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肯尼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9日 15:31 來源:

  【國 名】 肯尼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Kenya)。

  【面 積】 582646平方公里。

  【人 口】 3150萬(2003年),人口增長率2%。全國共有42個民族,主要有基庫尤族(21%)、盧希亞族(14%)、盧奧族(13%)、卡倫金族(11%)和康巴族(11%)等。此外,還有少數印巴人、阿拉伯人和歐洲人。斯瓦希裏語為國語,和英語同為官方語言。全國人口的38%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6%信奉伊斯蘭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和印度教。

  【首 都】 內羅畢(Nairobi),人口約200萬(2003年)。年平均氣溫27.9℃。 

  【國家元首】 總統姆瓦伊齊貝吉(Mwai Kibaki曾譯為姆瓦伊基巴基),2002年12月30日就任。 

  【重要節日】 國慶節:12月12日。

  【簡 況】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鄰索馬裏,南接坦桑尼亞,西連烏干達,北與埃塞俄比亞、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海岸線長536公里。境內多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全境位於熱帶季風區,沿海地區濕熱,高原氣候溫和,全年最高氣溫為攝氏22-26℃,最低為10-14℃。

  肯尼亞是人類發源地之一,境內曾出土約250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化石。公元7世紀,東南沿海地帶已形成一些商業城市,阿拉伯人開始到此經商和定居。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佔領了沿海地帶。1890年,英、德瓜分東非,肯尼亞被劃歸英國,英政府於1895年宣佈肯為其“東非保護地”,1920年改為其殖民地。1960年3月,肯尼亞非洲民族聯盟(簡稱“肯盟”)和肯尼亞非洲民主聯盟成立。1962年2月倫敦制憲會議決定由上述兩黨組成聯合政府。1963年5月肯舉行大選,肯盟獲勝。同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獨立。1964年12月12日肯尼亞共和國成立,仍留在英聯邦內,喬莫肯雅塔為首任總統。1978年肯雅塔病逝,丹尼爾阿拉普莫伊繼任總統達24年。

  【政 治】獨立以來,肯盟長期一黨執政,1991年12月肯改行多黨制後,又連獲 1992年和1997年兩次多黨選舉勝利,莫伊蟬聯總統。2002年12月,由14個反對黨組成的全國彩虹同盟(簡稱“全盟”)在第三次多黨選舉中擊敗肯盟上臺,姆瓦伊齊貝吉當選肯第三任總統。

  2003年,肯新政府將根除腐敗和振興經濟作為施政要務,推行一系列社會經濟改革,政局保持基本穩定。1月15日,政府公佈三項法案《肯尼亞憲法修正法案》、《反腐敗和經濟犯罪法案》和《國家公職人員職業道德準則法案》,後兩項法案於4月份經議會審議通過正式生效。2月24日,齊貝吉總統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對發生於10年前的侵吞政府鉅額補貼的“戈登堡醜聞”進行重新調查。25日,肯大法官伯納德春加因涉嫌腐敗和瀆職被迫引咎辭職。7月23日,肯政府啟動一項“全國反腐敗行動五年計劃”,由司法和憲法事務部負責實施。 9月29日,齊貝吉總統向議長提交個人財産申報單,並要求所有公務員於10月2日前申報個人財産。6月18日,齊貝吉總統對政府各部進行重大改組,將農業和畜産發展部一分為二,解除一名副部長職務,任命兩名新部長、五名副部長。還對30余家國有企事業單位領導層及部分駐外使節進行調整,涉及人員達96人。8月,肯總統府對部分政府部門易名。副總統辦公室和國家重建部更名為副總統辦公室和地區發展部,合作發展部更名為合作發展和營銷部,畜産發展部更名為畜産和漁業發展部。8月23日,肯副總統兼地區發展部長瓦馬盧瓦病逝。9月25日,齊貝吉總統任命穆迪阿沃裏為副總統兼內政部長。11月10日,肯六所公立大學約3200名教師為增加工資舉行罷工。12月2日,蒙巴薩市政廳4000多名職工因長期被拖欠工資舉行罷工。年內,肯政府實施了國企私有化和法制改革,實行免費小學教育計劃,規定最低工資標準,撥款1.8億肯先令用於艾滋病防治。12月底,據肯《東非旗幟報》民意調查顯示,全國民眾對齊貝吉總統執政的滿意度為58.4%。

