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5日 13:33 來源:
近日,山東某學院“大學生日常消費情況調查”顯示,按每學年九個月的在校時間計算,四年支出54310元。具體花銷如下,學費18000元,住宿費3200元,伙食費7000元;而戀愛消費4000元,旅行費4000元、交際費980元、零食費用1920元;電腦、手機、MP3等支出5850元,通訊費、網費等支出3200元。(大眾網-齊魯晚報12月14 日)
大學生們還不能夠在生活上自立,他們花錢絕大部分要靠父母。按照道理來説,他們應該“吝嗇”些才對。可是,事實並非如此。
首先,比較扎眼的是戀愛消費和旅行消費。一些大學生雖然學習不知道用功,但是談起戀愛來,卻投入異常。遇情人節以癲狂,逢生辰日而癡迷。贈禮品,表心意,請客吃飯是必需。大學門口及其周邊,茶吧,酒吧,鮮花店,禮品店,還有房屋出租等,生意興隆,財源茂盛。大學生消費,拉動了“環校園産業帶”經濟的增長。沒有“經濟收入”而依靠家人供養的學生們又“供養”了眾多的商家。
社會旅游風猛刮校園。五一、十一、寒暑假,一些大學生,不是幫助家裏做點事情,而是忙着與情侶一起,或者與同學結伴,逛名山,看大川;他們最大的藉口是,“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其實,他們“讀萬卷書”倒未必,行“千里路”卻是真。車船費、住宿費以及景點門票費,這些都不是小數目。“行千里路”後,他們的收穫是什麼呢?除了感覺到“累”和“太花錢”以外,恐怕什麼也沒有。
其次,交際費和和零食費也很突出。老鄉聚會,要聚餐;同學生日,要攢份子;老同學難得一見,要下館子……三五成群,吆五喝六;七八十來個,大吃大喝。哥兒們義氣重於泰山,至於MONEY則輕於鴻毛。“兒花爺錢不心疼”,將父母賺錢難的情景,拋到了一邊。“寧買貴的,不要對的”,比出手闊綽,看穿着奢華,“同學跟前,面子重要”,有此虛榮心作怪,交際費用當然居高不下。“零食”費用攀高,則純粹由自小養成的不良習慣造成;老大不小了,還吃零食幹什麼?完全可以戒掉。
最後,“通訊、上網”,是時尚,哪怕聊天打游戲呢,不能落後於人;“電腦、手機、mp3”,是領導時代新潮流,管自己有沒有經濟實力呢,“買”。
在大學裏我們到底應該幹些什麼呢?捫心自問,我們如果將四年的光陰過多地用於談情説愛、交際應酬等與學習無關的活動上面,符合不符合自己的學生身分呢?家長含辛茹苦地供我們上學,盼我們有出息,我們這樣亂花錢對得起家長嗎?
“我們看完學校公佈的調查結果後,受到很大觸動,” 該學院一名大三學生説,“這是盲目消費、攀比消費、超前消費造成的。這種不理智的消費行為,是對父母勞動的不尊重。”
大學生朋友,請悠着點消費,請理智些消費——看在父母愈來愈白的頭髮上,看在父母愈來愈深的皺紋上,看在父母愈來愈渾濁的眼珠上,看在父母愈來愈弓的脊背上,看在父母愈來愈蹣跚的腳步上…… (金秋碩果)
責編: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