調整它。這是進艙的一個最新畫面,另外還有一個畫面是今天早晨兩名航天員吃早餐的一段畫面,我們也可以一起來看一看。

  這就是在今天早晨的一段畫面,大家可以看一看。

  這是聶海勝剛剛從軌道艙裏下來,説“下來”其實這個説法也不太準確。大家如果從畫面上看到,這是一個視覺上的錯覺,看起來進好象總是覺得軌道艙是上去,比如你可以側著頭看,甚至可以倒著看這個電視畫面,其實他都是一樣的,因為在這個艙上主要是攝像機造成了這樣的視覺的位置的錯覺,其實整個軌道艙和返回艙是一個平行的過程。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航天員已經準備進艙了,剛才聶海勝是從軌道艙取回來加熱後的早餐,費俊龍是在軌道艙裏值班。現在聶海勝已經大概用了早餐,他是用勺,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在用勺子吃飯,因為在失重的狀態下,由於張力還有內聚力的作用,包括黏力,勺子裏的東西如果你要是不去用力甩出來的話,它是不會掉出來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他在用勺一口一口地吃。現在靠近我們觀眾的畫面上這位就是費俊龍,而且在兩位航天員之前還有一個大的包裹,這個包裹應該是包裹他們的航天服的,換下來的航天服的。

  戚發韌:

  換下來的航天服,一個是放在下面去了,放不了兩個,所以一個就放在上面了。

  主持人:

  另外一個包裹是在軌道艙裏還是?

  戚發韌:

  也是在返回艙裏,他放在椅子下面去了。

  主持人:

  現在費俊龍還是用DV機在拍攝整個過程,所以特別有意思,我們大家可以仔細看看這個畫面,在太空當中吃飯很多觀眾和網友也提出這個問題,他們這個吃飯到底怎麼吃?大家現在就可以來仔細看看。據説他們的早餐包括月餅,還有餅乾這樣的一些東西,在失重狀態下真的很有意思,我們剛才看到。

  這是今天早晨吃早餐的一段畫面,而且我們第一次看到聶海勝是在給費俊龍用喂的方式在給他喂飯。在太空當中吃的食品也是可以加熱的是嗎?

  戚發韌:

  可以加熱,以前有一天沒有配製加熱的裝置,他們就吃冷的了。

  主持人:

  只能吃冷的,包括“神舟”五號的嗎?

  戚發韌:

  包括“神舟”五號,楊利偉吃的都是冷的。

  主持人:

  也是冷的。

  戚發韌:

  現在五天都吃冷的對人是不太好的,不習慣,所以就加熱。

  主持人:

  對,據説好象食品種類還非常多。

  戚發韌:

  非常多,有幾十種用於他們選,確定幾種帶上去他們吃,現在有飯了。原來都是月餅、點心一口就吃掉,主要是怕掉渣,掉了渣以後就到處飛了。影響整個的環境,而且影響安全。

  主持人:

  但是現在他們吃的這種飯是可以用小勺來舀著吃的。

  戚發韌:

  是黏的,不會掉粒,不會掉渣,所以問題不大。

  主持人:

  但是據説也有很多菜,小炒牛肉,還有宮爆雞丁什麼的都有,所以口味特別豐富。昨天我在採訪的時候,也有專家説,在太空當中吃東西的時候嘴必須是閉著的是嗎?

  戚發韌:

  他就怕有飯粒或者渣子掉到環境周圍去,它就浮起來了,浮起來以後就到處跑,你就抓不到了。

  主持人:

  對,所以航天員吃飯必須養成好的習慣。

  戚發韌:

  要閉著嘴吃,不要掉渣。飯也是這麼做的,一口能夠進去了。

  主持人:

  以前可能在一般的家庭裏,家長要教育孩子説,不要巴嘰嘴,要閉著嘴吃飯。其實對航天員來説,這是必須要做到的,要養成一個吃飯的習慣。

  這是今天我們得到的一些最新的畫面。另外還有一些最新的消息,我們在這裡也一起給大家介紹一下,到目前為止,神舟六號飛船已經升空30多個小時了,根據各檢測點檢測的最新數據,飛行狀況正常,而且航天元的狀態良好,在今天早晨5點58分的時候,喀什站今天第一次對飛船進行了跟蹤測控,我們看看記者發揮的一段報道。

  解説:

  今天上午,西安衛星檢測中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計算明天淩晨飛船第30圈的軌道維持控制參數,驗證預算結果的正確性,並在今天上午的11點鐘左右,把計算結果送給北京飛控中心進比對,最終産生飛船發出的軌道維持參數。同時繼續通過各種遙測數據監視飛船的工作狀態,通過他們的檢測,目前船的飛行姿態平穩,推進艙的太陽帆板正常跟蹤太陽,飛船的電源測控和推進等分系統工作狀態良好。

  主持人:

  另外從今天淩晨0點36分開始到8點31分,“神舟”六號飛船連續六次穿越了軌道上的強輻射區,就是南大西洋異常區,航天員的安全沒有受到威脅。

  記者:

  這裡是中科院的中間環境預報中心,現在“神舟”六號飛船正在第六次,也就是今天的最後一次穿越南大西洋異常區。大屏幕上所顯示的飛船和航天員所受到的輻射劑量正在時時地發生著變化。在飛船每次參閱的過程當中,工作人員都會密切地關注飛船和航天員所受到輻射劑量的變化,他們重點測算的是航天員的眼睛、皮膚、造血器官和生殖器官所受的輻射劑量,他們不但要計算出穿越時每一時刻輻射劑量的變化,還要記錄下飛船和航天員所受到的累計輻射量。

  中科院空間環境預報中心 研究員劉四清:

  從目前飛行軟體計算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航天員目前接觸的劑量還是很小的,離對身體有危害的閾值相差還比較遠。比如説眼睛,他現在目前接受的輻射劑量積分的通量是0.07MSV,根據國際標準,一個航天員眼睛最多能接受的輻射劑量是4個MSV,也就是説目前的劑量是危害劑量的5萬分之一。

  航天專家談飛船新變化

  主持人:

  各位好,歡迎您繼續收看國際頻道“神舟六號”載人飛行的特別報道。

  剛才我們看了一些最新傳回來的消息。再給大家介紹一下演播室的專家,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飛船系統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韌先生,戚教授您好。您是7月份就去了九泉發射中心。

  戚發韌:

  七月底。

  主持人:

  七月底去的,一直到昨天上午在現場看完“神舟”六號發射。

  戚發韌:

  看完以後立即返回指控中心,現在就到這兒來了。

  主持人:

  對。我記得“神舟”五號發射完以後,當時您是飛船系統的總設計師,來到演播室,您當時和袁家軍兩個人一起來的。我印象特別深的是發射完十分鐘以後,火箭系統的專家、總設計師、總指揮可能就松一口氣了,但是飛船的一時還松不了,恐怕一直得到返回以後,這次“神六”這種感覺是不是一樣?

  戚發韌:

  一樣的,因為十分鐘以後飛船就入軌了,入軌了以後飛船完成任務,可以放炮,可以很輕鬆了,落了地了。但是我們僅僅是開始。神舟五號的時候是一天,這有五天,這五天過程當中,運行應該説現在來看,到目前為止一切都是非常正常的,也不是最危險的區域。重要的是五天之後要返回地球這一段應該是風險比較大的時間段。所以這件事情要完成地好,不僅要安全落地,而且航天員要健康出艙,這個要求飛船、要求航天員都要完成原來預定的情況。

  主持人:

  您現在可能是最關心的就是返回段了,在天上現在繞地球飛行的狀況相對來説比較……

  戚發韌:

  相對來説是比較嚴安全,也有大的變化。

  主持人:

  返回段如果要保證航天員的安全,保證飛船的安全,有那些重要的關節點?