  【憲 法】1964年頒佈共和國憲法,迄今已經歷大小30次修改。1982年6月,肯通過修憲確立實行一黨制。1991年12月改行多黨制,規定:肯為多黨制民主國家,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任期5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當選總統需在獲得多數票的同時,在全國8省中的5省得票率超過25%;總統擁有最高行政權和任免權,有權召集或解散議會;總統和內閣集體對議會負責;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論、集會、結社和遷徙的自由。1997年以來,肯反對黨以憲法不適應多黨制要求為由,強烈要求全面修憲。1997年9月,肯頒佈《修憲委員會法案》草案,開始修憲。 2001年6月,朝野雙方就修憲程序性問題達成一致,聯合成立修憲委員會,着手起草新憲法。2002年9月,修憲委公佈新憲法草案,遭到肯盟主流派系的攻擊。後因肯大選,修憲進程暫停。全盟政府上臺後恢復修憲。2003年4月30日,全國制憲大會開幕。因各黨派之間及全盟內部就總統候選人年齡上限、總統權限及是否設總理職位、其産生方式和權限等問題意見不一,修憲工作進展緩慢。

  【議 會】 國民議會成立於1963年,為肯最高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1992年底舉行首次多黨議會選舉,議會中開始出現反對黨席位。根據憲法,國民議會有立法、審議財政計劃、通過政府財政預算、監督政府事務等職責,並有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及彈劾閣員或政府的權力。國民議會由224名議員組成,其中民選議員210名,總統指定議員12名,當然議員(國民議會議長和總檢察長)2名。每屆議會任期5年。本屆議會為第9屆,於2002年12月選出。議會中除當然議員外,全盟佔132席,主要反對黨肯盟68席,其它黨派22席。議長為肯盟成員弗朗西斯奧利卡帕羅(Francis Ole KAPARO),副議長為全盟議員戴維穆西拉(David Musila)。

  【政 府】 實行總統制。內閣由總統、副總統、各部部長和總檢察長共26人組成。本屆內閣於2003年1月組成,6月進行重大調整,主要成員如下:總統姆瓦伊齊貝吉,副總統兼內政部長穆迪阿沃裏(Moody AWORI),總統府省級管理和國家安全國務部長克裏斯托弗穆倫加魯(Christopher MURUNGARU),副總統辦公室和內政部國務部長莉納基利莫(Linah KILIMO,女),財政部長戴維姆維拉裏亞(David MWIRARIA),外交部長卡隆佐穆西約卡(Kalonzo MUSYOKA),公路、公共工程和住房部長拉伊拉奧廷加(Raila ODINGA,曾譯為萊拉奧廷加),教育、科學和技術部長喬治賽托蒂(George SAITOTI),地區發展部長穆西卡裏科姆博(Musikari KOMBO),計劃和國家發展部長彼得尼翁戈(Peter NYONGO),農業部長基普魯托基魯瓦(Kipruto KIRWA),畜産和漁業發展部長約瑟夫蒙亞奧(Joseph MUNYAO),衞生部長夏麗蒂恩吉盧(Charity NGILU,女),旅游和新聞部長拉斐爾圖朱(Raphael TUJU),交通和通訊部長約翰米丘基(John MICHUKI),地方政府部長卡裏薩馬伊薩(Karisa MAITHA),水資源管理和發展部長馬莎卡魯亞(Martha KARUA,女),能源部長奧奇洛阿亞科(Ochilo AYACKO),貿易和工業部長穆希薩基圖伊(Mukhisa KITUYI),土地和安置部長阿莫斯基蒙亞(Amos KIMUNYA),環境、自然資源和野生動物部長牛頓庫倫杜(Newton KULUNDU),勞工和人力開發部長希勞馬克韋雷(Chirau MWAKWERE),合作發展和營銷部長彼得恩杜維加(Peter NDWIGA),婦女、體育、文化和社會服務部長納吉布巴拉拉(Najib BALALA),司法和憲法事務部長基拉伊圖穆倫吉(Kiraitu MURUNGI),總檢察長阿莫斯瓦科(Amos WAKO)。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7個省(PROVINCE)和1個省級特區,省以下設區(DISTRICT)、鄉(DIVISION)、村(LOCATION)。

