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頭條]熟悉的節日 久違的和平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27日 13:31)
CCTV.com消息:(亞洲報道)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停火於當地時間25號午夜,也就是北京時間26號凌晨2:30分正式生效。26號又正好趕上當地穆斯林居民的傳統節日--開齋節,因此對於飽受炮火襲擾的當地人來説,這一天可謂是雙喜臨門。
昨天早晨,幾千名當地穆斯林居民來到印控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的清真寺進行禱告,相互之間通過擁抱給對方以節日的祝賀。
這充滿激動的擁抱中,不僅僅包含着對開齋節到來喜悅,更包含着對與開齋節同時到來的印巴停火。
生活在和平裏的人不會認真地想過和平的含義。然而,生活在戰亂裏的人們就截然不同了,驚恐之中,和平對他們是一種渴望和奢求。雙方軍隊在實際控制線兩邊不斷發生交火,炮彈的爆炸聲與子彈的呼嘯聲幾乎成了家常便飯。特別是2001年12月13日印度新德里議會大樓遇襲後,印巴兩國關係高度緊張。在兩國長期交火的克什米爾地區更是劍拔弩張,當地加拉爾地區附近所有村莊的居民紛紛逃亡。這裡的一位國際紅十字會成員説,這一地區附近的村莊只剩下老年人了,95%的居民都逃走了。據克什米爾地方當局估計,自去年12月13日後,該地區大約有6萬人逃離家園。
印巴之間的武裝衝突帶給兩國百姓的不僅僅是背井離鄉,還造成了大量的傷亡。1947-1973年間,印巴之間曾經爆發過三次戰爭,其中前兩次主要都是在克什米爾地區。據不完全統計,三次印巴戰爭總共造成兩國軍民傷亡近20萬人,而在常年交火中傷亡的人數更是難以計算。
現在,印巴雙方終於在克什米爾實現了停火,和平對於克什米爾人來説終於成為現實。有消息説,一些由於戰亂而離開家鄉到歐洲做生意的克什米爾人正準備重返克什米爾,要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這是開齋節前一天,印控克什米爾一個小鎮的集市。實現停火後,當地居民可以不必終日提心吊膽地在街上行走了。他們可以自由地在市場上購物。這種久違了的輕鬆感覺使每個人都切身體會到了和平的可貴。
與往年的開齋節不同,今年人們在節日期間購買最多的是糖果和鮮花。或許他們認為,這兩樣東西更能表達他們對和平的讚美--那就是甜蜜與美好。
【新聞時評】印巴在和談之路上又邁出重要一步
多年以來,印巴兩國的關係從總體來説一直處於嚴重對立的狀態。從今年4月開始,兩國關係開始出現一系列緩和的跡象,這次雙方同意在克什米爾地區實施停火無疑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消息。然而鋻於克什米爾問題的高度複雜性和兩國關係的多年反復,分析人士認為,印巴這次的行動仍然只是在漫漫和談之路上所邁出的一步。
多年來,一直在南亞地區高度對峙的印巴兩國並沒有放棄改善關係的努力,雙方為此進行了諸多的接觸和嘗試,但由於在克什米爾等關鍵問題上的僵持不下,兩國關係一直沒有出現實質性好轉,而且在克什米爾地區,兩國的交火一直沒有停止。
2001年12月13日,印度議會遭到恐怖分子的襲擊,印度方面認為,巴基斯坦是這起事件的幕後支持者,兩國關係因此而再次嚴重惡化。自那以後,兩國間的經貿合作、交通運輸和人員往來完全中斷,雙方都為此蒙受了重大的損失。
在緊張對峙了一段時間之後,印巴兩國政府出於多種考慮,又開始了緩和關係的努力。
今年4月以來,印巴兩國你來我往,提出的和解舉措令人目不暇接。在這種積極的氛圍下,兩國恢復了大使級外交關係,並且重新開通了中斷達17個月之久的德里至拉合爾的公路交通。
然而兩國政府都明白,雙方關係的改善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繞過克什米爾這個敏感的問題,因而都有意對此有所作為,這次克什米爾地區的停火是一個雖然不算很大,然而卻有着實際意義的突破。
輿論認為,印巴走向和解確實是雙方的明智之舉。不過,印巴關係改善的前景並不會就此一帆風順。在過去的數年中,印巴關係多次大起大落,使人更加清楚地感到印巴兩國改善關係過程中的複雜性。
1999年,兩國關係一度升溫,印度總理瓦傑帕伊乘坐大巴越過邊境,來到到拉合爾與當時的巴總理謝裏夫會面,並簽署了促進友好的《拉合爾宣言》,然而僅僅過了幾個月,雙方在卡吉爾地區的武裝衝突就讓和平努力付之東流。
2001年,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伕訪問印度,與瓦傑帕伊舉行了兩國阿格拉峰會,但並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到了年底,隨着印度議會受襲事件的發生,雙方更是在邊境地區陳兵百萬,險些造成了印巴之間的第4次戰爭。
目前,雙方的和談的立場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路線圖”。儘管雙方不斷互遞橄欖枝,但距離真正走向和平尚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因而雙方採取一種謹慎和緩慢的推進和平的方式實際上是比較有利的。
→→進入亞洲報道主頁
責編: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