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海地混亂何時了?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2日 15:14)
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記者: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我們正在直播的《國際觀察》。
在前幾天的節目當中,我們曾經討論了加勒比海島國海地的局勢,恐怕當地人哥倫布在第一次踏上這個小島的時候,無可奈何也不會想到這個多山的島嶼在幾百年之後竟然會變成今天這麼一個多亂的國家。現在的海地應該説是國內大亂,滿目瘡痍,總統流亡,國難當頭。北京時間今天上午聯合國安理會召開了緊急會議並且通過了決議,向海地派遣維和部隊,以幫助海地渡過難關,那麼阿裏斯地德總統流亡之後,海地局勢究竟會向什麼方向發展?聯合國的藍虧部隊的維和部行動能否給海地帶來一點和平?在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就這些問題召開討論。今天在演播室來請到的一位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的博士吳洪英女士,還有一位是我們的新聞觀察員張郇。另外觀眾朋友還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的方式我們節目的討論,具體的辦法還是請您留意我們屏幕上的字幕:移動用戶短信發至8003175,聯通用戶短信發至9850175。我們首先在討論以前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今天上午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的出臺前前後後,一起來看一下。
解説:2004年2月29號深夜,紐約聯合國總部仍然燈火通明,安理會15個成員國正在討論向海地派維和部隊的決議草案,經過將近5個小時的比們磋商,安理會公佈了最終結果。
王光亞(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表決結果如下,決議草案獲得15張贊成票,決議草案或者一致通過,成為第1529(2004)號決議。
內格羅蓬特(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決議批准了多國部隊的組建,在決議實施後,不超過三個月的時間裏,維和部隊將接替多國部隊。
薩布利埃(法國駐聯合國大使):晚上好,我非常高興,今晚安理會已經授權立刻組建多國部隊前往海地,我認為這是安理會制定的,重要而及時的決議。
解説:在安理會決議剛剛通過後,100多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先遣隊員從空中抵達海地首都太子港,而在機場接應美軍的是50多名加拿大特種部隊成員,此時法國的200名軍人和100名警察也正在趕赴海地的途中。觀察家發現,在授權派兵問題上,安理會已經很久沒有如此一致,而在伊拉克問題上爭執不斷的美國和法國這一次空前一致,從號召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到共同推動向海地派兵決議的通過,美、法在安理會的再度攜手使得這份1529號決議的分量更重了。
記者:我們首先來通過這個短片借助剛才短片的一些提到的一些要點,先來談一下聯合國在這一次解決海地問題上的一些變化。因為我們知道在伊拉克戰爭,從伊拉克戰爭以來,一直有關聯合國的矛盾、聯合國的作用一直是一個話題,就像我們剛才短片裏提到的,這次在海地這個問題上,聯合國是出奇地一致,因為安理會最新的決議是15票對0,完全一致被通過的。我想問一下張郇,這次為什麼你覺得如此空前地一致?
張郇:可能跟海地所處的位置有關,首先美國對這件事情他不會容忍在加勒比這個地區有一個國家的動亂,不可收拾,他不願意這樣,當然他遲遲沒有,聯合國的決議到現在才出來,是有一些其它地原因的。同時法國又是因為法語國家的關係,在跟海地200多年是法國的一個殖民地,所以他們認為有責任的一種感覺。那麼這兩個大國都不在這個國家混亂的局面繼續發展,同時全世界也應該是不容忍任何一個地方的局勢流血持續下去。所以説從根本上講起來,法國跟美國雖然在前一段時間伊拉克的事情上有一些不合,但是我覺得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所以説作這一點上他們很快地能夠站在一塊。
記者:吳女士怎麼看這個問題,法國和美國是不是在海地問題上利益是一致的?
吳洪英:應該説利益是一致的,海地它從一個國家的內亂上升到一個地區的熱點,進而又上升到這個國際社會關注的這樣一種焦點,應該可以説是四個沒想到的。一個沒新想到的是阿裏斯地德他沒想到自己會這麼開就下臺,應該説他作為一種民選總統他的任期應該到2006年才可以再次進行選舉的。第二個沒想到的就是海地人民,海地人他肯定沒想到一場政治風波會演化成一場民族的災難。第三個沒想到的就是美國,美國最初他把阿裏斯地德這個政府當做一種民族的樣板推出來,後來阿裏斯地德讓他美國很失望,所以最後美國也就棄他而去。第四個沒想到的就是國際社會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嘉樂比的一個小島國這個問題能夠演化到一個國際層面,聯合國竟然兩次開緊急會議,現在又通過一個1529這個會議,同意授權組成一個多國的部隊進行去維和。我想這樣一個決議關鍵是符合基本上是四各方面的利益。一個基本上符合美國的利益,我們知道傳統上人們常常把拉美視作美國的後援,美國的知己來往往這樣認識,所以海地作為他在拉美地區的伏地的這塊地方他是不允許在這有動蕩的問題出現,更何況他現在就是忙於對伊戰爭,所以他覺得再加上反恐戰爭,所以他不願意後院出問題。
記者:我打斷你一下,您剛才説到傳統上,剛才張郇也提到,美國基本上是視為加勒比這些國家,包括海地在內是他所謂的後院,為什麼是這樣?