  戚發韌:

  第一要調整,要回來的話要減速,減速飛船就要轉180度,再點火,把飛船的速度減下來,這是一個。調整完以後再制動,制動以後再把不需要的艙段扔掉,把軌道艙留到軌道去,把推進艙也拋掉。這個時候也非常重要,假如説發射指令這兩個艙要不動的話,這次事情基本上就失敗了。這樣就剩了返回艙,這個時候又進入大氣層了,進入大氣層因為有人,要求人減速的過載不能太大,太大人就受不了了。我們這個軌道艙從外形設計,大頭朝下,而且升力,這個升力一升就不是那麼非常快地落到地下了,就應該飄著回來,而且也升力就可以控制它的落點,比較精度,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升力控制技術能夠實現的比較好,是很關鍵的問題。

  主持人:

  這和飛船的返回艙的形狀也有關係。

  戚發韌:外形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進行了非常多的理論分析,而且在各種風口上都吹過風,通過神舟一號、神舟二號一直到神舟五號,證明這個啟動選擇是非常正確的。

  主持人:

  好多網友都在提問説,為什麼返回艙的設計像一口大鐘一樣?而不是説一個圓柱形或者圓錐形?

  戚發韌:

  這就是要有一定的升力。再一個問題就是和防熱有關的。進入大氣層之後空氣的摩擦,表面的溫度到2000度左右,但是裏面的航天員他的溫度還應該跟正常的溫度一樣,最嚴重最情況也不能夠超過40度,瞬間。應該都是在21度正負4度這個範圍裏面,這個非常重要,防熱的材料應該説是非常好的,隔熱的性能也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

  防熱尤其要靠防熱大底。

  戚發韌:

  這個大底溫度是最高的,背面溫度不是很高,所以你回來以後看這個大底是燒地很厲害。

  主持人:

  對,據我了解,在返回段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就是在返回艙和軌道艙之間的艙門一定要密閉性非常好才行。

  戚發韌:

  對,所以我想説完了以後再説這個艙門的重要性,回來以後到10公里的時候把降落傘彈出來,假如攤不出來就等於是失敗了,降落傘回來之後就把速度減到,還沒有達到人所能承受的,人承受每秒一到三米這個速度人才能夠受得了,但是我們1200平方米這麼大一個傘,只能起到每秒七到八米這麼一個速度,遠遠還不夠。可不可以傘大呢?如果傘再大了,這個艙裏面就裝不下了,也太重了。

  主持人:

  您説是主傘?

  戚發韌:

  主傘。

  主持人:

  主傘是1200平方米,因為我還要有個備傘,因為要保證可靠,萬一主傘打不開的話還要有個備傘,要裝兩個這麼大的傘艙裏就裝不下了。

  主持人:

  備傘是900平方米。

  戚發韌:

  對,那是1200平方米,這樣的話我們就是想了一個辦法,整個返回艙離地面一米的時候,有四個發動機點火,再反推一下,落地的速度是一到三米,完全能夠承受地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當然還有很重要的過程,一定要落地預定的圈裏頭,假如落地很遠就沒有法去救援,就很困難,那就是意外了。這幾關通過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這個事情都是經過考驗了,沒有什麼問題了。

  主持人:

  這樣感覺發射段和返回段,好象返回段是不是更那麼一些?

  戚發韌:

  返回段變化環境太惡劣了,實際它變化也比較多,也比較多了往往出事也比較多。

  主持人:

  關節點也很多。

  戚發韌:

  所以不能夠有絲毫地差錯,這個很重要的。

  主持人:

  剛才比如説下降階段的防熱問題、開傘的問題、點火的問題。

  戚發韌:都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主持人:

  包括這幾個艙的分離的處理。

  戚發韌:

  假如分不開這個就很困難很困難了,雖然有些措施來解決這個事,但是是很困難的。大家對艙門很關心,這個艙門應該説這個航天員是從這兒進去,發射的時候進去以後,第一個門關的時候是由工人關,再進去從這個艙到返回艙還有一個艙門,這個艙門發射之前也是由工人來關。但是神舟五號的時候,因為楊利偉沒有進去過,這個門是工人關的,應該比較有把握,地面都檢查好了。但是現在兩個航天員都要進軌道艙,他要把門打開,要推,打開比較容易,現在已經打地非常好了。現在回來之前兩位航天員要進到返回艙,他自己要把門關上。這個門關可以在地面有重力的情況下好用勁,但是失重情況下,人是空的,用不上力的,要關這個門,航天員還要確確實實經過好好的訓練。另外,關上之後要檢漏,檢查它是不是關好了?關嚴了?還要有一些密切的檢查來操作。所以這個門假如關不好的話,必然帶來非常災難的後果。

  主持人:

  我們的節目當中在稍候的時間裏,也會給大家帶來一些最新的畫面,包括費俊龍用DV拍攝的,他自己拍攝單手打開返回艙和軌道艙艙門的畫面,待會兒我們會請導播找到這段畫面給觀眾看一看。

  剛才您是談到了載人飛船在返回階段的一些關節點,大家都非常關注。接下來我們乾脆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載人飛船的一些主要的結構。

  解説:

  載人飛船的主要結構一般分為兩艙式結構和三艙式結構。蘇聯第一代“東方號”的結構就是兩艙式,而中國目前的神舟號飛船,採用的是三艙式結構。分別為推進艙、返回艙和軌道艙。軌道艙是航天員在太空中飛行時主要的生活工作艙,整個的軌道艙用鋁合金製造,既堅固又輕巧。返回艙是航天員的坐艙,在發射和返回地球的時候,航天員都坐在返回艙裏。在軌飛行的時候,航天員都需要操縱飛船或者監視飛船飛行狀態,以及和地面進行通信聯絡的時候也都需要待在返回艙內。返回艙和軌道艙相連形成飛船的密封艙,而推進艙則是這個飛船的飛行艙,飛行中所消耗的電、氣、液和推進劑等都組成由它供給。

  主持人:

  剛才我們看到了“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一些主要的結構。不過從這兩天的直播,我想很多觀眾也的都注意到了,這次“神舟六號”和“神舟五號”對比有了很多改進,尤其是飛船的內部有了很多的改進。您對這些新的改進可能也非常清楚了,您覺得哪些改進特別地重要?比如説對航天員的操縱的舒適性,包括方便這些角度來講?

