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8日 13:32 來源:
據報道,由於“卡特裏娜”的破壞性巨大,影響深遠,迫使美國政府和國會高度重視起救災和重建工作,並將作為“第一要務”來對待。布什政府決定對“救災不力”展開大規模調查,而決定向災區增加400億美元賑災款。——颶風“卡特裏娜”現在已成為美國人人皆知而也可能人人皆懼的災難使者,它讓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自然災害,而且讓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什麼樣的美國,及其所帶來的N種效應。
首先就是自然效應。 據説“卡特裏娜” 颶風威力驚人,所以在它登陸時難免會給登陸地區造成巨大的危害性後果。對於自然災害,我們只能加強預見,提前做好防範工作、積極抵禦並有效躲避直接侵襲,但在此次災難中美國人事前事後“救災不力”,只能看著災害後果不斷擴大。自然災害在警醒着人們“人禍”從來不可輕視,更應當警醒的是人們的環保意識,美國政府不應該只顧自己的利益,不應該置國內環境和國際環境保護於不顧;各項環保工作應該得到切實有效地開展和落實,人們應當耐心傾聽忠告,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經濟效應。 據報道,颶風影響波及了美國經濟的各個層面,“這是一場全國災難”,“它在能源供應本已緊張、價格痛苦升高之際摧毀了全國四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氣設施”。經濟學家謹慎地説危害“不可低估”,有人分析説“足以引發經濟衰退”。這真是一場災難性的經濟颶風,讓美國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感到後怕。而如果美國經濟因此得不到有效逐步改善,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世界經濟的正常發展。
政治效應。 由於美國聯邦政府在此次救災行動中“反應遲鈍”,各方面表現非常令美國人民失望,所以導致國內批評如潮,布什在感到“震驚”的同時,説了一句“不能允許官僚主義阻礙救災行動的實施”,但有參議員認為“政府各級部門都失職了”,宣佈參議院將舉行聽證會,對此布什“沒有做出回應”。這些説明了什麼?説明了災難面前“驗官有道”,説明了美國式政治中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權力尤其需要集中,而不是搞分立,在各級政府間應該協調合作有力,而不是各顧各,更説明了在布什政府治下的美國政局頗不穩定,而有所倒退。
社會效應。 颶風襲來,受災的首先是老百姓,因為老百姓最無力抵禦和防範災害。此次颶風來襲,掀開了美國社會的許多層面紗,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個貧富差距非常突出的美國,而且問題日益嚴重。據報道在此次災害中受災的絕大部分是黑人,而黑人群體被迫出現移民傾向,美國社會內部的種族關係可見一斑,據説,種族歧視仍在以各種微妙的關係和方式存在和發展。另外,颶風來襲也被人們查出了一種潛在的社會“心理災難”,人們也忘不了4年前的“911”,心理更加脆弱。各種暴力事件和搶劫行為頻發,讓美國人民害怕和厭煩,如何解決災難中的犯罪率升高問題,真值得美國政府三思。據報道駐伊美軍回國後即入災區執勤,可他們説感覺好像又回到了伊拉克,真是一種巨大的諷刺!
國際政治效應。 美國自己國內發生災難性颶風,自然也難免會影響到美國的外交和國際關係。我國胡錦濤主席因此推遲了對美國進行訪問的時間。而美國在國際上極力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本質從災難中進一步暴露,一心想謀求最大世界利益的美國只想不斷把自己的觸角伸向世界各地,想把世界搞成“美國化”,卻極度忽視了自己國內的建設和發展,直到颶風和災難到來才不斷反省,真是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卡特裏娜”帶來了N種效應,給予美國的是一種警示,也給了世界關注和警惕的必要。(廣仔一—中國人要爭氣!)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