  【司法機構】法院分為四級,即地區法院、駐節法院、高等法院和上訴法院。在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地區設伊斯蘭法院。首席大法官埃文斯吉切魯(Evans GICHERU),2003年3月任職。

  【政 黨】目前,肯有合法政黨40余個,主要政黨有:

  (1)全國彩虹同盟(National Rainbow Coalition-NARC):簡稱全盟,執政黨。成立於2002年10月22日,由民主黨、論壇(肯尼亞)、自由民主黨、國家黨等14個政黨為贏得2002年大選聯合組成。作為一個松散的聯盟,全盟尚無統一的黨章以及各級組織機構,由齊貝吉、瓦馬盧瓦、奧廷加、賽托蒂、穆西約卡、阿沃裏等主要成員黨領導人組成的“首腦會議”進行集體領導。2003年底,齊貝吉總統宣佈將在近期內解散全盟內所有政黨,組建一個統一的全盟黨,但遭到部分成員黨領導人的反對。全盟內部主要政黨情況如下:

  肯尼亞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 of Kenya):1992年1月成立。以第一大部族基庫尤族為主,在中央省和內羅畢省級特區影響較大。該黨主張進行憲法、立法和行政改革,促進社會公平,進行經濟改革,發展自由市場經濟,吸引投資,增加就業,改善基礎設施狀況等。主席姆瓦伊齊貝吉。

  論壇(肯尼亞)(Forum of the Restoration of Democracy-Kenya,簡稱FORD-KENYA):1992年10月,由“恢復民主論壇”分裂而成。以盧希亞族為主,力量主要集中在西方省。主席穆西卡裏科姆博。

  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LDP):原為名不見經傳的小黨,2002年10月14日,從原執政黨肯盟分裂出來的眾多實力人物加入該黨,使之成為肯政壇一支重要力量。主席丹尼斯科迪(Denise Kodhe)。

  (2)肯尼亞非洲民族聯盟(Kenya African National Union):簡稱肯盟,主要反對黨。成立於1960年3月,執政時期黨員人數曾達400余萬人。其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團結,反對部族主義、種族主義和一切形式的歧視和剝削,致力於非洲獨立、自由和解放事業。1963年肯獨立後長期執政,2002年經嚴重分裂後在大選中敗北,成為肯第一大反對黨。主席一職在前總統莫伊辭職後空缺,總書記為桑古力,其總統候選人肯雅塔烏胡魯為議會反對黨議員團領袖。

  其他政黨還有論壇(人民)(Forum of the Restoration of Democracy-People)、方舟黨(Safina)、肯尼亞社會民主黨(Kenya Social Democracy)等。

  【重要人物姆瓦伊齊貝吉:總統、武裝部隊總司令、肯尼亞全國彩虹同盟領導人、民主黨主席。1931年11月15日生於中央省涅裏區,基庫尤族,信奉基督教。曾在倫敦經濟學院攻讀公共財政專業,並獲理學士學位。1960年參與創建肯尼亞非洲民族聯盟(肯盟),任該黨全國執行書記。1963年當選議員。肯獨立後,歷任經濟計劃和發展部副部長、工商部長、財政部長。1979年至1988年任副總統和肯盟副主席。1988年至1991年底任衞生部長。1992年1月退出肯盟,組建肯尼亞民主黨並任主席。曾參加1992和1997年兩次總統選舉,得票分居第3和第2位。2002年10月率民主黨與其他13個反對黨結成全國彩虹同盟,並被公推為總統候選人。2002年底大選獲勝當選肯總統, 12月30日宣誓就職。從未訪華。喜愛高爾夫球運動、閱讀、音樂。已婚,有三子一女。

