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節目內容

  當時,王永志正在莫斯科航空學院學習飛機設計,毛主席發表講話後不久,王永志就由飛機設計改為了火箭導彈專業。

  主持人:那時候國家讓改你自己願意嗎?

  王永志:當時我是很對飛機非常迷的。

  主持人:很迷戀飛機,為什麼?

  王永志:從高中畢業的時候,原來是想學這個搞生物啊,改良物種啊,那陣挺感興趣的。但是到了東北山學校,現在的遼寧省,實驗中學到那兒學習之後,到那兒學不久,就朝鮮戰爭就爆發了。於是就想首先得加強國防,那陣看到噴氣式飛機,就在瀋陽機場去朝鮮戰場就從這兒起飛,看到噴氣式飛機那真是瀟灑英姿,然後到戰場,戰爭能勝,把美國的王牌駕駛員都給打落了,真是解氣。所以就是很想學這個東西。

  主持人:很想學飛機設計?

  王永志:學飛機設計就是將來設計飛機去。

  上高中時一心想保家衛國的王永志不但想學飛機設計,而且還想當飛行員到前線奮勇殺敵。

  主持人:那時候自己對飛機這麼迷戀,然後現在國家的任務,讓您改專業,對這個新專業是一個什麼樣的理解?

  王永志:剛通知的時候,還有點捨不得離開飛機設計專業,當時因為對火箭不太熟悉,結果我和我那些個蘇聯同學們一聊天,我要改專業了,他們説那好啊,那火箭導彈厲害著呢。

  改學火箭專業的王永志,還沒等到大學畢業,他的學業卻被迫中斷。1960年,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專家從中國撤走,而在蘇聯學習的留學生,也必須回國。1961年王永志回到中國。不久國家從戰略上考慮,決定讓國防專業的重要科系回去一人繼續學習,王永志第二次被選派到前蘇聯。出發前,中央領導同志專門接見了他們。

  王永志:當時是周恩來總理跟我們講的,就是告訴大家,現在中蘇兩國的關係變化了,破裂了和過去變的,你們回去可能完全碰到另外一種環境,碰到這種環境怎麼辦,他提出兩點,一個堅持原則,一個是堅持團結,如果政治課上,他們你堅持原則,他給你打了個兩分,回來我們給你補個五分,另外一個很重要,就是堅持團結,就是廣大的蘇聯人民對中國是好的,

  王永志重返莫斯科,幸運的是,在這裡他遇到了一位令他受益終身的老師,米申,前蘇聯科學院院士,著名的火箭總設計師。當米申得知有一位品學兼優的中國留學生要來學習時,他主動向校方提出要求:要親自指導王永志。

  王永志:第一次見面,一見面米森院士就直截了當地跟我説,就是現在中蘇兩黨的關係,兩國政府的關係,那是政治家的事情,我們是搞科學技術的,我們的師生關係不變,還是師生關係,你不要有所顧慮,你有啥問題你就儘管問,我會無保留地告訴你。

  在導師米申的指導下,王永志的畢業論文《洲際導彈設計》獲得了優秀論文,他本人也獲得了優秀畢業生的稱號。

  主持人:而且我聽説,您最後在畢業之後,準備回國的時候,好像米森教授特意地挽留地留下來?

  王永志:快回國之前,他就提出你願不願意繼續做研究生,你要做研究生,這可是對蘇聯來説是個破例這個專業,保密專業,不收外國留學生的,但是你要想做研究生,你們大使館方面我可以去説去,我們政府方面我也可以去説去,可以給你破例留這個研究生,當時我是謝絕了。

  主持人:當時您給他們的理由是什麼?

  王永志:我就説國內急需這些專業的技術幹部。

  1932年11月,王永志出生在遼寧省昌圖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他學習刻苦,從小學到中學乃至考入清華大學和留學蘇聯,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

  王永志:想上學很難,就是家裏我父親都反對,你去學學兩年不還得回來嗎,咱們家能供起繼續學習嗎,學也白學,在這個情況下,我大哥就是非常支持我學習,説家裏種地要幹活還有我們三個呢,先別看那麼遠,怕是學也學不下來,先學再説吧,就這樣瞞著我父親報考,就這麼上的學。

  貧困的家境,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想讀書識字的強烈願望,激勵著幼年的王永志發奮學習,他也顯得比同齡的孩子懂事得多。

  王永志: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能得到學習機會自己非常地珍惜,所以學習非常努力,上課的時候精神非常集中,要自己懂了的事要馬上重復幾遍,把他記住,因為放學回家還得幫著幹活什麼的,書上的不算自己的,書丟了,你知識也沒了,非得把他記住,理解了記住那才是自己的,所以就養成習慣

  主持人:因為你特別提到,你的關鍵的幾步,您人生中關鍵的幾步好像都會有這麼一個很好的老師幫你,從錢老、到米森老師,包括你剛才提到小學老師劉老師,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挺幸運的?