  戚發韌:

  我打個比方,“神舟一號”一直到“神舟五號”到“神舟六號”,從外形來看都是差不多的,就像我們買了個毛坯房,但是沒人住,住進來要重新裝修。現在等於説我們以前沒有人,對跟人有關的東西就忽略了,現在一個人了,就等於這個房子住一個人,而且就住一天,所以就比較簡單。現在這個任務變了,要住兩個人,還要住五天,所以這個房子裝修起來覺得有兩張床,兩個座椅。另外五天吃飯就得有加熱的東西,要把飯帶足。五天要喝水,就要把水帶足。五天還要大小便,就得有廁所。五天坐在座椅上不方便,所以他有個活動的地方,就到軌道艙了。這時還給他一個任務,他要去操作有效載荷來完成試驗任務,他要進去操作。這樣的話,所以這次的裝修就是按照兩個人五天配備來去裝修的,這樣應該變化比較大的。為什麼變化比較大呢?因為挪個床在地面比較容易,在天上挪個床重心就變了,重心變了控制就不好控制了,保證重心變化最小。另外今後還做很多的有效載荷試驗,這個有效載荷很重,也要調整這個佈局,所以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完成這次任務所要調整的,我把毛坯房重新裝修,裝修地能夠完成任務。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變化。

  主持人:

  而且這次裝修可能很“神五”還一樣,“神五”的時候當時只有一間房,現在是一室一廳了。

  戚發韌:

  還有廁所還有廚房。

  主持人:

  對,您剛才説這些變化,如果是具體體現在這次裝備上的話,比如説上衛生間在軌道艙裏應該主要就是抽氣馬桶。

  戚發韌:

  有抽氣的馬桶。

  記者:

  既可以保證小解。

  戚發韌:

  因為他失重了,他小便出來以後得抽。

  主持人:

  小解大解都是分開的。

  戚發韌:

  是分開的,而且要把這個臭味除掉。

  主持人:

  我們現在看一看這個照片,我們現在可以從這張照片上,可能這張照片上還不能看地很全面,軌道艙裏的一些畫面可能看的不是很清楚,待會兒我們會有一些動畫演示。在軌道艙裏,應該説所有航天員的吃喝拉撒睡大部分都是在軌道艙裏完成的,要進入到軌道艙裏,這個軌道艙裏比如吃的方面應該是有儲藏食物的一個櫃子是吧?

  戚發韌:

  因為以前的習慣,以前我們設計的時候都搞一些櫃子。

  主持人:

  這都是楊利偉説的。

  戚發韌:對,他説還瓶瓶罐罐不好,現在都變成軟包裝,就是袋子,尼龍搭扣,裝在裏頭。就是軟布袋子。

  戚發韌:

  軟布袋子。雖然看起來不太好看,但是很適用。

  主持人:

  有點像面口袋這樣的。

  戚發韌:

  面口袋,但是有很多的口袋,裝不同的食品。

  主持人:

  用拉鏈拉開?

  戚發韌:

  不是,用尼龍搭扣一撕就撕開了,很方便。

  主持人:

  原來是金屬抽屜。

  戚發韌:

  原來是櫃子、抽屜,很漂亮,但是並不使用,這是中國特色。

  主持人:

  這是楊利偉帶回來的經驗。

  戚發韌:

  中國人説這麼做比較好,雖然不好看,不洋氣,但是非常實用。

  主持人:

  包括儲存食物和儲存一些工具都是這樣軟布包解決了。

  戚發韌:

  對他們覺得這麼最好,比較方便。

  主持人:

  睡眠就是有個睡袋。

  戚發韌:

  因為您已經失重了,無所謂。

  主持人:

  在哪兒睡都一樣。

  戚發韌:

  只是站在袋子裏給他兩挂住就行了。

  主持人:

  我現在可以看看動畫的這段演示畫面,這就是進入軌道艙內的生活狀態,當然可能真正的神舟六號的軌道艙沒有動畫看起來這麼寬敞感覺。

  戚發韌:

  我也解釋一下,本來這個艙比較大的,就是生活用。但這次為了充分利用資源,裝了非常多的有效載荷,搞科學、搞技術試驗的內容,佔了一大半比較多的房間,那就湊合湊合了。

  主持人:

  現在可能主要還是要從科研的角度多去考慮。

  戚發韌:

  又充分利用一次資源,發射上去之後,人稍微不太方便一點,但是我做了很多試驗,這還是值得的。

  主持人:

  其實還有不少的新變化,我們待會兒再談。

  我們先看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到底有哪些變化?

  解説:

  “神舟六號”飛船有三個艙段構成,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從外形上看,它與“神舟五號”相比取消了附加段。由於飛行狀態發生變化,兩名航天員首先進入返回艙發射升空,入軌以後再進入軌道艙工作和生活,返回時回到返回艙,因此神舟六號更多的改進在飛船內部進行,尤其軌道艙以及返回艙加強了人性化的設計。

  飛船系統總指揮 尚志:

  神舟六號跟神舟五號相比,主要是航天員在艙內活動中間要擴展。在人性化方面設計我們今年是重點加強了,比如説我們今年搞了內裝修,尤其航天員在軌道艙要進行生活、工作、起居,在這些方面我們在軌道艙的設計上更採用人性化這些方面。

  解説:

  兩名航天員在艙內工作和生活的設施都有細緻入微的安排,甚至連取放東西,神舟六號飛船裏也使用了更方便的辦法。

  飛船系統副總設計師 楊宏:

  神舟五號的時候我們原來採用了一些抽屜式的包裝方式,原來這種方式在地面上我們用起來會非常方便,拉抽屜。但是“神舟五號”我們飛行試驗下來以後,發現這種方式,據航天員講並不是非常方便,這主要是由於空間微重力環境的影響,在沒有重力的情況下這種操作,拉抽屜並不是件很方便的事情,他建議改成一種軟布包的方式,用繩子來捆紮這種方式,起放東西和固定東西都非常方便。

  解説:

  同樣根據航天員楊利偉反饋的信息,為了解決神舟五號飛船入軌以後艙內起浮塵的問題,“神舟六號”飛船在出廠前一直採用新方式除塵,提高艙內的潔凈度。

  “神舟”六號飛船總裝設計師 孫悅年:

  我們旁邊這條兩不銹鋼管子都是這次專門為了除塵的裝置,整個在總裝操作,電磁過程中,我們一直在進行除塵,一直在做這個工作。而且不一樣的是,原來神五的時候除塵,包括換氣用的是副壓,現在我們用正壓,基本上用正壓吹,上面可以吸,有這麼一個循環。

  解説:

  飛船是一個複雜而精密的系統,在“神舟五號”的基礎上,“神舟六號”飛船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更上一層樓。

  飛船系統副總設計師 楊宏:

  比如説航天員在返回之前,他的座椅要進行提升,這個提升需要航天員需要手動發出一條指令,手臂要伸出去,發這條指令要提升。這種情況下,按下去的同時,按下去按鍵的同時座椅要提升,這個時候會對航天員的手臂會磕碰到其它設備,産生安全性的隱患,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把相關的指令做成一個獨立的開關,由航天員握在手裏面,這樣的話來發出指令,不用手臂伸出去,這樣的話確保了航天員的安全。

  航天事業的後起之秀

  主持人:

  歡迎各位繼續收看我們的特別節目。剛才我已經給大家介紹,現在我們的演播室有兩位嘉賓,戚發韌和謝大清先生兩位。我還想先問問戚教授,謝先生也一樣,這個問題我想對於兩位來説都有一個共同點,我們也發現,在整個“神六”,包括“神五”的過程當中就發現,整個總指揮、總設計師,尤其是神六的時候,除了火箭系統我印象當中好像有一位是原來的人士,其他的總指揮和總設計師好像全部換了一些人,而且大部分都是40多歲的年輕人,這也是這次的一個特點?

