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俄“國家年” > 正文

俄羅斯國家概況 

央視國際 (2006年03月20日 09:45)



  【國名】 俄羅斯聯邦,或俄羅斯(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Россия)

  【面積】1707.5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人口】1.435億(截至2004年12月31日),居世界第7位。民族130多個,其中俄羅斯人佔82.95%。主要少數民族有韃靼、烏克蘭、楚瓦什、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日耳曼、烏德穆爾特、亞美尼亞、阿瓦爾、馬裏、哈薩克、奧塞梯、布裏亞特、雅庫特、卡巴爾達、猶太、科米、列茲根、庫梅克、印古什、圖瓦等。俄語是俄羅斯聯邦全境內的官方語言,各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並在該共和國境內與俄語一起使用。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2001年俄權威社會調查機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信奉東正教,5%信奉伊斯蘭教,信奉天主教和猶太教的各為1%,0.8%信奉佛教,其餘信奉其它宗教。

  【首都】 莫斯科(Москва)。人口約850萬(截至2002年12月1日)。平均氣溫:1月-5.2℃,7月21.4℃。

  【國家元首】 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1999年12月31日起任俄羅斯聯邦代總統,2000年3月26日當選為俄羅斯聯邦總統,5月7日宣誓就職。2004年3月14日競選連任,5月7日宣誓就職。

  【重要節日】

  公曆新年:1月1日 。

  東正教聖誕節:1月7日。

  俄歷新年:1月13日。

  祖國保衛者日:2月23日,原蘇聯建軍節。

  國際婦女節:3月8日。

  勞動者團結日:5月1日,原國際勞動節。

  勝利日:5月9日,偉大衛國戰爭勝利日。

  國家主權宣言通過日(國慶日):6月12日。

  人民團結日:11月4日,紀念莫斯科打敗波蘭入侵者。

  【簡況】 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最長9000公里,南北最寬4000公里。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3807公里。

  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普遍較大,1月氣溫平均為-1℃到-37℃,7月氣溫平均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以莫斯科大公國為中心,逐漸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國家。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稱號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成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1917年2月,資産階級革命推翻了專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至15個加盟共和國)。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發表《國家主權宣言》,宣佈俄羅斯聯邦在其境內擁有“絕對主權”。1991年8月,蘇聯發生“8.19”事件。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在別洛韋日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宣佈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12月21日,除波海三國和格魯吉亞外的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和《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議定書》。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佈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並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1993年12月12日,經過全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規定國家名稱為“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意義相同。

  【憲法】1993年12月12日經全民投票通過,同年12月25日正式生效。該憲法是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規定俄羅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聯邦法制國家,確立了總統制的國家領導體制。

  【議會】 俄羅斯聯邦會議(議會)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組成,每屆任期四年。(一)聯邦委員會共178名代表(議員),由每個聯邦主體的權力代表機關和權力執行機關各一名代表組成。主要職能是批准聯邦法律、聯邦主體邊界變更、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決定境外駐軍、總統選舉及彈劾、中央同地方的關係問題等。本屆聯邦委員會為第三屆,於2002年1月16日開始工作。聯邦委員會主席謝爾蓋米羅諾夫(Сергей Миронов),2001年12月5日當選。(二)國家杜馬共450名代表(議員),其中225名按簡單多數原則由全國225個大選區選出;另225名按比例制原則從各黨派中選舉産生。主要職能是通過聯邦法律、宣佈大赦、同意總統關於政府首腦的任命等。本屆國家杜馬為第四屆杜馬,於2003年12月7日選舉産生。共有4個議員團,分別為“統一俄羅斯”黨黨團(306席)、俄羅斯共産黨黨團(51席)、俄羅斯自由民主黨黨團(36席)、“祖國”議員團(39席)。共設29個委員會。主席鮑裏斯格雷茲洛夫(“統一俄羅斯”黨),2003年12月29日當選。