  王永志:我想機遇是對每個人來説隨時都存在,但是你要是沒準備這個機會可能不是你的,是別人的。

  主持人:你覺得你的準備在哪兒?

  王永志:我的準備就是,從學習上,得到學習機會,我就抓住一定學習得叫它非常好。這個事,你就還可以有下一個學習機會,學習是如此,工作上也如此,你比如説領導上肯大膽地用你,因為你過去工作做得好,工作的很認真,真正能夠按照這個要求完成這個任務,人家才能更進一步教給你更重要的任務。

  主持人:如果王總讓您現在去提拔一些年輕人,就像當年錢老他們那些老科學家,提拔你們這幫年輕人一樣,你覺得你最看中下一批年輕人身上什麼東西?

  王永志:我認為,特別是一個年輕人,他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這個非有不可,另外一個,從個人品格上來説,他有一個自強不息、翻鬥不止的精神,還有就是辦事實事求是。就是有這個品格的年輕人我就特別喜歡。

  從1961年第一次參加發射到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40多年來,王永志參與和主持了多次大型的飛行試驗,同時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風險和挑戰。在“長征二號捆綁大推力火箭”的研製中,是中國的火箭發射第一次走向國際市場,如果18個月研製不出“長二捆”,不但美國會終止合同,幾億元的人民幣貸款也將無法償還。


  主持人:所以您覺得這個風險再大,我也得盯著風險?

  王永志:非常值得,另外發射衛星,這個小火箭不行啊,攬不來,得大火箭,這樣就進入國際市場了就中國進入國際發射市場就是突破了,另外一個就是考慮大未來的發展,到88年的時候已經比較清楚了,它可以給載人航天飛船的立項打下基礎,它運載能力正好發射飛船,要是沒有這個,你用什麼發射飛船,飛船自己不能上天,所以給中國的下一個大的工程準備了條件。

  最後,“長二捆”的發射取得了圓滿成功,王永志按合同完成了任務。但他面臨著人生又一次重大挑戰,王永志把下一個目標描向了載人航天。

  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王永志在總體設計、關鍵技術方面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他提出軌道艙留軌運行半年進行空間科學應用,以及不走動物實驗的老路,使中國載人飛船的設計一步跨越四十年,達到了當前國際水平。

  主持人:您作為這個總設計師您看到楊利偉出艙的時候,您當時在哪兒呢?

  王永志:這個時候我在北京指揮中心。

  儘管充滿信心,但是在等待楊利偉安全返回地面的那段時間裏,王永志的心裏仍然充滿了焦慮和不安,畢竟那一刻是億萬中國人期待的夢想成真的歷史瞬間。

  主持人:楊利偉出艙的時候,就是你們在北京指揮中心,當時大家的反映是不是也都挺興奮的那時候?

  王永志:花這麼大的努力,十多年呢,我們的一直隊伍誰也沒過過完整的雙休日呀,七天長假更不用説,從來都沒過過,就這麼奮鬥,奮鬥了11年,一口氣幹了11年,就為了這一天,叫他安安全全地回來。到機場接楊利偉,看他從機場下來,出來看他和大家打招呼的時候,那陣我有點感情控制不住,眼淚就要流下來了,

  楊利偉出艙王永志流了一次淚,他還有一次難忘的流淚。

  王永志:還有一次研製就是長征二號捆綁火箭的時候,在發射前,在排除事故的過程中,我們運載火箭研究院,組裝廠,組裝車間的一個師傅叫魏文舉,在排除故障的過程中中毒,等我趕到醫院的時候他已經就不行了,那時候我看到,因為我和他挺熟悉的,看到他已經不會説話了,這個時候呢落了一次淚。

  主持人:你覺得載人航天精神你覺得是什麼?概括起來?

  王永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過關,特別能貢獻。

<<上一頁
第2頁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