  解大清:

  應該説“神舟六號”在我們整個研製隊伍上來講是一個比較大的變化,也是新老交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因為載人航天工程上馬的時候,高層領導就認識到了這麼一個大的工程需要一大批有經驗的人,在當時那個時候還沒有。所以經過十多年的實踐的鍛鍊,有一大批年輕人他們有很好的理論基礎,通過這個實踐掌握了非常好的實踐經驗,現在從“神舟五號”開始起,結束之後,我們這些老一代人,每一個崗位上都有一個年輕人來接替,他們已經幹了十多年了,也已經成熟了。所以這次可能你在畫面上看到了,我們的總指揮也年輕。

  主持人: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這張照片。

  解大清:

  這張照片是在“神舟六號”發射之前,就在火箭和飛船轉運的過程當中,中間是我們這次載人航天的總指揮陳炳德部長,中間是我這個老頭,這邊笑的這個人就是我們的總指揮尚志,今年42歲。

  主持人:

  飛船系統的總指揮。

  解大清:

  總指揮,他接替袁家軍。那邊那一個比較嚴肅的就是張柏楠。

  主持人:

  是總設計師。

  戚發韌:

  是43歲,是接替我的,是總設計師。應該説“神舟六號”在他們二位在第一線來組織這些工作,工作做地非常出色。到目前為止,證明他們完全可以代替我們這些老同志來承擔這個任務了。不僅他們,他們的副總師、副總指揮、主任設計師在我們飛船系統,到目前為止都是40歲左右,30歲以上的這些年輕人來辦這些事情。我認為是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前途光明,後繼有人,假如説“神舟六號”打成了,説這個隊伍都是60歲以上的,我看這是夕陽西下了,

  解大清:

  他們都成熟了。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不變的定律。

  主持人:

  而且謝老,您從事研究工作,科研工作的時候,年頭更久了是嗎?

  解大清:

  是的。

  主持人:

  從“神舟一號”應該就……

  解大清:

  再前,從開始飛船在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的時候,一直到方案論證,方案設計、模樣、初樣,到了正樣的一部分我參與了。

  主持人:

  然後後面就是看到一批一批的年輕,可以用一茬一茬地來説。

  解大清:

  他們現在都能夠獨立工作了,而且幹地很好,比我們還好。

  主持人:

  確實,剛才我們看了這個照片也特別能説明問題,這是戚總帶來的幾張照片。其實今天戚總帶來的照片還不止一張,還有一些我想可能也是工作的一些照片。而我知道,戚總的家裏人,您是我聽説是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對吧?

  戚發韌:

  對。

  主持人:

  但是他們都沒有從事這個工作?是不是嫌這個工作?

  戚發韌:

  我女兒是在我們這個單位,但是從事管理工作。不是在科研第一線。

  主持人:

  他們平時是不是覺得這個工作太辛苦了有點?

  戚發韌:

  是,她就覺得好像在他們整個生活過程感到我太累,只有到“神舟五號”打成了以後,他們兩個人都表示我爸爸這一輩子這麼辛苦是值得。

  主持人 :

  各位好,歡迎你繼續收看國際頻道“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的特別報道。其實在中國的載人航天領域有很多充滿活力的年輕的老總,其中有一位被很多媒體是稱做這批老總當中最英俊的老總,今天我們把他請到了演播室,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就是“神舟”六號火箭系統的總指揮劉宇,你好,劉總。

  劉宇 火箭系統總指揮:

  觀眾朋友好。

  主持人:

  我知道這一批很多老總年齡也就是40多歲,你也應該是這個年齡段是吧?40歲出頭一點。

  劉宇:

  43歲。

  主持人:

  非常年輕的一批總指揮和總設計師。我們首先來看一看我們的記者之前對於劉宇總指揮的一段採訪,我們看看他在發射前的一些狀態。

  解説:

  在中國載人審航天領域中,進來涌現出了越來越多,充滿活力的銳意進取的年輕人,劉宇就是其中的一個。從“神舟”五號火箭系統的副總指揮到現在“神舟”六號火箭系統的總指揮,年輕的劉宇被予以重任。接觸過劉宇的人告訴記者,劉宇的行事作風一向謹慎、低調,很少能在媒體上看到有關他的報道。記者的經歷印證了這一點。為了查找劉宇的資料,記者在網上花費了很大的工夫,也只找到了兩則,一則是有關2000年“神舟”二號飛船發射前火箭被撞的事情。文章説“黃春平與劉竹生與劉宇一起爬到90多米高的總裝測試場所頂層自上而下一層一層的察看火箭,他們或跪或趴,仔細的看著、記著,力求找準火箭傷在何處,傷勢如何。記者採訪劉宇時問到這段往事,劉宇記憶猶新。

  記者:

  你當時聽到這個消息什麼感覺?當時你是副總指揮,你當時是怎麼建議的?

  劉宇:

  我建議是趕緊到現場把情況摸清,我們大概就是從能夠看到的這個中心臺一直往下走,一直走到底下,把每段凡是被碰過的地方都看了,當時拿了這麼點一張紙也是很匆忙,當時工作服就像現在這樣,帶著這麼一張紙,然後我就拿出來,我就記,一直記到下面,記受傷情況,多大,多深。應該這麼説,走到下邊的時候,我感覺“兩總”(總指揮黃春平 總設計師劉竹生)實際上心裏已經有數了。

  記者:

  你覺得能發?

  劉宇:

  他們倆心裏已經有數了,他們倆也是多年工作中的默契,他們倆的這種信心或者説這種自信也就傳染給我了,我也感覺雖然是有這麼一項應該算是非正常的碰撞,但是對火箭本身的影響還是能夠在自己控制之內的。

  解説:

  互聯網上另外一則提到劉宇的文字同樣與黃春平相連,65歲的黃春平在實驗大隊擁有決策權,他的副手劉宇是一位沉穩、帥氣的中年男士,現在沉穩、帥氣的劉宇已經接下了老領導黃春平的班,擔任火箭系統的總指揮。

  記者:

  這次您是第一次擔任火箭系統的總指揮,這個時候馬上臨近發射狀態了,你這會兒心理狀態是怎麼樣一種情況?

  劉宇:

  備感壓力,備感責任,同時也備感光榮。

  解説:

  劉宇的老領導黃春平現在依然以火箭系統顧問組組長的身份,繼續關注扶持劉宇,在黃春平眼裏,劉宇儘管年輕,但足以勝任火箭系統的總指揮。

  黃春平 火箭系統顧問組組長:

  劉宇同志有這麼幾個優點,第一,他在火箭系統是從助理員一直到調度長,然後調到副總指揮,從這個角度來説,有這個經歷,他是具備這樣的條件,這是一個優點。第二個優點這個人是比較謙虛的,還是善於團結人的,因為我們是系統工程,很重要的是要善於團結,要發揮大家的積極性,為航天事業做貢獻,所以他在這個方面比較謙虛,比較謹慎,這是第二個優點。第三個特點,這個人待人還是很和氣的,方方面面想得還是比較週到的。

  解説:

  黃春平説經過長期的觀察和考驗,劉宇多次在關鍵時刻顯示出了具有解決問題的魄力和能力。

  黃春平:

  我們逃逸零高度飛行試驗,那時候我就叫他帶隊,我是後來的,他帶隊整個基地的安排,逃逸飛行試驗也是搞的很好,因此説在關鍵的時候,不管出了問題,還是一些規模沒像我們“神一”到“神六”這麼大,像零高度飛行試驗,組織能力各方面還是很好的,説明這個人還是有組織能力的,還能善於團結發揮大家的作用的,這是非常重要的對於系統工程來説。

  解説:

  作為“神六”火箭系統的總指揮,劉宇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怎樣進一步提升航天員在飛行過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劉宇:

  到了“神五”飛行以後,火箭在飛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一個現象,就是火箭固有的一些東西,與載人的飛行不能適應,或者叫不能很好的適應。

  記者:

  它表現在哪呢?