  【政府】 俄羅斯聯邦政府是國家權力最高執行機關。2004年2月普京解散政府,3月將原有的30個部委縮減至16個。5月普京連任總統後,新政府正式成立。設1名副總理、16個部、11個聯邦局、6個聯邦署等。重要官員包括:總理米哈伊爾葉非莫維奇弗拉德科夫(Михаил Ефимович Фрадков),副總理亞歷山大德米特裏耶維奇茹科夫(Александр Дмитриевич Жуков),農業部長阿列克謝瓦西裏耶維奇戈爾傑耶夫(Алекс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Гордеев),財政部長阿列克謝列昂尼多維奇庫德林(Алексей Леонидович Кудрин),工業和能源部長維克托鮑裏索維奇赫裏斯堅科(Виктор Борисович Христенко),外交部長謝爾蓋維克托羅維奇拉伕羅夫(Серге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Лавров),國防部長謝爾蓋鮑裏索維奇伊萬諾夫(Сергей Борисович Иванов),內務部長拉什德古馬羅維奇努爾加利耶夫(Рашид Гумарович Нургалиев),民防、緊急情況和消除自然災害後果部長謝爾蓋庫茹蓋托維奇紹伊古(Сергей Кужугетович Шойгу),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長格爾曼奧斯卡羅維奇格列夫(Герман Оскарович Греф)等。

  【行政區劃】 俄羅斯聯邦現由89個聯邦主體組成,包括21個共和國、6個邊疆區、49個州、2個聯邦直轄市、1個自治州、10個民族自治區。

  【司法機構】 俄羅斯聯邦司法機關主要有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最高仲裁法院及聯邦總檢察院。不允許設立特別法庭。

  聯邦憲法法院對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的法律、決定,聯邦總統的命令,其他聯邦機構的文件,各共和國的憲法,聯邦主體的法律、章程和其他法規,聯邦內部條約和國際條約是否符合聯邦憲法,以及社會團體的成立和活動是否符合憲法的案件做出裁決。聯邦憲法法院還對聯邦國家權力機關之間、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聯邦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以及聯邦各主體國家機關之間的權限糾紛做出裁決。聯邦憲法法院院長瓦列裏德米特裏耶維奇佐爾金(Валер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Зорькин),2003年2月起任該職。

  聯邦最高法院是民事、刑事、行政和其他案件的最高司法機關。根據聯邦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對法院的活動實行司法監督,並對審判實踐問題做出解釋。聯邦最高法院院長維亞切斯拉伕米哈伊洛維奇列別傑夫(Вячеслав Михайлович Лебедев),1989年7月起任該職。

  聯邦最高仲裁法院是對經濟糾紛和仲裁法院審理的其它案件進行裁決的最高司法機關。根據聯邦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對仲裁法院的活動實行司法監督,並對審判實踐問題做出解釋。聯邦最高仲裁法院院長安東亞歷山大羅維奇伊萬諾夫(Антон Алексадрович Иванов),2005年1月起任該職。

  聯邦總檢察院對犯罪案件偵查的合法性進行監督,支持在法院的公訴,為維護國家利益、公民的權利和自由而向法院提起訴訟,就國家機關、地方自治機關和公職人員的違法行為向法院提出異議。檢察院系統實行集中統一領導體制。總檢察長弗拉基米爾瓦西裏耶維奇烏斯季諾夫(Владимир Васильевич Устинов),1999年7月起任該職。

  聯邦委員會根據總統提名任命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法院和聯邦最高仲裁法院法官以及聯邦總檢察長。

  【重要人物】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俄羅斯聯邦總統。1952年10月7日生於列寧格勒市(今聖彼得堡市)。1975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曾在前蘇聯克格勃系統工作15年,其中1985-1990年在前民主德國工作。1990年回國後,先後任列寧格勒大學校長外事助理、聖彼得堡市市長顧問、市政府外聯委主席。1994年任聖市第一副市長。1996年任俄總統事務局副局長。1997年3月任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監察局局長。1998年5月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7月任聯邦安全局局長。1999年3月起兼任聯邦安全會議秘書,8月9日被任命為第一副總理、代總理,8月16日就任總理。12月31日葉利欽辭去總統職務,任命普京為代總統。2000年3月26日當選總統。2004年3月14日再次當選,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職。酷愛體育,曾獲桑勃式摔跤健將、柔道運動健將及功勳教練稱號,喜歡游泳和釣魚。能講德語。已婚,有兩個女兒。