  【經 濟】肯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基礎較好的國家之一。實行以私營經濟為主、多种經濟形式並存的“混合經濟”體制,私營經濟佔整體經濟的70%。農業、服務業和工業是國民經濟三大支柱,茶葉、咖啡和花卉是農業三大創匯項目。旅游業較發達,為主要創匯行業之一。工業在東非地區相對發達,日用品基本自給。肯獨立後,經濟一度發展較快。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受世界經濟形勢影響,經濟陷入困境,80年代中期得到恢復。90年代初因政局動蕩、西方停援及自然災害等原因,經濟滑坡。1991年起實施結構調整計劃並取得成效。1994年至1996年,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5%。1997年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腐敗為由中止對肯貸款,加之受自然災害影響,經濟每況愈下。2000年,肯經濟負增長,陷入獨立以來最困難時期。2001年以來,肯經濟止跌並開始微弱增長。2003年,肯新政府出臺經濟復興戰略,將支持農業和旅游業作為重點,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外援開始恢復,製造業和農業均比上年有所增長,預計全年經濟增長率為1.8%。今後一段時期人,肯經濟仍將面臨資金不足和電力、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落後等問題的制約。

  2002/2003年主要經濟數字如下:

  國內生産總值:108.08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産總值:305美元。

  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1.1%。

  貨幣名稱:肯尼亞先令(Kenya shilling)。

  1肯鎊=20肯先令。

  匯率(2003年10月):1美元=77先令。

  通貨膨脹率:1.9%。

  失業率:21.7%。

  【資源】 礦藏主要有純鹼、鹽、螢石、石灰石、重晶石、金、銀、銅、鋁、鋅、鈮和釷等,除純鹼和螢石外,多數礦藏尚未開發。森林面積8.7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15%。林木儲量9.5億噸。

  【工業】獨立以後發展較快,門類比較齊全,是東非地區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工業産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6.2%。以製造業為主,2002年,製造業産值1108.53億肯先令,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3%,從業人員約23萬。較大的企業有煉油、輪胎、水泥、軋鋼、發電、汽車裝配等廠。85%的日用消費品産自國內,其中服裝、紙張、食品、飲料、香煙等基本自給,有些還供出口。近幾年主要工業品産量如下:

           2000   2001  2002

  食糖(萬噸)   40.2   37.7   49.4

  啤酒(億升)   2.03   1.84   -

  玉米粉(萬噸)  15.4  13.5   14.1

  麵粉(萬噸)   18.9   18.1  18.8

  煉油(萬噸)   201.3  169.6   158.1

  水泥(萬噸)   136.7  131.9  146.3

  (資料來源:2003年度肯尼亞經濟季評)

  【農牧漁業】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2002年産值約佔國內生産總值的24%,全國70%以上的人口從事農牧業。可耕地面積10.48萬平方公里(約佔國土面積的18%),其中已耕地佔73%,主要集中在西南部。正常年景糧食基本自給,並有少量出口。肯是目前非洲最大的鮮花出口國,佔據歐盟25%的市場份額,2002年出口産值267億肯先令。肯還是世界上除蟲菊主産國,産量佔世界總産量的80%。2002年,肯農牧漁業總産值1368.47億肯先令。近幾年主要農産品産量如下(單位:萬噸):

             2000   2001  2002

  茶葉         23.6   29.5  28.7

  咖啡         9.8    5.5   4.7

  花卉         9.3    9.5   12.1

  甘蔗         390    360  450

  玉米         20.1   46.2  39.9

  小麥         7.1    7.8   5.7

  劍麻         2.1   2.3   2.2

  除蟲菊酯(噸)     74.2    78    -

  牛(萬頭)      287   195.2  185.4

  牛奶(百萬升)    137   148  178

  (資料來源:2003年度肯尼亞經濟季評)

  漁業: 資源豐富,大多來自境內的淡水湖泊,其中維多利亞湖産魚量佔漁業生産總量的90%。2002年捕魚量17.9萬噸。

  (資料來源:2003年度肯尼亞經濟季評)

  【服務業】肯國民經濟支柱産業,以旅游業為主。

  【旅游業】肯支柱産業,近年收入均在3億美元左右,佔國內生産總值的20%。2002年接待游客101.34萬人次。旅游業職工佔全國職工總數的9.1%。主要旅游點有內羅畢、察沃、安博塞利、納庫魯、馬賽馬拉等地的國家公園、湖泊風景區及東非大裂谷、肯尼亞山和蒙巴薩海濱等。2003年,因受恐怖主義襲擊威脅,肯旅游業受到影響。

  (資料來源:2003年肯尼亞經濟季評)