  劉宇:

  表現在飛行到130秒左右,我們有一個箭體結構是8赫茲的振動,在130秒左右振動量級略有放大。

  記者:

  也就是説航天員在飛船裏面能明顯感覺到這種振動。

  劉宇:

  對,這個振動讓航天員有所感受,而且這個感受有將近10秒過程中,而且有這個感覺應該説感受還是比較強烈。

  記者:

  這是楊利偉從飛船上下來以後給我們講過?

  劉宇:

  對,跟我們講過。我們從數據判讀也能看到這段時間,這個頻率的幅值相對還是大,這種振動,因為是箭體固有的振動頻率,按照以前大家的認識認為對飛行沒有影響,大家就認為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量級不是很大。這次載人飛行以後,大家發現對載人的飛行是有影響的。從楊利偉的反映來講,能夠影響人的內臟,從互聯網的資料來看,還可能影響到人語言的功能,所以對我們來講大家也覺得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下來以後,從“神舟”五號發射之後到現在為止將近兩年的時間,我們用了將近一年半,通過理論分析,通過地面試驗來分析驗證這種現象存在和發展的機理。這個理論計算的工作甚至於延續到我們進場之後,我們在家還進行了重新建模,重新的計算,也請專家給我們進行了評審,來確保我們採取的措施包括新的蓄壓器,我們研製了新的蓄壓器在內不會産生新的頻率耦合,可以確保飛行過程中航天員的安全,或者航天員的舒適。

  解説:

  火箭系統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知道,在載人航天的七大系統當中,火箭是最基礎的部分,一旦這個系統發生了問題,所有人的努力和心血都會付之東流。“神舟”六號發射之前,初擔重任的劉宇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了他對於火箭發射的信息。

  記者:

  如何保證一個火箭讓人放心?

  劉宇:

  我不知道這種説法科學不科學。我認為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包括火箭在內,所以當你的心血付出的足夠的時候,它可能就可以閃亮地去工作也好,去燃燒也好。對於載人火箭來講,我們説過很多要高可靠、高安全、高質量,從工程研製一開始,我們就引入了可靠性設計這個理念,從以前的功能性設計向可靠性設計有一個轉換,轉換的過程也是我們學習的過程。

  解説:

  1991年,29歲的劉宇踏足航天領域,從此與航天結緣。事實上,劉宇出身於航天世家,父母都從事與火箭相關的工作,但是由於這樣的工作在保密方面有嚴格的要求,父母在家很少談及工作的事情。小時候的劉宇對於火箭和航天始終一知半解,僅有一個朦朧的印象,直到工作以後才真正接觸火箭。十幾年裏,從最初的助理員到參與“長征”二號F火箭的研製澳星的發射,再到“神舟”五號火箭系統副總指揮,直到現在“神六”火箭系統的總指揮。一路走來儘管辛苦曲折,但最終留下的都是成功的記憶,也許以往這些成功的經歷,加上足夠的心血付出,讓一向謹慎的劉宇也説出了這麼一句似乎不那麼謙虛的話。

  劉宇:

  我經常老有一句不謙虛的話跟人吹噓,説我參加的試驗沒有失敗過,我希望這個好運能夠一直伴著我,伴著我們“神舟”六號,伴著以後每一次的飛行。

  主持人:

  歡迎你繼續收看我們的特別報道,剛才我已經給大家介紹了,坐在我們演播室就是剛才片子裏的主人公,火箭系統的總指揮劉宇先生。劉總,我估計你們很少有時間能夠坐下來,能夠看一段這樣的片子,而且尤其拍攝的就是自己,坐在這兒看剛才這樣的採訪過程,包括你工作的經歷,現在回頭看有什麼樣的感覺?

  劉宇:

  總算沒有失言,因為自己吹噓了一把。從來沒有失敗過,後來想現在這些話看來還是不應該這麼説。

  主持人:

  但是心裏應該還是有數的,是吧?

  劉宇:

  儘管研製的過程現在回頭看還是很艱辛或者説很艱苦的,但是應該説還是充滿信心的。

  主持人:

  我聽説現在火箭的安全達到了99%點多,是嗎?能夠達到這樣一個指標嗎?

  劉宇:

  我們是兩個指標,一個火箭是可靠性指標就是0.97,還有一個是安全性指標是0.997,保證我們航天員在飛行過程中確保安全的兩個指標。應該説火箭才飛了六次,所以這個指標主要還是從我們産品的可靠性,現在地面能夠做的試驗,還有一些理論計算出來的一些數據,所以為了保障這些指標能夠切實的在我們的飛行過程中能夠實現,我們還是要更加努力地去做工作。

  主持人:

  我也聽説您是一個很低調的人,剛才我們的記者採訪的時候説,在發射之前上網搜索了一下您的相關信息只有兩條,今天在採訪您之前,我又上網搜了一下已經有600多條了,這説明現在通過這樣一次發射,我相信可能像您這樣一批的年輕的老總都會擔當起重任的,也甚至會成為媒體關注的一個焦點,我不知道面對媒體的關注有沒有壓力?覺得壓力更大?

  劉宇:

  反正不是習慣,包括在試驗場一些採訪,最後好像我都是不合作的這種態度。

  主持人:

  我回來也聽我們的記者也説了,説採訪到您非常的不容易。

  劉宇:

  但是我答應的事還是做了,因為當時跟我約,成功發射以後是不是可以接受採訪,我説那肯定沒有問題。

  主持人:

  而且我們的記者説,在發射成功了以後,當時你的狀態都跟以前不一樣了,非常的興奮和激動。當然了根據我的經驗好像一旦火箭系統在一發射完十分重以後,一旦非常成功入軌以後,都會提前慶祝,我不知道您是不是也是一樣?

  劉宇:

  應該説是這樣的,當知道自己的任務完成的時候應該是一個非常幸福的狀態。昨天晚上我進了一台的演播室他們還説我很精神,實際上我已經困的不行了,後來大家都看到我説眼睛已經瞇縫起來了,但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我覺得還是説的很準確的。

  主持人:

  堅持下來了。雖然發射後你的睡眠嚴重不足,但是狀態還是明顯不一樣。我們不妨再來看看任永蔚在發射之後對您的一段採訪。來看一看。

  記者:

  您是一直笑著走進這個大廳的,心情特別舒暢。現在看到火箭成功發射您談談您的心情和這次你自己的體會。

  劉宇:

  確實非常激動,這是我們長征系列火箭的第88次發射,也是我們在1996年“2.15”和“08.8”失利以後的連續第46次成功發射,對於我們載人飛行來講我們火箭是進行的成功的六次發射,這次我們把兩名宇航員送入了預定的軌道。按照工程大總體的目標我們完成了我們第一步的任務,因為我們總共分為四步,第一步要求是火箭成功發射,第二是要正常運行,第三是要安全返回,第四是要我們航天員能夠健康出艙,所以四成一百接力我們是圓滿完成。

  主持人:

  從剛才這段畫面,這是在發射成功以後,説是我們的記者任永蔚記者形容您當時是快步地而且非常興奮地走進了酒泉飛行控制中心。

  劉宇:

  對。

  主持人:

  不過從您的表情來看很幸福,但是從眼神當中還是能看到一點疲勞的感覺。那個時候有多長時間沒有休息了?