張郇:暫時先不説為什麼,但至少這塊地方如果不太平的話,美國也不會太平,因為現在海地一動亂,美國的海岸警衛隊全出來了,因為海地力歷來是有一批船民是一有事情就滑着船往美國去,原來在前幾年就有這種情況。
記者:包括我們現在這有一個圖,因為從距離上來講,海地離美國的最南端邁阿密、佛羅裏達1000公里。
張郇:所以説很多人就會一有動亂就往這邊游,美國人也看見這件事情非常頭疼,所以説這件事情不説他怎麼會把加勒比看成後院,至少這塊地方的不太平是會對美國造成一些麻煩的。
記者:是會影響到他的利益的。
張郇:對,影響它的利益。
記者:我們注意到這次阿裏斯地德的下臺似乎來得有點暴風驟雨般,因為就在兩天之前我們還通過媒體上的新聞再説,阿裏斯地德在説我絕對不會離開海底的,我要堅持到最後,突然間同意的,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你怎麼可看吳女士?
吳洪英:我覺得這個可能是一種叫做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必然之中還有一些着偶然因素,應該就是説阿裏斯地德他的下臺從國內來講話基本上是幾股反對力量聯合的一次作品。另外一個就是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發生了變化,起了一個很關鍵的作用。
張郇:實際上當初阿裏斯地德説這個話,就是説我一定不離開首都,一定要在這個位置上站下去,當時聽到這個消息的話,我認為他實際上實際時候他在等美國的最後的態度,當然美國那個時候態度還不是很明確,還不是很明朗,他還抱一線的最後的希望,他認為當初94年能把他送回去,美國在這個時候應該還能拖他一把,但是顯然他的估計錯了。
記者:對,現在我看到的這個事件的順序,當然很多裏面的內幕到底是怎麼樣我們還不知道,但是起碼看見這個事件順序是等於阿裏斯地德在北京時間昨天凌晨左右,大概是後半夜12點左右的時候消息説出來,説他已經離開海地了,但是在這之前,大概不到12個小時,美國我國務院有一份聲明,大概意思就是説海地的事情,阿裏斯地德總統應該負責,造成今天這個局面跟他有關。
張郇:而且鮑威爾還有句話説得更明確,就是説阿裏斯地德總統現在應該考慮一下作出什麼樣的選擇對正在遭受災難的海地和海地人民是最有利的。
記者:能不能理解阿裏斯地德等於聽到了美國的這個聲音以後終於下定了決心,或者説説走完了?
張郇:但是我想公開的這些聲明或者是鮑威爾的講話是一方,另外一方面我相同阿裏斯地德跟美國方面是會私下的外交途徑的一些接觸的。就像阿裏斯地德有一個駐邁阿密的一個代表,他在阿裏斯地德走了之後,他就對外界説,這個東西整個都是中央情報去操縱的,當然他這個話沒有根據,他沒有説出他的根據來,但是我相信這個裏面一定是有美國所有的外交在加勒比的島國的外交,不僅僅是靠國務院,或者事關,他還有一些其它途徑來施加他的影響,這是肯定的。
記者:那麼我想我説到這我想通過一個短篇我們把過去這一段時間以來大概也就是不到一個月這個時間範圍內,圍繞着阿裏斯地德、圍繞着海地這個動亂我們簡單地疏理一下,然後繼續我們的話題,一起來看一下。
解説:2004年2月29號,曾經被譽為是海地的曼德拉的阿裏斯地德在宣佈辭職後流亡海外,這是37歲就當選總統的第二次被迫流亡。1990年,阿裏斯地德當選總統僅7個月,就被軍事政變推翻逃到美國,對這位海地歷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國際社會寄予了廣泛的支持。1994年在美國的軍事干預下,阿裏斯地德重返海地執政,直到95年任期屆滿。2000年阿裏斯地德再度當選海底總統,但他並沒有給海地帶來穩定和繁榮。相反,由於經濟停滯不前,政局動蕩不安,海地仍然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同時阿裏斯地德的統治造成了多方指責,腐敗和獨裁甚至使一些曾經擁戴這位大主教總統的民眾和政治勢力也對他十分滿。2004年2月海地局勢再度失控,反對派在十幾天中就控制了國土的一半以上,這一次阿裏斯地德已無法依靠美國,在反政府武裝直搗首都太子港的時候,華盛頓公開表示,阿裏斯地德應該對局勢負責。當阿裏斯地德坐上飛機在大西洋上尋求自己的棲身之地時,人們更關心的是,他的再度流亡和多國部隊的到來,將給海地帶來什麼呢?