  米哈伊爾葉菲莫維奇弗拉德科夫:俄羅斯聯邦總理。1950年9月1日生。1972年畢業於莫斯科機床工具學院,1981年在外貿科學院結束學業。先後就職於蘇聯對外經濟貿易部門。90年代初任俄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及駐日內瓦國際組織的高級參讚,俄駐關貿總協定代表。1992年底出任俄對外經濟關係部副部長、第一副部長。1997年4月至2000年5月任俄貿易部長。2000年5月起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第一副秘書。2001年3月起任俄聯邦稅務警察局局長。2003年起任俄駐歐盟全權代表。2003年6月被任命為俄聯邦發展與歐盟關係總統特別代表。2004年3月就任俄政府總理。懂英語和西班牙語。已婚,有二子。

  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米羅諾夫:俄羅斯聯邦聯邦委員會主席。1953年2月14日生於列寧格勒州普希金市。先後畢業於普列漢諾夫礦業學院(1980年)、國立聖彼得堡技術大學(1992年)。1994年當選為聖市第一屆立法會議議員。1995年4月起先後任聖市立法會議第一副主席、代主席。2000年6月當選為聖市第二屆立法會議副主席,9月任聖市地區社會政治運動“彼得堡意志”政治委員會主席。2001年6月作為聖市立法會議代表當選為俄聯邦委員會議員。2001年12月5日當選為俄聯邦委員會主席,2003年1月連任。已婚,有一子一女。

  鮑裏斯維亞切斯拉沃維奇格雷茲洛夫: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主席。1950年12月15日生於符拉迪沃斯托克市。1973年畢業於列寧格勒通信電子技術學院,無線電工程師,政治學副博士。先後在列寧格勒市無線電研究所、“電子儀器”生産聯合體工作20餘年,曾參與俄航天通信系統研發工作。1997年轉入國立“波羅的海”技術大學從事科研工作。1999年擔任“地區發展”跨地區實業合作基金會領導人。同年12月當選杜馬議員。2000年1月當選杜馬“統一”議會黨團主席。2001年3月被任命為內務部長。2003年12月29日當選第四屆國家杜馬主席。多次獲國家獎章。愛好體育運動,已婚。

  伊戈爾謝爾蓋耶維奇伊萬諾夫: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1945年9月23日生於莫斯科。1969年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外語師範學院。1969年至1973年任蘇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73至1977年先後在蘇聯外交部第一歐洲司和駐西班牙大使館工作。1986年至1991年任蘇聯外交部副秘書長、第一副秘書長、秘書長、部務委員會成員。1991年至1993年任蘇聯和俄羅斯駐西班牙大使。1993年12月起任俄外交部第一副部長,1998年9月11日起任外長。2004年3月9日被任命為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懂西班牙語和英語。已婚,有一女。

  2004年主要經濟指標為:

  國內生産總值:預計167788億盧布(約5823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産總值:115556盧布(約4010美元)

  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7.1%

  貨幣名稱:盧布(Рубль),輔幣為戈比,1盧布等於100戈比。

  匯率:1美元=28.81盧布

  年通貨膨脹率:11.7%(2003年為12%)

  失業率:2004年底失業人數約620萬人(其中登記的有190萬人),失業率8.5%。

  【資源】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國土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森林覆蓋面積8.67億公頃,佔國土面積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儲量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煤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鐵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鋁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鈾蘊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黃金儲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工業】2004年工業産值為112090億盧布,同比增長6.1%。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佔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農業】2004年農業産值為13663億盧布,同比增長1.6%。農業人口668.4萬人,佔總就業人口的9.9%。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服務業】2004年服務業産值42035萬億盧布,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25%。2004年服務業從業人口4008.4萬人,佔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59.6%。