  【交通運輸】以公路運輸為主,2002年運輸業産值為695.06億肯先令,佔國內生産總值的6.3%。

  公路:總長15萬公里。其中定級公路6.3萬公里,瀝青路6700多公里,全天候石子路1.8萬公里。但目前大多路況較差。2002年全國新登記註冊的各種車輛32638輛。

  鐵路:總長2765公里。2002年客運量479.4萬人次,貨運量222.7萬噸。

  水運:蒙巴薩港是東中非最大的港口,有21個深水泊位、2個大型輸油碼頭,可停泊2萬噸級貨輪,總吞吐量可達2200萬噸。2002年實際吞吐量為1278.3萬噸。

  空運:全國共有3個國際機場,4個國內機場和300多個小型或簡易機場。肯尼亞航空公司開設16條國際航線,與30多個國家通航。2002年旅客總量394.8萬人次,貨運總量17.2萬噸。

  (資料來源:2003年度肯尼亞經濟季評)

  【財政金融】財政收入主要靠稅收。2002/2003財年,政府實現稅收2230.56億肯先令。近幾年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先令):

         2000/2001     2001/2002  2002/2003

  總收入    1922.21      1878.64    2230.56

  總支出    2117.05      2214.99    2827.93

  差額     -194.84       -336.35    -597.37

  (資料來源:2003年度肯尼亞經濟季評)

  截止2002年底,外匯儲備10.68億美元。2002年債務總額79億美元,佔國內生産總值的64%,其中內債33億美元,外債46億美元,償債率11%。

  (資料來源:2003年度肯尼亞經濟季評,2003年肯央行統計報告)

  截止2003年7月,肯共有43家商業銀行,其中四大商業銀行--巴克萊銀行、渣打銀行、肯尼亞商業銀行和肯尼亞國民銀行業務總量佔肯整個金融業的60%。2003年前7個月,肯金融業同比增長0.9%。

  (資料來源:2003年肯尼亞經濟季評)

  【對外貿易】在國家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出口總額佔國內生産總值的25%。近三年對外貿易情況如下(單位:億肯先令):

          2000   2001   2002

  出口額     1197.64  1214.34  1313.94

  進口額     2478.04  2901.08   2577.1

  差額      -1280.4   -1686.74  ?1263.16

  (資料來源:2003年度肯尼亞經濟季評)

  主要出口商品為茶葉、咖啡、花卉、水泥、劍麻、除蟲菊、純鹼、皮革、肉類和石油産品等;主要進口商品為原油、機械、鋼鐵、車輛、藥品、化肥等。主要貿易夥伴是東部和南部非洲國家以及英國、德國、荷蘭、美國、日本等國。2002年,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科邁薩)為肯最大商品出口地區,佔肯出口總額的46%;歐洲聯盟為肯第二大商品出口地區和最大的商品進口地區。

  (資料來源: 2003年度肯尼亞經濟季評)

  【外國資本】肯自1963年獨立以來,一向重視吸收利用外國資本為本國經濟建設服務。1964年政府頒佈實施《外國投資保護法》。目前,英、美、德、法等國在肯設有數百家公司,投資領域遍及農業、工業、商業、旅游、金融、交通運輸等部門。1997年以來,西方國家對肯投資減少。2002年,肯獲外國直接投資5000萬美元。2003年肯新政府上臺後,外國投資有所增加。

  (資料來源:2003年世界投資報告)

  【外國援助】主要援助國和國際組織有日本、德國、英國、美國、荷蘭以及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開發協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歐盟和非洲發展基金等。外援主要用於農業、軍事、交通運輸、教育、衞生、電訊及社會發展項目。1995年至2000年,援助佔政府財政收入的10%,年約2.3億美元。2003年,肯政府共收到來自世行、非洲發展銀行和歐盟國家的財政援助77億肯先令。預計今後3年,西方國家及國際金融機構將陸續向肯提供3000億肯先令的發展援助。目前,日本是肯最大的援助國。

  (資料來源:齊貝吉總統在2004年3月30日肯九屆二次議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人民生活】2003年,肯人口總數3150萬,人口增長率2%。其中城市人口990萬,職工實際年均工資約為280美元,全國貧困率56%。2000年,肯失業率高達21.7%,比1995年上升了50%。肯人均期望壽命52歲。2002年底,肯人口中艾滋病病毒攜帶者220萬,感染率14%,其中艾滋病人70萬。肯普通民眾的就醫狀況較差,有醫院480所、診所3800個,醫療系統從業人員5.1萬人,其中醫生4300人。