記者:現在據最新的新聞剛才我們也看到了,阿裏斯地德現在已經到了中非共和國,而且有些媒體説他可能最終的尋求避免的地方最後目的地是南非,當然也有一些報道説可能是其它地一些,現在還沒有透露出來的一些目的地。我想問吳女士一個問題,剛才我們談到了美國最終等於美國的態度決定了阿裏斯地德最終下了決心就必須開始流亡生活了。考慮到在這之前阿裏斯地德曾經被攆出去,然後又被美國人送回來,他下野然後又上臺這個人的這麼一種命運,能您覺得他還有機會再東三再起嗎?
吳洪英:我覺得這個可能性可能不大,因為阿裏斯地德這次下臺,我覺得關鍵是有兩個因素,原來他上臺的時候得益於一個是贏得了民心,再一個就是有美國的支持,現在他的下臺實際上也是這兩點原因造成的,他已經失去了民心。因為在他執政的時期,經濟上面他進行的這種新自由主義的這種改革,使國家的經濟沒有得到好轉,在政治上面,他這種排斥異己,採取了解散軍隊這樣一些措施,使原來支持他的一些人也背他而去,所以我想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做“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所以他失去民心,我想他東山再起的可能性不大。
張郇:而且現在各方面也有對他的腐敗,甚至於最重要的一定就是説,阿裏斯地德參與了這個毒品的交易。
記者:這應該是美國人最痛恨的。
張郇:對,海地的一個毒梟,中間人他實際上參與了30噸海洛因向美國向美國輸入的,偷運,30噸海洛因的一個案子,所以他在判了27年以後,他就説阿裏斯地德在海底是最大的毒梟,所有的人要麼就給他交錢,就是説你做了買賣了,你現在交錢,要麼你就掉腦袋。這是他的一方面的説法,但是確實有很多情報、信息證明阿裏斯地德參與了毒品的交易,這個對美國講起來不是一件輕罪。
記者:阿裏斯地德現在已經走了,我們注意到有一體媒體用了這麼一個比較俏皮的話説,説海地亂了,阿裏斯地德跑了,美國人又去了。現在當然不能説僅僅是美國人了,是聯合國的藍虧部隊,藍虧部隊到了以後……
張郇:現在藍虧還可能,安南講要三個月。
記者:還得三個月,但現在已經有多國部隊,那麼這些部隊眼下的任務,當然我們看到的報道首先是恢復秩序,因為現在還到處在亂,搶東西,殺人放火的事情還是有,我想問的一個問題就是説在過去的半個多月裏面,海地那麼亂,而且反對阿裏斯地德那麼多的黨派,能夠瞬間馬上一轉臉跟這些多國部隊進行合作嗎?誠心誠意的?