  【旅游業】 為新興經濟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但在國民經濟中尚不佔重要地位。國內主要旅游點是莫斯科、聖彼得堡市、黑海療養地、伏爾加河沿岸城市、下諾夫哥羅德和濱海邊疆區。俄目前吸引外國旅客不到國際旅客流量的1%,排名未進入世界前40名。

  2003年俄入中國境的人數為137.1678萬人次,其中持旅游簽證的68.7521萬人次;中國入俄境人數為67.9608萬人次,其中持旅游簽證的有20.3264萬人次。

  【交通運輸】 各類運輸俱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都起着重要作用。

  鐵路:至2003年底鐵路總里程為13.9萬公里,客運量1571億人公里,貨運量18016億噸公里(2004年)。

  公路:至2003年底公路總里程90萬公里,客運量1681億人公里,貨運量1821億噸公里(2004年)。

  水運:2003年海運商船3900艘,總噸位830萬噸。2004年,海運貨運量589億噸公里,內河貨運量878億噸公里。主要海港位於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巴倫支海、白海等,包括摩爾曼斯克、聖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新羅西斯克等。

  空運:2001年民用飛機有7萬多架,國際航線總長約8萬公里。2003年客運量52億人公里,貨運量30億噸公里(2004年)。主要機場有莫斯科的謝列梅傑沃2號國際機場、謝列梅傑沃1號國際機場、伏努科沃1號國際機場、多莫傑多沃機場、聖彼得堡國際機場、新西伯利亞機場、葉卡捷琳堡機場,哈巴羅夫斯克機場等。

  管道運輸:至2000年底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總長21.3萬公里,2004年輸油氣總量24133億噸公里。

  【財政金融】 近年俄羅斯聯邦預算執行情況如下:(單位:億盧布)

  2002年預算收入22047億盧布

  2002年預算收入25861億盧布

  2004年預算收入34229億盧布

  財政支出

  2002年20542億盧布

  2003年23585億盧布

  2004年27182億盧布

  盈餘

  2002年1504億盧布

  2003年2276億盧布

  2004年7047億盧布

  截止2004年12月31日,黃金外匯儲備為1245億美元。

  截止2004年10月1日俄外債餘額1921億美元。

  截至2004年12月1日,俄境內信貸機構1304家,註冊資本3753億盧布。主要銀行有:

  1、俄羅斯儲蓄銀行,1991年成立,註冊資本241億盧布。

  2、俄羅斯外貿銀行,1990年成立,註冊資本65.5億盧布。

  3、工商銀行,1988年成立,註冊資本22.9億盧布。

  4、首都儲蓄銀行-農工銀行,1988年成立,註冊資本21.6億盧布。

  5、國際工業銀行,1992年成立,註冊資本18.5億盧布。

  6、天然氣工業銀行,1990年成立,註冊資本18.5億盧布。

  此外俄大銀行還包括外經銀行、阿爾法銀行和古打銀行等。

  【對外貿易】2004年俄對外貿易總額2780億美元,同比增長31.1%。其中出口1832億美元,進口948億美元,順差884億美元。

  2004年俄主要貿易對象為:歐盟(45.1%),其中德國(9.3%),意大利(5.9%),荷蘭(6.5%),芬蘭(3.2%),法國(2.9%),瑞典(1.2%);獨聯體國家(18.3%),其中白俄羅斯(6.8%),烏克蘭(6.6%),哈薩克斯坦(3.2%);中國(5.8%),美國(3.8%)。

  2004年在與非獨聯體國家的貿易中,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産品(56.8%),金屬及其製品(16.9%),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7.5%),化工産品(6.6%);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40.9%),食品和農産品(18.1%),化工産品(15.9%),金屬及其製品(7.9%),紡織服裝類商品(4.5%)。

  【對外投資】截止2004年底,俄累計對外投資69.73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佔60%,協議投資佔6.2%,其他投資佔33.8%。主要投資對象國有:英國(18.6%)、塞浦路斯(10.9%)、荷蘭(8.8%)。