  劉宇:

  應該説到後期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屬於比較興奮或者比較緊張的這麼一個狀態,臨近發射,有的時候是睡不著,不是説沒有時間休息,有的時候有時間休息,但是想起一些事情來的話很難入睡吧。

  主持人:

  還有什麼拿不準的吧,應該説到了發射之前我覺得各方面應該都已經……

  劉宇:

  我原來不好形容這種感覺,後來今天突然想起考試來了,有點像考試之前的感覺,現在正好是考試之後的感覺。

  主持人:

  雖然應該復習的全復習了。

  劉宇:

  雖然復習的全了,應該沒有問題了,但是老想起是不是哪還沒有做好。

  主持人:

  我估計昨天可能你們老總交流的時候,“神舟”六號發射了以後我要去如何如何,現在這些都覺得無所謂了。

  劉宇:

  現在我們惟一的希望就是我們飛船能夠在太空中能夠非常正常的運行,能夠安全的返回,希望我們的航天員能夠健康的出艙。

  主持人:

  我不知道您在回到北京以後,有沒有通過電視畫面再看一下當時發射時候的情景。

  劉宇:

  昨天看了一些,但是沒有看全。

  主持人:

  我們現在在演播室這樣,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昨天發射,尤其是您負責的這個火箭它的發射的整個過程。我們再來看一看。

  劉宇:

  好。

  主持人:

  當時在發射現場……

  劉宇:

  這個鏡頭是當時就看到了嗎?

  主持人:

  對,當時發射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當時就覺得非常的驚奇,因為是第一次在直播的過程當中看到這樣一個景象。

  我們聽到的第一聲是逃逸塔分離。我們那天直播了正個的過程,逃逸塔分離,然後四個小火箭分離,剛才我們也看到,我們也談到攝像機的位置,很多觀眾和網友他們也都非常關切這個問題,應該説這個火箭上是由兩個攝像機是嗎?

  劉宇:

  對。

  主持人:

  其實您説的整流罩裏的攝像頭拍攝到的一段畫面也非常精彩,就是在船艦分離的時候,這個火箭上的攝像機因為它是朝上拍的,就可以看見飛船脫離的過程了,那一段畫面有非常的精彩。我們有一個網友他是非常關心這個問題的,他也提出了這樣個問題,我們也注意到在直播的過程當中安裝了攝像頭,而且他還專門給我們來了一封信,畫了一幅圖,他也問到一個問題,説這個攝像頭在上升的過程當中,阻力會很大,而且穿過大氣層的時候又很熱,會不會被燒燬,所以他提了一些建議説能不能把攝像頭放在一個保護艙裏,所以我們專門做了一個圖,這是他來信畫的,按照他的圖,把這個攝像頭右邊有一個保護艙,把這個攝像頭保護起來,這個安全系數增加,而且又減少了阻力,我不知道這樣的想法我估計可能應該這個攝像頭都有保護裝置是吧?

  劉宇:

  請我們的鏡頭往這推一下。

  主持人:

  好的,我們請攝像師來給這個火箭這個位置來一個特寫,我們請劉總給我們仔細的介紹一下。

  劉宇:

  現在看這個畫面還推不過來,我大致的説一下吧,首先是感謝這個網友的建議,但是正像一句古話説的“英雄所見略同”,我們做的是完全一樣的一件事情,這個攝像頭本身外面就有一個我們叫小整流罩,實際相當於它保護在裏面,正像你畫一個方案一樣,它在飛行過程中不會受到任何氣動的影響。

  主持人:

  不過在這裡可以很欣慰的告訴你,你提出來的想法和擔心,看來火箭系統的科學家們早就已經想到了,而且他們已經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才能夠看到在整個的發射過程當中,攝像頭沒有任何的問題,拍攝的畫面有都非常的清晰,非常的完整。

  劉宇:

  也感謝網友這麼關注的航天。

  主持人:

  對,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的話也可以登陸cctv網站,然後發表您的看法,也可以留言。另外就是在發射的過程當中,我知道在“神舟”五號發射的時候,航天人楊利偉他也反應,當時火箭的針對還是比較強烈的,這一次我聽説做了很多方面的改進,您也是總指揮了,對於這個改進的方面到底做了哪些,能不能也給我們介紹一下。

  劉宇:

  我想細的也不再細説了,因為跟一些媒體朋友也已經做過簡要的介紹。核心一條就是希望能夠減少這種振動,我們有一句話“時間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我們有兩個可以去驗證我們的最後是否有效。第一個就是我們有數據,下來以後我們可以把數據再進行判讀,看看我們的措施是否有效。還有一個就是更直觀也就是航天員最後的反應到底如何,我想數據的判讀可以時間長一點,因為有些數據還要通過有一個界面有一個磁記錄,我們振動的界面基本上都在磁記錄裏存著,這個剛才在此之前的新聞報道已經談到了我們火箭的殘骸基本上都蒐集到了,那裏面就有我們要説的磁記錄,這個磁記錄的這個數據需要重放,需要處理,這個時間可能要長一點。還有一條就是航天員,航天員的感受是最直接驗證的,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長,因為我們知道這是兩天多的飛行,今天在網上好像已經看到了有人説15號就回來,還有説16號回來的,所以不管是哪天,我們相信這個時間的話都會很快到達,這樣的話航天員的表達或者語言來説明這個效果。

  主持人:

  他們會帶回來這种經驗的感受。其實有專家評論如果“神五”像坐卡車的話,這一次的感覺就像坐著轎車,到底這兩名航天員他們倆體會沒體會做轎車的感覺,可能等他們回來的時候就清楚了。

  劉宇:

  昨天可能是不是都到奔馳了,我們都這麼説了,你再説你的車好,還得要用戶來説,使用者説你好還是不好,那個是最有説服力的。

  主持人:

  但是目前從您對技術標準的掌握來看的話,你感覺能夠到達嗎?比如像奔馳這樣的。

  劉宇:

  我原來曾經形容過捷達換奧迪,把一個普遍轎車變成一個高檔車吧,這是我們的希望,我們希望達到這種目標,因為畢竟載人航天,剛才片子裏也説到了,我們屬於一個整個技術的基礎,如果我們的飛行成功的話就會對後期的工作打下一個比較好的基礎。特別是航天員工作時間比第一次長,是真正進入太空,所以我們火箭的責任更大,第一步要把起步做好,讓他們健康的在太空中開始他們的征程。

  國外專家談航天合作發展

  主持人: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繼續收看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正在為您直播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飛行的特別報道。相信一直在關注我們節目的觀眾朋友們都已經知道,我們的節目除了在北京的主演播室以外,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還有北京的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有兩個記者的單邊報道點。同時在海外俄羅斯、美國、法國和印度都有四個海外的分演播室。接下來我們來接通過在美國的分演播室,請給我們介紹一下今天來到美國華盛頓的嘉賓,我們首先來聯通駐美國記者徐健的電話,徐健您好。

  徐健:

  魯健您好,觀眾朋友好,我現在是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今天我們榮幸地請到了美國宇航局太空科學實驗任務負責人李傑信博士來到我們的演播室。李先生您好。

  美國宇航局太空科學家 李傑信:

  您好徐先生您好。我先在此先祝賀“神六”的航天員費俊龍跟聶海勝成功進入地球軌道,並且也先預祝他們安全成功地返航,他們是炎黃子孫的驕傲。

  徐健:

  李博士,中國的航天人曾經做過這樣的比喻,如果把航天器作為風箏,控制這些航天器的無形之手就是航天測控,但是往往受到地理、經濟、經濟等原因,一個國家在全球各地都要建立航空測控站,滿足所有的航空測控需求有時候是有難度的,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美國在航天測控方面的現狀如何?未來的發展方向又是什麼呢?

