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0日 19:33 來源: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 題:奔向太空——世界載人航天大事記
記者黃明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裏。”現代航天技術的奠基人之一、俄國的康斯坦丁 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911年寫下了這句話。
這句話,激勵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去實現人類飛天的共同夢想。
飛出地球
當1957年蘇聯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升入太空時,世界為之震驚。一夜之間“疆域”延伸到了地球之外。自此,人類飛向太空的速度前所未有:
1961年4月12日,蘇聯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裏 加加林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員。
23天后的5月5日,美國宇航員艾倫 B 謝潑德駕駛美國“水星”MR3飛船進行首次載人亞軌道飛行,美國成為繼蘇聯之後世界上第二個具有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
1962年2月20日,美國宇航員約翰 格倫駕駛“水星”6號飛船繞地球飛行3圈,成為第一個進入地球軌道的美國人。
1963年6月16日,蘇聯宇航員捷列什科娃進入太空,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員。
1964年10月12日,蘇聯宇航員科馬羅夫、耶戈洛夫和費捷斯托夫乘坐第二代載人飛船“上升”1號繞地球飛行16圈,歷時24小時17分後返回。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載3人飛行紀錄誕生。
1965年3月18日,乘坐“上升”2號飛船的蘇聯宇航員列昂諾夫在飛行中進行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1966年3月16日,載有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美國“雙子星座”8號在飛行中與一個名叫“阿金納”的對接艙體對接,這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空間對接。
1969年1月16日,蘇聯聯盟四號飛船與聯盟五號對接成功,第一次實現了兩艘飛船在太空對接飛行。
登月之旅
飛出地球,極大地提升了人類的智力和生理極限;人類把征服太空的腳步,印在了地球以外的星球上。
1968年12月21日,美國發射載有波爾曼、洛弗爾和安德斯的“阿波羅”8號飛船。飛船進入距月面112公里的月球軌道上飛行了10圈,時間20小時6分鐘,並向地球發回電視信號。這是世界上第一艘繞月飛行的載人飛船。
1969年7月16日,載有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3名宇航員的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第一次把人類送上月球。7月21日格林尼治時間2時56分,阿姆斯特朗將左腳踏到月球上,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他説:“這對一個人來説,只不過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對人類來講,卻是巨大的一步。”
1970年4月11日,美國發射載有宇航員洛弗爾、海斯和斯威加特的“阿波羅”13號飛船進行第3次登月飛行。飛行56小時後,飛船服務艙儲氧箱發生爆炸,3名宇航員面臨葬身太空之災。但他們臨危不懼,按地面科學家們精確計算的軌道和地面指揮員的命令,手動操縱飛船,使用登月艙的氧氣和動力,於4月17日成功返回,創造了航天史上的奇蹟。
天上人間
豐富的太空資源和無畏的探索精神,牽引着人類前行的腳步。天上人間不是夢。更利於人類太空活動的空間站和航天飛機應運而生。
1971年4月19日,蘇聯用“質子”號火箭發射世界上第一個載人空間站“禮炮”1號共飛行了175天。
1973年5月14日,美國用“土星”V火箭發射名為“天空實驗室”的空間站,後與多艘“阿波羅”飛船對接,先後有3批9名航天員到空間站工作。這是美國發射的第一個載人空間站。
1981年4月12日,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此後又陸續建造了“挑戰者”號、“亞特蘭蒂斯”號、“發現”號和“奮進”號航天飛機。
1986年2月20日,蘇聯發射了第三代長期載人空間站——“和平”號空間站。“和平”號在繞地球飛行8萬多圈、行程約35億公里、服役15年後墜毀在太平洋預定海域。“和平”號是世界上第一個長期載人空間站,也是20世紀質量最大、載人最多和壽命最長的航天器。
1994年,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個國家開始建立國際空間站,計劃於2007年完成。“國際空間站”是一種更先進的多艙段空間站,代表了當代空間站技術的最高水平。
前赴後繼
科學沒有平坦的大道。
在人類征服太空的行程中,有22名宇航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最近的一次是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返航途中解體,機上7名宇航員遇難。
但,勇者無畏。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沒有停止。
就在事故發生的同一年——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把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了太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