  (資料來源:2003年度肯尼亞經濟季評)

  【軍 事】1963年獨立後建軍。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由總參謀長、陸、海、空三軍司令、省級管理和國家安全國務部長及主管軍隊財政撥款的總統府副常秘6人組成的國防委員會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向總統負責;總參謀部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總統通過總參謀長統帥全軍。實行志願兵役制。現役人數2.44萬人,其中陸軍2萬人,海軍1400人,空軍3000人。1997成立國防學院,培養上校和准將級軍官,以及高級警察和文職官員等。1998年5月,肯政府改組軍隊指揮系統,成立西部軍區、東部軍區和中央行政與後勤指揮中心。現任(第5任)總參謀長約瑟夫基布瓦納(Josegh KIBWANA)上將,2000年11月任職至今。2002/2003財年國防預算支出140億肯先令,佔預算支出總額的4.3%。

  【文化教育】政府重視發展教育事業。2003/2004年度教育預算支出610億肯先令,佔預算經常項目支出總額的30%。教育體制分為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兩類,正規教育實行小學、中、大學“8-4-4”學制。非正規教育包括成人教育和掃盲活動。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報告,2002年肯受教育率為75%。2000年,肯有成人文盲、半文盲約430萬。著名高等學府有內羅畢大學、莫伊大學、肯雅塔大學、埃格頓大學、肯雅塔農業技術大學和馬塞諾大學。另有30個職業培訓學校,3所技校和12所私立大學。2003年1月肯新政府上臺後,開始實行免費小學教育。

  2002年肯學校、學生和師資情況如下:

  學校(所)   學生(人)     教師(人)

  小學      18901 637.12萬   17.8萬

  中學      3028 84.7287萬  3.83萬

  公立大學    6 5.29        5000

  (資料來源:2003年度肯尼亞經濟季評)

  【新聞出版】2003年全國各種英文報刊日發行總量約152.68萬份,各種斯瓦希裏語報紙日發行量約為9萬份。主要報刊:《民族日報》,英文版,發行量約20萬份;《東非旗幟報》,英文日報,發行量約7萬份;《今日民族報》,斯瓦希裏文日報,發行量約5萬份;《肯尼亞時報》,英文日報,前執政黨肯盟機關報,發行量約5.2萬份;《每週評論》,肯最大的私營英文周刊,發行量約1.85萬份;《東非人報》,英文周報,1994年11月首次發行,在肯尼亞、烏干達和坦桑尼亞同時出版。斯瓦希裏語報以《民族日報》媒體集團創辦的《塔伊法》(意為“今日民族報”)最有影響。

  肯尼亞通訊社為官方通訊社,成立於1963年,向內羅畢的廣播電臺、電視臺和報刊提供新聞和圖片。

  肯尼亞廣播公司,係英殖民者建立,電臺於1927年開播,用英語、斯瓦希裏語、印地語和15種非洲語言廣播。1963年肯獨立後,將其收歸國有,改名為“肯尼亞之聲”。

  肯尼亞廣播電視公司,1987年成立,係肯目前規模最大、廣播電視節目能覆蓋全國的廣播電視公司。“肯尼亞電視網”,1989年成立,肯第一傢俬營電視臺,用英語播放。目前,肯有至少13個電視臺和17個調頻廣播電臺,但覆蓋範圍主要限於內羅畢、蒙巴薩等大城市。

  【對外關係】奉行和平、睦鄰友好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謀求地區和平與發展,反對外來干涉,重視發展同西方及鄰國的關係,注意同各國發展經濟和貿易關係,開展全方位務實外交,強調外交為經濟服務。

  肯是聯合國、非洲聯盟、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成員國,洛美協定簽字國,也是政府間發展組織、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東非共同體和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等次地區組織的成員。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總部設在內羅畢。截至2003年,肯同106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對當前重大國際問題的態度】關於國際形勢:認為冷戰後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發生巨大變化,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經濟因素成為國際關係的主導因素。東西方關係進入新時期,而南北關係無顯著改善。多極化趨勢雖有所發展,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國際和平與安全主要受到有關地區和國家內部衝突的影響。強烈譴責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活動,認為恐怖主義從來都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應始終被視為非法行為,支持國際社會的反恐鬥爭,但強調反恐鬥爭並非針對穆斯林社會。

