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火箭技術
央視國際 (2005年09月15日 13:59)
火藥是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秦漢的煉丹術士們把五金、八石、硝石、三黃等混合共煉,發明了火藥。
南宋時期,人們利用火藥燃燒進行噴氣推進的方式製作的爆竹和煙火,已接近火箭製造的原理。而唐末宋初至明朝初期,火箭還只是作為燃燒物,其結構多是在火藥筒上捆一根細竹桿,這叫“起火”,如在“起火”前端加一個箭頭,尾端裝上箭羽,就是“火箭”了。
經過配方和工藝的改進,明代成為中國古代火箭技術運用的全盛時期。火箭的種類繁多,如震天雷、火龍出水、神火飛鴉等,最神奇的當屬“火龍出水”,它已經在原理上接近現代的二級火箭。火藥在這種火箭中有明確分工,首先是噴氣飛行的推進劑,然後是摧毀敵人戰鬥部的爆炸物。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有一個心靈手巧的木匠叫萬虎,他和其他工匠吸取了軍用火箭的技巧,設計了會飛的“飛龍”火箭。這種木質雕刻的火箭筒可以飛行1000米。有一天他坐在一把安放在木制構架的椅子上,兩手各握一隻大風箏。當工匠們點燃構架四週綁著的47支火箭後,“飛龍”撥地而起,但最終箭毀人亡。1959年,人們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美國的火箭專家赫伯特 基姆也撰文記載他的事跡,在美國的航空和航天博物館中也標示著:“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13世紀以後,火箭技術沿著絲綢之路傳入印度、阿拉伯等地,向世界傳播,為世界的科技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責編:朱亞菲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