  李傑信:

  美國在過去飛行的傾角,航天飛機一般大概飛到28度,現在國際太空站是飛到51度,因為要把俄羅斯那個地盤要包含進來。我了解這次中國的“神六”飛行的斜度是42.4度,我想這就包括內蒙回來著陸那個地點。我想因為不管航天飛機還是“神六”飛行總是繞著地球,比如説“神六”,據我了解是343公里,是個圓形的軌道。它在地球轉圈的話,每次90分鐘。理想的大概是每個地方都要有地面站才可以隨時跟他們通信。在美國他有三個所謂的升太空地面測控中心,第一個就是在澳大利亞堪培拉首都附近,第二個就是在美國加州,第三就是在西班牙馬德里附近。當時還有很多通訊衛星,必要的時候都可以使用。所以在航天飛機飛行的時候我們在測控室裏頭也是常常一下子信號就丟了,然後再等他出來。當時講未來的發展可能通過各種手段,要百分之百可以隨時跟宇航員聯絡。我想在中國目前,因為中國地面站據我所知,中國在南非的納米比亞好像有個地面站,另外就要派船出去,比如在印度洋、北太平洋、大西洋都要有船進去,我想未來可能就要找一些國際的一些國家,可以跟中國合作,在那邊建造地面站,這個樣子整個太空通訊就比較穩定。

  徐健:

  如果從費用上來講,是派船有任務的時候出去遠航一次還是建立固定的地面站,那個經濟上更實用一些?

  李傑信:

  我想咱們派船出去費用也是蠻大的,並且派船出去跟天氣、氣候有一些不定的因素。地面站到時候隨時可以用,這兩個費用可能長期、短期可能會有一些區別,但是基本上在設立固定的地面站,應該有相當超越的優勢。

  徐健:

  李博士,我們認為航天事業不僅屬於某一個國家,更應該説是屬於全人類的。各國應該取長補短,加強在航天領域的合作,您認為中國和美國這兩個領域裏頭比較先進的國家,以後合作的前景如何呢?

  李傑信:

  我覺得中國1992年以後直起直追,現在表面上“神六”跟在1965年,1966年的美國雙子星計劃相對接近,也是兩個人。那個時候主要要想發展的就是太空人跑到機外活動,然後整個太空船對接,因為是“雙子星”以前是拿破侖計劃其中一部分。在地球軌道跟在我月球軌道都要對接,這一定要有。據我了解,中國在“神七”、“神八”、“神九”大概這方面都要繼續發展。1965跟2005差40年,現在媒體上説中國跟美國是差40年,其實我仔細想了一個問題,應該差距比這個小很多。第一,現在所有太空船的材料都是21世紀的材料,這個就是不一樣了。其次,還有電子儀器,所有的電腦都是21世紀的電腦。所以實際上講起來這個差距應該比40年小很多。但是我認為中國這個國家有五千年的歷史,中國有很強的、很深的歷史的國家。這40年,即使是40年,我覺得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站在整個中國這麼一個強的中國,過去在幾百年前是世界最大的一個經濟強國。所以我講中國在中美兩方面合作這方面,最重要的。因為西方常常把中國當做太空發展是一個對世界一個威脅,當時我每次聽到,當然我自己不以為然。我覺得中國可以在和平競爭中合作,還要在和平互惠中和作,這兩個應該是中國未來發展的目標。

  徐健:

  這次中國“神六”發射成功之後,美國政府也是比較積極地態度,他是向中國祝賀,然後歡迎中國在航天取得的進步。所以我覺得應該來説美國政府的態度還是比較積極的,當然有一些人説有一些威脅,或者什麼,但是政府的觀點還是比較積極的。李博士,在您擔任美國太空實試驗任務責任人的期間,都做過哪些領域的試驗?在哪些領域試驗取得了什麼成果?有哪些已經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了?

  李傑信:

  在美國過去30多年以來,在太空實驗室、航天飛機,在航天飛機上的太空實驗室、太空站上做的所謂微重力實驗,基本上集中在流體這方面很多。在材料、晶體、生長這方面。在燃燒,因為地面燃燒跟空中燃燒不一樣,我常常舉的例子就是你在地上點個蠟燭,像個淚狀一樣的,眼淚、淚滴一樣的,在天上點個蠟燭它是球形的。在天上因為特殊的環境,我們要預防天上著火,像和平號太空上就曾經過火。所以這研究也是非常非常重要。

  另外關於生物科技這方面,我想人類是整個生物完全是由蛋白造成的,我想生物科技在天上可以長一些晶體,可以把一些蛋白質結構完全把它找出來,比地面要精確地多。還有一些基礎物理方面的實驗。比如説全球定位衛星GPS,這已經普遍用到了。太空經過34年的發展,我覺得有很多東西叫做延伸利益。現在是用在日常生活裏頭,我舉例全球定位衛星這方面。另外關於全球氣象,我們現在有颱風、有颶風我們一下就知道,可以有好幾天警告的時期,不像以前諸葛亮要借東風,他怎麼知道的?可能他那個時候就知道人造衛星在天上看,現在都完全沒有問題,地球搖桿、地球資源的探測這方面。因為太空船總是要輕、小,所以在整個電子儀器微小化這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貢獻。

  流體這方面,大概用在太空的比較多一點,主要在太空流體的物理行為跟一般的不一樣的,尤其我們要常常去,不管進入地球軌道還是上月球、去火星這些都要了解的。

  我想在中國這次上的試驗,我在一直找資料,沒有找地很多,不過中國對種子這方面有一些偏好。我想太空人,宇航員費俊龍跟聶海勝本人就是一個太空醫學試驗的一個樣品,所以他們自己可以抽血,可以驗尿,看看他們的生理情況,這些我們都是覺得很重要。他們也可能做一些簡單的流體實驗,我有朋友在科學院,也常常跟我這方面有討論。還有像激光反射鏡,我想宇航船有個激光反射鏡,在中國地面上可以看看能不能射到鏡子再返回來?做通訊,做一些科研的。還有地面測控站、通訊這方面的試驗。當時美國宇航局送過青蛙、送過魚做實驗,這些我記得是很重要的。另外,美國宇航員每日上去帶很多紀念品,下來到每個學校發給小孩,發給美國大眾他們都很喜歡。所以我想在太空裏要做的東西很多。

  徐健:

  李博士,我們這次“神舟六號”要進行一系列的科學實驗,在太空做科學試驗和在地球上做科學試驗,為什麼會有區別呢?為什麼要到太空去做試驗呢?

  李傑信:

  太空可以有很多很好的實驗環境,在地球是達不到的。像原子鐘的實驗,像需要很好微重力流體燃燒這方面的實驗。一般在太空做試驗因為要跟地面的數據比較,所以一般的種子實驗,種子實驗是這樣子,比如説我拿2000粒種子完全把它混合好,分成兩半,統計上個完全都是一樣的,然後一千個種子拿到太空去,不管它是宇宙射線,或者是微重力的影響。另外我放在地球,放在地上,等兩個種子完全回來之後,我在地面找一塊地,兩個情形都是完全一樣的,土壤情況都是一樣的,然後種它們。種它們長出的果實,我不能説是在太空回來的試驗我只挑大的,這就不公平了,所以兩邊要進行公平的比較。比較出來的結果。這個果實假如説真的是大了,你要找出原因,這個原因當時如果是宇宙射線把它的種子的基因發生突變的話,我覺得這個問題實在是太複雜了,到底是哪個基因被打壞發生突變,你要這麼一串追下去,你到最後才可以説種子上天上做實驗跟地面的確不一樣,它不一樣的原因是哪個基因發生變化?造成果實很大。另外一個問題,基因突變的果實是不是可以很安全地給大眾實用,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我想這就是中國的食品管理局要把這件事情搞清楚。

  徐健:

  魯健北京演播室這兒也有專家,您那兒有什麼問題要跟李博士交流的嗎?