  關於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認為現存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不公正、不合理。西方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並利用現存的國際經濟秩序從發展中國家漁利,客觀上造成了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的貧困。主張政治上應遵守《聯合國憲章》,特別是恪守主權平等和互不干涉內政等基本國際關係準則;經濟上應加大發展中國家在制定“游戲規則”過程中的參與力度,在此基礎上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關於非洲形勢:認為衝突、動蕩是阻礙非洲國家發展的最主要因素,非洲仍是世界最脆弱的地區。貧困和外債制約着非洲發展,經濟全球化對非洲的挑戰大於機遇,非洲面臨被進一步邊緣化的危險。非洲國家應通過自身和有關國際、地區組織的努力,以睦鄰友好和尊重領土完整為原則,和平解決爭端,通過地區一體化提高應對全球化挑戰的能力。呼籲發達國家向非洲國家提供發展援助,減免非洲國家債務,向非洲産品開放市場。支持 “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NEPAD)”的實施,但擔心“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框架下的發展機遇特別是西方對非援助為少數非洲大國所操縱,對該計劃的普遍性心存疑慮。

  關於聯合國改革:主張對聯合國機制和制度進行必要的改革,使其更具透明度和代表性,在決策方面更加民主、高效。主張增強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的作用,並在聯大與安理會之間建立更加平衡的關係。認為非洲至少應在安理會中有兩個常任理事國席位,同時支持日本和德國謀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

  關於人權問題:認為生存權和發展權是基本人權。發展中國家在貧窮的狀態下,首先應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否則民主、自由及其它政治、經濟和社會權利無從談起。主張通過對話加強國際人權交流,反對在人權領域搞對抗,反對西方國家利用人權問題對別國施壓。

  【同我國的關係】1963年12月14日兩國建交。由於意識形態分歧等原因,肯於1967年10月關閉其駐華使館。1969年3月,肯單方面決定將兩國關係降為代辦級。1974年9月,兩國恢復大使級外交關係。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兩國關係日益密切,江澤民主席(1996年)、李鵬委員長(1999年)和朱?基總理(2002年)等曾訪肯,肯前總統莫伊曾於1980、1988、1994年三次訪華。

  2003年,兩國友好關係進一步加強。中方訪肯的主要有:中聯部副部長馬文普(過境,2月)、空軍司令員喬清晨上將(過境,3月)、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於再清(3、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過境,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12月)、貿促會會長萬季飛(12月)、衞生部副部長馬曉偉(12月)。肯方訪華的主要有:外長穆西約卡(9月)、計劃和國家發展部長尼翁戈(10月)、旅游和新聞部長圖朱(10月)、中央省、濱海省、尼安薩省、裂谷省四省長代表團(4月)、內羅畢市長阿凱奇(9月)等。

  中國駐肯大使:郭崇立。館址:WOODLANDS ROAD,KILIMANI DISTRICT,NAIROBI。電話:722559,726851,721434(經參處)。電傳:23011 CECOMKE(商務處);傳真:726402。區號:00254202。

  肯尼亞駐華大使:露絲索利泰(Mrs. Ruth Solitei)。館址:北京三里屯西6街4號。電話:(010)65323381,65322473。傳真:65321770。

  【同英國的關係】兩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保持着傳統的密切關係。英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訪肯,肯前總統莫伊多次訪英。2003年10月,齊貝吉總統訪英,與布萊爾首相會談,英方承諾增加對肯援助。英是肯主要雙邊援助國之一。肯獨立到1994年6月,英援總額達7億英鎊。2000年英援肯7130萬美元,佔肯所獲雙邊援助總額的24.9%。英是肯第一大投資者。截止1994年,英對肯投資總額超過10億英鎊,2002年有60多家公司在肯駐有代表。英是肯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和僅次於烏干達的第二大出口對象國。2002年,英肯雙邊貿易額約達4億英鎊,其中肯對英出口2.16億英鎊,順差5700萬英鎊。英每年向肯提供500個獎學金名額,目前肯有5000多名學生在英國留學。