  截止2003年底,俄對華投資項目1542個,實際投資額3.38億美元。

  【外國資本】截止2004年底,俄累計吸引外資820億美元,同比增長43.8%,其中直接投資佔44.1%,協議投資佔1.9%,其他投資佔54%。

  2004年吸引外資405億美元,同比增長36.4%,其中直接投資佔23.3%,協議投資佔0.8%,其他投資佔75.9%。外國對俄投資主要分佈在:批發、零售業及日用品修理業130.37億美元,加工業102.36億美元,採礦業99.34億美元,不動産25.72億美元,交通、通訊業20.33億美元,國家管理和軍事安全、社會保障10.59億美元,金融業10.01億美元,建築業2.34億美元,農業、林業1.21億美元,公用事業1.07億美元。

  2004年主要對俄投資國:德國(佔11.4%)、英國(10.6%)、美國(8.1%)、法國(4.7%)、維京群島(2.3%)、瑞士(2.1%)、奧地利(1.7%)。

  【人民生活】2004年俄人均月收入6296盧布(約218美元),同比實際增長7.8%。2004年俄職工人均月工資6828盧布(約237美元),同比實際增長10.8%。2004年12月消費品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1.7%。

  【軍事】1992年3月16日,俄羅斯國防部正式成立。同年10月9日生效的俄羅斯《國防法》規定,除正規軍外,俄羅斯武裝力量還包括邊防、內務、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軍隊的任務是抵抗外來侵略和履行俄羅斯承擔的國際義務;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總數的1%;實行義務兵與合同兵兩種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別為:艦隊水兵2年,其它士兵1年半,受過高等教育的1年等。1993年11月,葉利欽批准了《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説基本原則》,取消了“合理足夠”的防禦理論和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數量1%的限額,並首次賦予軍隊參與國內政治生活的職能。1997年12月俄公佈《國家安全構想》,認為對俄最大的安全威脅是國內的經濟危機,宣佈在遭到外國武裝入侵時有權使用一切手段進行自衛。2000年1月,俄代總統普京正式簽署新的《國家安全構想》,視俄內部經濟危機和民族分離主義為其國家安全的最主要威脅,強調來自外部的威脅也日益加大,將過去只有在國家生存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使用核武器,調整為在受到外來常規軍力入侵時就可以動用核武器以先發制人。2002年10月莫斯科人質事件後,普京總統責成國防部總參謀部修改俄軍事學説和國家安全構想中關於軍隊使用部分,俄政府已開始根據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特點,對軍事理論和國家安全學説進行新的調整。

  1998年俄全面開始軍事改革。主要內容是改變軍種構成,第一步:將戰略火箭軍、軍事航天部隊和反導彈防禦部隊合併為戰略火箭軍,將空軍和防空軍合併為空軍,保留陸軍、海軍,但取消陸軍總司令部,改組為陸軍總局,賦予各軍區戰役-戰略司令部的地位;第二步:按軍隊使用範圍--陸地、空中、宇宙和海洋劃分為三個軍種。在此基礎上,俄逐步開始推行兵役制改革。2001年12月7日,俄總理卡西亞諾夫表示,俄軍隊應由正規部隊、補充合同兵及預備役部隊三部分組成,義務兵服役期可能縮短。2002年提出部分軍隊實行合同兵役制及縮短義務兵服役期所需的全部費用。2002年俄政府頒佈法令,提高軍人待遇。2003年7月,俄政府通過俄軍實行合同兵役制專項計劃,根據該計劃,至2007年底,按合同服役的兵士和中士人數將佔到俄軍總兵員的49%。