吳洪英:這種可能性我覺得還不大,起碼有一個過程。因為現在基本上在目前的海地的反對派裏頭,他有主要的三個人物,一個是原來的前海地角的警察局長飛利浦,再一個還有一個是阿爾伯利塔的抵抗戰線的一個領導人,叫做梅塔沙,還有一個就是屬於將軍。那麼這三個人,反對派現在目前主要是他們三個的領導人,那麼對美國的我想提出的一些建議現在就是説不給予特別積極的這種回應。在國際實際上在美洲國家走私提出建議的時候,希望成立一個臨時政府,然後走近這樣一種多國部隊然後進去,他們開始並不太贊成,但是後來看到大勢已去,特點的目的達到了以後,就是阿裏斯地德下臺以後,他們覺得現在願意跟着美國了。
張郇:他們當時不同意主要是他們沒把阿裏斯地德趕走,阿裏斯地德還在,隨後來進行一個和解。
記者:現在好了,現在阿裏斯地德走了。
張郇:所以説現在多國部隊進去之後,實際上他是維持秩序,他首先是要想先把秩序給平定下來,應該説這些我們現在畫面上看到的所謂搶劫,種種混亂的局面不是有組織的,不是叛軍或者説反政府的軍隊在有組織的進行着,基本上是處於一種無政府的狀態,老百姓、一些市民、一些從監獄裏放出來,3000多名犯人就逃出來了,就是這些人在搗亂,所以説對這些人講起來,多國部隊應該是能夠起到一定的維持自序的作用的。但是説到最後整個的局面,反政府軍隊的他們的要求怎麼實現,或者説最終怎麼實現重新建立一個政府,産生一個新總統,這可能是一個相當長的一個過程。
記者:而且我覺得這好象也不是維和部隊能夠單一能完成的,比如説我們現在這個圖版是聯合國實際上在海地問題上,在這之前已經有四次藍虧部隊進駐海地,但是主要的任務接是協助經濟建設,維護一個基本的局勢穩定。
張郇:維和部隊最忌諱的就是到一個局勢不穩定的國家去跟不管哪一方的武裝力量去正面衝突,這是最忌諱的。他就是説在局勢明朗的情況下,他去來維持某種可以被接受的一種局面。
記者:那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現在等於美國、法國、加拿大派去的多國部隊先負責維持治安,把局勢搞定,然後藍虧部隊再進去維持一下相對的平靜。
張郇:對。
吳洪英:聯合國派這個維和部隊的這個程序實際上也就是分兩步走,第一步就是説前三個月,就是説暫時派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叫做臨時的維和部隊進去,然後到了三個月以後在比較長的時間,然後安理會再派一個穩定的這種維和部隊進去。
張郇:能夠長時間。
吳洪英:能夠結果長期的這種問題。
記者:那現在阿裏斯地德之後,海地的問題怎麼辦呢?最終肯定要成立一個,現在是個臨時總統,最終要有一個總統,最終要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政府,或者是國家時來運轉,這個工作怎麼辦?
吳洪英:這就牽涉到美國跟這幾個剛才前面説到的三字反對力量的這樣一種協調,通過這種協調中間,最後走向一種民主程序來建一個新的總統和臨時政府。應該説起來目前這三股力量,這三個反對派領袖人物,美國人也不是特別滿意,沒有一個人覺得作為民選總統能夠非常滿意,因為他們三個人要麼是警察,要麼是軍人,所以美國想把民主的樣板想推崇下去還得要通過民主的程序。
張郇:應該説現在是一個最高法院的法官在臨時地代理這個總統。
記者:這是根據海地的憲法?
張郇:對,但是同時根據海地的憲法,這種狀態又有一些麻煩,為什麼呢?他來代理這個總統應該得到議會的批評,但是海地的議會在今年年初屆滿之後就沒有再選,就沒有開國會,所以他們沒有一個在運轉的議會來批評這個東西,這也是一個麻煩。
吳洪英:所以現在這個亞歷山大臨時總統是一個很尷尬的狀況,他缺乏一種活法性,因為1987年的海地《憲法》實行的海地應該是三權分立,他的行政權應該是總統與總理進行共同方向的,那麼司法權應該是歸法院,立法權應該是歸國民議會。現在目前來講,沒有議會能給予他真實的這種合法地位,所以他的號召力可能還是有限的。
張郇:對,但是我想海地這個問題是現在先把局勢先平靜下來,街頭的混亂先平息下來,隨後的事情再慢慢談吧。
記者:我們這也有一位觀眾手機尾號是6669,他説海地反政府組織成立的新政府,前一陣反政府成立了一個所謂的國家,有新政府,會不會被國際社會承認?美國是不是會轉而去扶植現在所謂的新政府?不會吧?
吳洪英:估計不會,因為我覺得在目前的海地的這幾支反對的力量裏頭,他基本上是一種臨時的一種利益組合的一個松散的聯盟,等到阿裏斯地德下臺以後他初步的目標達到以後,他們各自會為各自集團的這種利益進行爭鬥,所以我想佔上風的總統他可能不會被美國所認可。
記者:對。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最後一個問題。海地這個危機是不是現在看上去隨着阿裏斯地德的出走就結束了?
吳洪英:沒有,應該説這場危機我覺得可能得從長遠的角度來講的話,應該還是屬於一個短暫的開始。因為就海地本身來講的話,前邊説了,它歷史上一直是動蕩不安的,而且軍人、富人主宰這個國家的政治生活的時間很長。所以我想再一個阿裏斯地德他的政策已經造成了這個社會分成了兩派,一個是支持他的一派,一個是反對他的一派。
記者:應該説要平息,或者説安撫整個現在海地各派各階層的矛盾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吳洪英:對。
記者:好,感謝二位參與我們的節目,也感謝觀眾朋友收看我們今天的《國際觀察》。
>>進入國際觀察首頁
責編:陶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