  【同美國的關係】近年來,肯為爭取美援、美為獲得肯配合其在東非地區反恐,兩國關係發展較快。2001年,美眾議院議長哈斯特德和國務卿鮑威爾先後訪肯;“911”事件後,莫伊總統與布什總統在美會晤討論反恐等問題,2002年又正式訪美。2002年2月,肯美在肯沿海進行代號為“尖槌”的聯合軍事演習。2003年1月和8月,美國助理國務卿坎斯坦納兩次訪肯;10月,齊貝吉總統對美進行國事訪問,美國務卿鮑威爾來肯出席蘇丹和會。肯是接受美援助最多的黑非洲國家之一,2000年達1.34億美元。肯自2000年成為美“非洲增長與機會法”的首批受益國以來,對美紡織品出口激增,1999年為1000萬美元,2002年增到1.27億美元,預計2003年將達到2億美元。目前,美係肯第7大出口國和第5大進口國。2000年美對肯投資2.38億美元,近百家美公司在肯設代表處。

  【同鄰國的關係】肯與坦桑尼亞關係友好,兩國間的合作不斷擴大。兩國領導人均強調加強雙邊合作的重要性。雙方同意建立聯合委員會促進雙邊貿易和合作,並簡化移民程序,為兩國人員往來和物資交流提供便利。2001年和2002年,坦總理蘇馬耶兩次訪肯,肯前總統莫伊兩次訪坦。2003年6月,齊貝吉總統對坦進行正式訪問,這是齊當選肯總統以來首次出訪。

  肯對烏干達地區擴張政策存有戒心,兩國關係時有緊張。1996年起兩國關係得到改善。穆塞韋尼總統多次訪肯,肯前總統莫伊亦多次訪烏。2003年7月,齊貝吉總統對烏進行正式訪問,與穆塞韋尼總統會談併發表聯合公報,表示將消除雙邊貿易與投資中的障礙,加強兩國在交通、通訊、水産和水利資源開發、邊境安全、共同打擊犯罪等領域的合作。兩國經貿關係密切,烏係肯最大商品出口國,肯為烏最大的外國投資商。

  2001年1月,肯、坦、烏三國組成的東非共同體正式恢復成立。11月,東非議會和東非法院成立。2003年6月,齊貝吉總統在肯主持召開東共體第二次特別首腦會,就三國統一關稅達成協定。同月,東共體議會通過了新財年預算。

  2003年10月,齊貝吉總統在內羅畢主持召開東非地區“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NEPAD)”第二屆首腦會議,與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盧旺達總統卡加梅、坦桑尼亞副總統謝因和布隆迪副總統卡迪等舉行會談,強調在實施NEPAD計劃中加強東非地區經濟合作及一體化。會後發表了公報,肯被確定為東非地區NEPAD計劃協調國。

  肯大力發展同東南非共同市場國家的經貿關係。2000年10月31日,東南非共同市場自由貿易區成立,肯成為首批加入的9個成員國之一。

  肯積極推動索馬裏和平進程,先後於1994年3月、1996年10月、1998年4月三次推動索派別在內羅畢舉行和談未果。2002年10月,肯在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簡稱伊加特)授權下在肯西部城鎮埃爾多雷特主持召開新一輪索馬裏和會,與會的索政治和軍事派別領導人簽署了“關於禁止敵對及索馬裏全國和解進程的結構與原則的宣言”。2004年1月,索各派在肯就索憲章修正案和建立新國民議會簽署協議,索和會即將進入選舉議員、總統和成立聯邦政府的關鍵階段。目前,索主要派別在肯均設有代表處。

  肯主張和平解決蘇丹內部衝突,曾先後十余次主持蘇丹和談。2001年5月,肯作為伊加特蘇丹問題委員會主席國在肯主持蘇丹和談。2002年7月,蘇丹政府與蘇南方叛軍代表在肯馬查科斯鎮簽署和平框架協議。2003年4月,齊貝吉總統在肯主持蘇丹總統巴希爾與蘇南方叛軍首領加朗的會晤。9月,在肯舉行的蘇丹和談取得突破性進展,和談雙方同意蘇反政府武裝人民解放運動在蘇南部保留武裝自治,6年過渡期後就該地區是否獨立進行全民公決。

責編:張麗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