  國防部長謝伊萬諾夫,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

  截止2004年1月1日,俄軍(不含政府其他強力部門)總員額為113.2萬人,軍隊文職人員86.7萬人。俄武裝力量由陸軍、空軍、海軍三個軍種和戰略火箭兵、空降兵、航天兵三個獨立兵種組成。全國分為六個軍區。2003年俄國防預算4115億盧布(其中國防部經費3800億盧布),約佔當年國家財政預算支出的10.40%,GDP的3.1%。俄海外駐軍主要集中在獨聯體各國,包括駐塔吉克斯坦201摩步師、駐南高加索俄軍集群、駐摩爾多瓦共和國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俄軍戰役集團、駐烏克蘭塞瓦斯托波爾黑海艦隊以及其他一些部隊。2003年,俄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名義在吉爾吉斯坎特設立空軍基地。

  【教育】 分為學前教育、全日制普及教育、初級職業教育、中級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2003年聯邦和地方財政總預算中教育經費為503.5萬億盧布,佔財政總預算的12%以上。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中文盲比例分別僅佔0.2%和0.5%。中小學校65700所,學生1844萬人,教職工289.5萬人;中等專業學校2626所,學生248.9萬人,教職工28.2萬人;高等學校1039所,學生594.8萬人,教職工73.6萬人。

  著名高等院校:

  (一)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建於1755年,現有27個係、11個科研所,19個研究中心。本科學生3.1萬人,研究生7000人,進修生5000人,外國留學生2000人,其中預科生400人,教師5000人。培養出10個諾貝爾獎金獲得者。

  (二)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建於1724年,2000年有本科學生2.5萬人,研究生2000人,外國留學生700人,教師3000人。培養出8個諾貝爾獎金獲得者。

  此外還有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 莫斯科動力學院、莫斯科門捷列夫化工學院、莫斯科航空學院、聖彼得堡海洋技術大學、聖彼得堡航空宇航製造學院、聖彼得堡精密技術信息大學、薩馬拉航空技術大學、聖彼得堡礦業大學、莫斯科礦業大學、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莫斯科普希金語言學院、莫斯科音樂學院、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等。

  【新聞出版】2000年報紙總數5758種,雜誌和期刊3570種。

  主要報刊及發行量:《俄羅斯報》,創刊於1991年,政府主辦,日發行量48.31萬份;《獨立報》,1991年創刊,日發行量5.24萬份;《消息報》,1917年創刊,日發行量23.45萬份;《每日商報》,日發行量11.73萬份;《共青團真理報》,1925年創刊,日發行量79.6萬份;《莫斯科共青團報》,日發行量196.04萬份;《論據與事實》周報,發行量292.12萬份。

  主要雜誌及發行量:《總結》周刊(8.5萬份)、《政權》周刊(7.35萬份)、《剖面》周刊(7.2萬份)、《星火》周刊(5萬份)、《新時代》周刊(2.5萬份)。

  主要通訊社:(一)俄通社-塔斯社,簡稱俄塔社,其前身是前蘇聯時期的塔斯社及於1992年1月23日成立的俄通社,1992年1月30日正式定名為俄通社-塔斯社。國營,世界五大通訊社之一。目前在俄及獨聯體國家有74個分社,在其他59個國家有62個分社。(二)俄羅斯新聞社,簡稱俄新社,其前身是蘇聯新聞社,成立於1961年,1993年被確定為國家通訊社。國營,是俄兩大國家通訊社之一,地位與俄通社-塔斯社相同。在俄及獨聯體國家有40多個分社。(三)國際文傳電訊社,成立於1991年,私營。目前在俄、獨聯體及波海國家有8個分社。

  主要廣播電臺:第一廣播電臺(原蘇聯中央廣播電臺)、俄羅斯之聲(私營)、俄羅斯電臺(國家控股)、莫斯科“回聲”電臺(私營)。

  主要電視臺:(一)俄羅斯國家電視廣播公司(亦稱俄羅斯電視臺、國家電視臺),建於1991年5月,國家控股。(二)國家第一電視臺(前身是前蘇聯中央電視臺),建於1990年,國家控股。(三)獨立電視臺,建於1993年1月,私營,在俄、美、歐、中東、北非、澳大利亞等地播放俄語節目。

責編:朱亞菲 來源:外交部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