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專家評論:克裏靠什麼橫掃了"超級星期二"?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4日 10:28)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2004年3月2日,在野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爭取黨內提名的初選揭曉,來自麻省的聯邦參議員克裏不出所料地橫掃9個州的初選,獲得了1128張代表票,遠遠超出以386票排在第二位的愛德華茲。克裏事實上成為了代表民主黨參加今年11月全國大選的候選人。雖然整個民主黨黨內初選還有20個州要進行,最後一站的蒙大拿州要到6月8日才投票,但民主黨角逐黨內總統候選人的競賽已經結束,剩下的時間不過是“垃圾時間”而已。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克裏的勝出並不出人意外

  克裏能贏得如此全面和徹底,將本來預測為他和愛德華茲之間能繼續纏鬥下去的3月2日“超級星期二”一舉擊潰對手,媒體和觀察家並不表示意外。因為在10個州投票之前所進行的民意測驗上,克裏在6個州對愛德華茲佔有不可挑戰的優勢,後者只有在佐治亞州、馬裏蘭州以及俄亥俄州還多少有點機會。愛德華茲確實為準備“超級星期二”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因為如果不能在這10個州同時舉行的初選中拿到3或2個州,繼續在初選中“咬住”克裏,那麼,兩者之間越來越大的得票距離將粉碎愛德華茲繼續選下去的所有希望,步李普曼、克拉克以及迪安的後塵主動宣佈出局就只能是唯一的選擇了。

  3月2日的初選結果證明克裏和愛德華茲之間的距離不可彌補地在越拉越大。面對克裏在賽場上已然遠去的身影,當晚愛德華茲就做出了退出的決定,等於宣佈民主黨2004年總統候選人選舉提前結束了。按照程序,克裏還需要在剩下的20個州選舉,身後還跟着兩位從一開始就純屬“重在參與”的競選對手——夏普頓和古辛尼奇,就像NBA一樣,即便“垃圾時間”也要把球打完。然而,3月2日這一天最重要的意義不是“超級星期二”揭曉了、愛德華茲出局了,而是它宣告了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是布什與克裏之間的選舉。正像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是布什與戈爾之間的選舉、1996年是克林頓與多爾、1992年是克林頓與老布什一樣。2004年美國大選——布什與克裏之間的大選,客觀上從3月3日就正式開始了。因為從這一天起,布什知道他的大選對手是克裏,而克裏則正式肩負起了民主黨的重任——在大選中擊敗布什。

  對美國民主黨來説,這一結果是他們想要看到的。因為3月2日就決定誰能代表民主黨與布什對決,既可以避免競選時間拖得太長而導致黨內初選的慘烈搏殺,避免主要候選人之間因惡鬥而兩敗俱傷。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産生的越早,就越容易讓民主黨一致對外。作為一個政黨來説,真正想要的是産生強有力的競爭者去和布什鬥,而不是“窩裏鬥”。如果無法早點決出勝負,民主黨內的各個候選人為了爭取選民,相互攻擊在所難免。因此,黨內初選結果越早,整個民主黨保持黨內團結就越容易。美國有媒體評論説,3月2日也是民主黨的“節日”,因為他們沒有付出太大的政治代價,就産生了一位黨內多數意見認為有實力可以去和布什總統在大選中“鬥一斗”的總統候選人。對遭遇2000年總統選舉失敗、並在2002年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中再度敗給共和黨的民主黨來説,推出克裏是他們想要一洗近年來政黨形象頹勢的重要機會。

  “超級星期二”:克裏贏在哪?

  從2004年1月19日美國艾奧瓦州拉開民主黨黨內初選開始,到3月2日,不過短短的6個星期。克裏參議員能夠從開始的時候不被人看好的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競爭者變成現在能鐵定獲得提名、唯一代表民主黨參加11月美國總統大選的總統候選人,克裏這一步跨得太遠了。要知道,2004年1月12日克裏的民意支持率只有9%,遠低於當時獲得38%的迪安、18%的愛德華茲。即便第一個出局的李普曼參議員也有14%的支持率。克裏的成功既是他本人所領導的競選團隊的成功,也是今天美國政治“風雲再起”的産物。

  克裏原來不被人看好,是因為他不是一個很有親和力、表情豐富以及口才出眾的政治人物。儘管有20年的參議員經歷,讓人覺得經驗豐富,但在90年代以來崇尚年輕以及活力的美國已然不是特別的優勢。但克裏的競選策略明確,儘管作為起步前的“弱者”但“意志堅定”。他從一開始幾乎就放棄了就是鄰居的愛菏華州大做選舉造勢,而是直接在美國各地不惜力氣地宣傳自己的競選理念,並將重點放在了第二站的新罕布什爾州。在各地旅行競選的時候,他都帶着自己一幫當年越戰的戰友四處露面。這些人和克裏本人一樣都已年屆60,但對正處在反恐戰爭中的美國人來説,一幫老兵簇擁着當年的越戰英雄,讓他們有特別的感覺。而克裏的演説詞更是着重強調自己這位“老兵”的作用。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克裏只要走到選民集會,只要開口説話,就強調他們為國家打過仗。克裏反復説的話是:“我們已經老了,我們的頭髮白了,但我們還依然知道怎麼為這個國家戰鬥”;強調他出馬競選,就是依然要為一個公正與自由的美國“繼續戰鬥。” 而陪伴着他四處競選的老兵們更是被稱為“兄弟團”,這些老兵都會在各地不失時機地告訴選民:克裏當年在越南救過他們的命。這樣一種煽情和姿態,其他的候選人真的是不具備的。

  今年的美國政治氣候又一次生動展示了“時勢造英雄”的政治法則,將克裏推上了“民主黨英雄”的寶座。布什內政外交政策和奉行自由主義的民主黨政治理唸有着深刻而又尖銳的衝突。美國經濟復興緩慢,但布什政府還是不惜大舉實施赤字財政,想通過大規模減稅和削減醫療、教育等福利開支以刺激經濟;在對外政策上,深陷伊拉克重建進程的泥潭以及在發動伊拉克戰爭時的情報問題和繞開聯合國的單邊政策問題,更是讓許多美國人不可忍受。美國民主黨的支持者對2004年大選的黨內初選只有一個標準:誰最有可能把布什在11月趕下臺,他們就選誰。因此,深深被布什內外政策激怒了的民主黨選民可以説是群情洶湧,政治參與空前高漲,就是要選出一個能和布什決戰的候選人。在民主黨今年的幾位候選人中,迪安有能力但情緒不穩定,愛德華茲有激情、有才分,但資歷淺,克拉克還是個政治新人;李普曼更是老矣。最有希望代表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布什總統一決高下的,從綜合指標來看,還真是非克裏莫屬。

  克裏本人恰恰又經驗老到、適應能力極強。剛開始克裏演講時,基本沒有手勢,或者手勢單一。但選了2個星期之後,克裏不僅保持沉穩堅毅的形象,還開始展示生動與個性的一面。現在發表公眾演説已然可以做到談笑自如。雖然2月中旬有人説克裏有“外遇”,但很快過關;克裏的個人形象在選舉磨礪後的“煥然一新”確實為他增色不少。於是美國右派報紙嘲笑克裏每次演説前都要“敷粉”。不管“敷”還是“不敷”,許多選民都表示不喜歡選舉開始前的克裏,但都開始喜歡、或者特別喜歡“現在的”克裏。

  如果克裏能在11月戰勝布什,我想他會被稱為美國民主黨歷史上最成功的領袖之一。 (中國日報網站特約評論員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朱鋒)

  >>專題:美國大選火熱開戰

責編:陶柯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