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從海地局勢動蕩看發展道路的選擇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24日 21:15)
新華網北京2月24日電 近日,海地局勢的動蕩持續升級:先是發生嚴重暴力衝突,隨後反對派宣佈建立“主權國家”,23日美國向海地派兵保護本國使館的安全。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這個加勒比島國共有兩次成為國際社會的焦點:除此次嚴重的政治危機外,另一次是1994年美國出兵海地,使流亡國外的民選總統阿裏斯蒂德回國復職。近10年間,海地的政治體制沒有變化,阿裏斯蒂德在2000年選舉後繼續當政,但海地自身的發展卻走進了一個“怪圈”:“民主體制”下的政治運作成為引發危機的導火索,貧富矛盾成為局勢動蕩的根源,海地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國際社會需又一次艱難地幫助海地穩定局勢。將海地的這兩個“焦點”事件聯絡起來看,人們似乎不難發現:一個國家甚至一個地區必鬚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和面臨的現實問題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某種政治體制、經濟模式或價值觀念並非繁榮與發展的“萬靈藥”,對其照搬往往導致嚴重後果。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1997年至1999年間,海地總理一職空缺,政府陷入危機;2000年5月的立法選舉遭到大多數反對黨抵制,引發政治危機;2000年11月,阿裏斯蒂德在大選中獲勝再次當選總統,反對派指責選舉存在舞弊行為,結果造成朝野嚴重對立,並導致總理辭職和內閣改組。政局混亂致使政府政令難行,貧富矛盾無法得到緩解,社會貧困化加劇,民眾的不滿情緒日益增多,最後導致當前的危機爆發。
在此次海地危機發展的過程中,幫助海地恢復“民主”的美國並未表現出過分積極的態度或採取更有效的措施,這多少反映出它的“尷尬”。美國歷來視拉美為其後院,海地距美國南部的佛羅裏達州僅965公里,海地危機並非與美國的利益無關。但是,在重兵護送下恢復的“民主”在10年後卻産生出現在的這種“怪胎”,是美國始料未及的。美國也無法對危機中的任何一方表示支持: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明確表示美“拒絕民選總統被武力趕下臺的主張”;但美國又對阿裏斯蒂德在“民主”體制下的做法感到不滿,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表示:“海地治理的方式當然需要出現變化。”
海地危機的發生並非偶然,它凸現出一些拉美國家在選擇自身發展道路的某些“誤區”。墨西哥學者巴爾加斯 埃爾南德斯指出,近20年來,拉美經歷了一個多重過渡階段,這不僅影響了經濟體制,也影響了政治、社會和文化體制,它加重了社會代價和經濟代價,也創造了各種現代體制的孤島,這些體制有明顯的缺陷,與整體社會的特點相距甚遠。從經濟方面看,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教授達尼 羅德里克認為,採用西方國家所推銷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拉美國家的經濟或者減慢了發展速度,或者陷入停滯不前,而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些國家則拒絕了這樣的經濟理念,採用了比較務實的做法。
海地、拉美如此,政治、經濟、社會狀況千差萬別的其他地區也是如此。對於正致力於推行“中東民主化”、在全球輸出自己價值觀念的國家來説,海地危機的發生也許是一個嚴重警告。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