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元宵節為何鬧不起來?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2日 16:24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正月十五鬧元宵。民俗學家烏丙安教授説,除夕和正月初一過大年,傳統上是以家庭為單位歡度,元宵節則不同,講究的是走出家門普天同樂,是各民俗節日中惟一以“鬧”(歡樂熱鬧)為核心內容的。的確,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綵燈萬盞,以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等方式,同慶佳節;也有的地方在元宵節慶時增加了玩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划旱船、扭秧歌、猜燈謎、放煙火、聽音樂、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熱鬧非凡,蔚為壯觀。

  但是,與人們抱怨年味淡如水一樣,如今的元宵節也讓人打不起精神。除了電視臺舉辦一些晚會類節目外,元宵節狂歡的火爆刺激場面,早已塵封在人們的記憶深處。現在的孩子們,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鬧元宵是怎麼回事。

  元宵節鬧不起來,以及其他傳統節日不斷遭到冷遇的尷尬場景,不禁讓人想起端午節“申遺”的事。去年11月24日,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持續一年多的中韓端午申遺之爭,以韓國勝出告一段落,中國人所熟悉的端午節竟成了韓國的遺産。很多人在憤慨、疑惑的同時,也在不斷進行反思。有人説,我們每個傳統節日幾乎都與吃有關。比如,元宵節的湯圓,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以及春節的年夜飯等等。以“吃”之不變應時代之萬變,這也是現在許多傳統節日對年輕人越來越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所在。

  其實,我們不僅要淡化傳統節日“吃”的觀念,而且在“玩”和“樂”方面,內容要不斷的拓展、深化,形式也要不斷的豐富、多樣,要能與時代的發展合拍。一位參加過韓國江陵端午祭的中國民俗專家認為,僅靠禮儀的功能是難以將江陵端午祭延續到今天的,只有為傳統節日注入新的功能,才可能使它不斷延續。江陵端午祭期間,從投壺到長跪比賽,從跆拳到足球賽,各種文娛活動多達上千個,吸引了大批愛好者積極參與,從而使“江陵端午祭”超脫民俗慶典活動的範圍,發展成為一個綜合式慶典活動。這些慶典活動,加強了民眾的禮儀感與集體的歸屬感,每年的端午祭期間,來自韓國和世界各地的觀光者達百萬人之多。

  相反,我們的傳統節日,哪一個能像韓國江陵的端午祭那樣,在年月的延續中時時更新,不斷發展呢?即以元宵節為例,在人們文化生活非常單調、貧乏的年代,放煙火、耍獅子、踩高蹺等娛樂方式,無疑對人們有很大的吸引力。可是,在傳媒業極為發達的時代,在人們文化生活極為豐富的今天,旅游、電視、網絡、游戲等等娛樂休閒方式,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新寵。如果我們的傳統節日在休閒娛樂上不能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還是千古不變的老面孔,現在的年輕人憑什麼喜歡這樣的節日呢?(丁仁能)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