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學術醜聞為何難懲處:代表委員揭露利益共同體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0日 13:13 來源: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中國青年報消息:全國政協委員朱清時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前不久,國內一所大學的校長接到國外一家著名科學雜誌的來信。這家雜誌要求這所學校對該校的一名學生進行調查。因為他們認為這名學生投給雜誌的論文有假的嫌疑:論文中發表的實驗都不可重復,一個小小的發現被擴大了許多倍。這家雜誌同時也表明自己的態度:如果學校不願調查,就要取消這所學校所有人在該雜誌上發表論文的權利。

  調查結果證實了這家雜誌的懷疑。這位大學校長決定對這件事情嚴加懲處,卻不能如願:不少人責備校長,不同意給學生嚴重的處分;那個學生也跑到校長辦公室大吵大鬧,以自殺來要挾。

  無奈之中,學校最後的處理結果是只給了這名學生警告處分。

  張鑒祖委員也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南方一所大學教授的論文涉嫌造假,學校最後證實了這件事情,結果只是取消了他的教授資格。這位前教授的生活一切照舊,繼續在學校開設的公司任職,繼續掙錢。

  “很多人都説,造假的代價並不大,其實還受益不少。”張鑒祖委員説。

  近幾年來,為了懲治學術不端行為,教育部和高校都出臺了不少規定和條例。“各種懲處條例是有聲有勢,但是給人的感覺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欠缺實際的東西。”肖紅代表説。

  各種有關學術不端的行為依然在發生。“任何時代都有人企圖不勞而獲,但是發生太多就有問題了。現在看,這個趨勢愈演愈烈。”王子鎬代表説。

  為什麼學術不端行為懲處不下去?

  張鑒祖委員説,現在學術不端行為很難治理,很大一個原因是領導袒護。曾經有個年輕的學者在一所學校擔任到一定級別的領導,可後來這位學者被人揭發論文造假並被印證。學術同行紛紛要求處罰這名學者,可上級主管機關的領導不同意,還在公開場合表示不要再討論這件事情。最後,這位學者被調到另一所學校擔任領導職務。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政協委員也承認了這個觀點。他説,學術不端行為的背後牽扯領導人的政績。不少造假者都是在某位領導人在任期間內被當作人才引進的,如果造假者被公開處理,就會讓領導人下不來臺。

  從目前狀態看,發生造假事件的單位也不願意擴大事態。王子鎬代表分析,之所以如此,因為個人和學校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王子鎬代表説,現在的評價體系非常急功近利。一個單位方方面面都有指標考核。比如説,大學裏學生有指標,不少學校要求博士生發表多少篇SCI論文,否則就不可以獲得學位。老師也有考核指標。老師們要競爭上崗,這個競爭一直延伸到當上院士才可以結束。之前,就連五六十歲的老教授也免不了這個局面。而所有的這些指標匯總到最後,就成了學校的綜合實力。學校要憑藉這些指標與其他學校競爭,去獲得認可並獲得資源優勢,比如説,重點學科的審批,進入211學校。結果就是壓力逐層下移。學校把壓力轉移到學院,學院轉移到老師,老師轉移到學生。

  各個學術單位競爭激烈。對他們來説,發生學術不端行為的事件是個致命的打擊。王子鎬代表説,單位與學者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如果學者受到打擊,就會使單位的榮譽受損。在這個資訊發達年代,這類信息容易散播,那單位就要上級領導的批評。

  即使單位願意公佈這件事情,但是現在的社會輿論也不夠公正。王子鎬代表説,媒體更願意以揭醜的心態來看待這件事情,而不會説這個單位多麼有勇氣。

  “最讓我們擔心的是目前的風氣對年輕一代腐蝕太大,是插在人心上的利劍。”張鑒祖委員説。他説,現在有一批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幾乎成了得獎專業戶,這很讓人疑惑。這種高産違背科學精神,其實只要問問他們的實驗周期有多長,就可以知道他們到底搞了多少東西。有的人吹牛,好像除了“兩彈一星”不能做,沒有不能做的事情。

  張鑒祖委員説:“這不是個體現象,而是一個群體現象。我們的教學質量下滑,許多年輕人沒有沉下心來,而急於求成。我們要建設創新型國家,但是我們的創新精神完全被摧毀了。”

  不少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一起呼籲:“學術不端行為,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時候了!” (記者 原春琳)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