  主持人:

  徐健,剛才我和演播室的專家都已經交流過了,他們説沒有太多的問題,只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有很多專家也談到,中國現在還沒有中繼衛星,如果有中繼衛星可能在測控方面就會更加全面一點。不知道在這方面美國的中繼衛星進展到什麼方面?另外在測控方面中美有沒有可能合作?這樣的話對“神舟號”的檢測可能就會更加全面了。這個也想聽一聽李博士的看法。

  李傑信:

  你講是哪方面的衛星?

  主持人:

  中繼衛星。

  李傑信:

  至於衛星這方面,美國關於航天飛機和太空站通訊動用了很多衛星,因為在地三個太空站基本上是不夠的。我是講中美合作未來的空間未非常非常大,我當時一直抱著這種不但是希望,並且我認為未來一定是這樣發展,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三個太空俱樂部的會員,這個是中國全部、整個國力的一個很超越的表現。我一直講作為炎黃子孫,這是個很驕傲的事情。剛才我講合作,合作一定要是平等互惠的情況之下,我有東西拿到桌面來,你可以用我的、我用你的,我的東西跟你一樣好,你沒有可以用。達到這種目的,國際上的合作應該沒什麼問題,不管怎麼樣,我覺得中美未來在太空合作的空間是非常廣闊的。

  主持人:

  接下來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的“神舟六號”特別節目,我們要聯通在印度的海外分演播室,我們請我們的記者陶野給我們介紹一下在印度方面請到的嘉賓。陶野您好。

  陶野:

  魯健您好,歡迎大家再次來到我們設在印度班加努爾的演播室。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在中國昨天成功發發射“神舟六號”飛船之後,這個消息在印度引起了比較強烈的反響。比如説我手頭有一份印度的標誌,這份報紙叫《印度教徒報》,是一份比較有影響的報紙,今天發表了這麼一份文章,積極評價這次“神舟六號”的發射,並且詳細介紹了昨天“神舟六號”成功發射的全過程。

  現在我們可以言歸正傳,今天我在演播室非常榮幸地請到了一位印度航天方面資深的科學家,他曾經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成員,他也是印度液體燃料推進中心的主任,也曾經擔任過印度衛星發射中心的主任,他的名字叫瓦桑塔博士。

  請問載人飛船對於非載人飛船之間有什麼區別?

  印度貨架發射中心前主任 瓦桑塔博士:

  當然有很大的區別,首先是它起飛加速度,無人的飛船它的加速度可以很高,載人飛船的加速度卻不能太高。因為人類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陶野:

  也就是説載人飛船的速度要小有一些。

  瓦桑塔:

  是的,是這樣的。一般來説,一般載人飛船都是液體推進的飛船。

  陶野:

  下面我們在北京有一些專家,我想他們很願意很您進行交談,他們可能會問您幾個問題。

  瓦桑塔:

  當然可以,好想説大家好,大家晚上好。我是瓦桑塔。我非常希望能夠看見大家,但是至少我可以聽到大家的問題。

  主持人:

  您好瓦桑塔博士,我也有一個問題想請問您。我想問問印度的火箭,因為您是火箭方面的專家,印度的火箭最大的負載的貨物的重量是多少?

  瓦桑塔:

  直到今天我們的GSB飛船最大載荷是2200千克。好像您已經帶來了一個火箭的模型,您可以簡單解釋一下。

  瓦桑塔:

  到目前為止我們有兩種飛船,一種是PSLD這樣一個飛船,另外一個是GSB,也就是我們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飛船。它是用與發射大傾角的衛星,它的最大有效載荷是1.5噸。大傾角同步的衛星它可以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最大載荷是2.2噸,可以把衛星發射到這個地球赤道夾角比較小的這樣一個軌道上去。差不多可以發射到6千公里之外。

  陶野:

  我們知道在印度也研製了自己的火箭,您認為在未來中印兩國是否在航空航天方面有合作性呢?

  瓦桑塔:

  當然我希望可以有合作。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對中印合作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討論。我們與中印兩國的專家也交流過意見,我想這會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們也非常希望能夠實現這樣的想法。當然和政府的政策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陶野:

  您認為在哪些領域可以進行中印兩國的航空航天合作呢?

  瓦桑塔:

  我想我們都有自己的強項。就中國來説,中國的火箭發射有很好的強項,當然有這種合作的可能性,我們可能可以攜手合作,互相地分享我們的強項。我們在某些項目上可能進行某些合作,當然這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是我認為合作和平等對雙方來説都是很強的。也許有北京的專家可以發表一下他們的看法。

  主持人:

  陶野,我們在北京演播室有兩位專家,一位是飛船系統的專家,戚發韌教授,還有一位是航天員系統的專家解大清教授。兩位如果有什麼問題和瓦桑塔博士有交流也可以在這裡提出。

  戚發韌:

  瓦桑塔博士,我祝賀印度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就,值得讚揚。我想問一個問題,印度有沒有載人航天的計劃?準備從哪種開始做起?請您能夠給我一個回答。

  瓦桑塔:

  到目前為止,就我所知,我們現在還沒有什麼載人的飛船飛行的立項,我們一直在這個方面有一些想法,但是到目前為止,還不是我們工作的重點。我們已經進行過了研究。現在我們一個太空的項目。我們會發射一個月球探測的衛星,可能會在2008年左右實現這一計劃,大家在這個方面已經有一些研究了,這是目前我們工作的進展情況。

  陶野:

  我現在還有一個小問題。也就是中國的航天員,他們現在會在軌道艙進行一些科學試驗,您認為這樣的試驗或者是這樣的太空計劃對中印兩國的國際名聲會有怎樣的意義?

  瓦桑塔:

  我認為您這個問題提地非常地寬泛。我個人認為這些人他們不僅是為了進行載人航天而進行航天活動,有就像幾百年之前一樣,美國的美洲新大陸在剛剛被探索之後就有人到那裏進行了探索活動。我們都希望能夠開拓新的疆域,我當然認為在未來可能在今後的50年、100年、1000年之後將會是一個太空的時代。人類將會探索太空,當我們實現那個目標的時候,如果我們怎樣實現這樣一個目標呢?必須從今天的太空探索、太空旅行來開始。在數月甚至數年的太空飛行當中,如何讓人類生存呢?我想是今天我們應該開始研究的問題。這些東西我們必須通過研究來獲得結果。大家現在就必須開始進行研究。

  陶野:

  非常感謝您,非常感謝您今天和我們進行對話,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交流機會,謝謝。

  各位觀眾,我們印度演播室的報道今天的就到此為止。謝謝您。

  主持人:

  謝謝陶野,同時也非常感謝今天陶野為我們請到了印度的瓦桑塔博士,他是火箭推進技術方面的一個專家,剛才我們演播室也進行了互動。其實我也了解到印度好像在探月方面有一些探索。但是從剛才瓦桑塔博士的講話來講,他們的火箭目前負載能力可能還很有限,應該是在2噸到3噸之間,這樣的話以後可能在這些方面,在火箭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有合作的可能性。

  觀眾朋友,您現在收看的是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正在為您直播的“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的特別報道。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只能談到這兒了,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的直播節目到這裡就要結束了,我想在節目的最後,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整個“神舟”六號發射的一些精彩的瞬間。

  (節目結束)

責編:薛藍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