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4日 10:40 來源:
參編消息:美俄日密切關注中國“神六”上天,官方表示祝賀。但美專家認為美航天技術的主宰地位受到挑戰,假以時日,中國沒有理由達不到美國計劃的實力和水平,甚至可能會在太空競賽中搶在美國前面。俄認為中國成為俄主要競爭對手,事實上已經贏得了超級大國的地位。日驚呼亟須變革本國宇宙戰略。
官方表態
法新社12日報道:美國祝賀中國第二次發射載人航天飛船,對於和平利用太空的任何舉動表示歡迎。
美:歡迎和平利用太空
我們顯然要祝賀中國第二次成功發射載人航天飛船,”國務院副發言人亞當 埃爾利説,“此外,中國成功地成為載人上天的第三個國家,我們要為此鼓掌喝彩。我們認為,和平利用太空是恰當的,我們歡迎中國在這個領域的發展。”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局長邁克爾 格裏芬也為中國再次發射載人飛船歡呼叫好,説此事鞏固了這個國家在航天“精英”中的地位。
俄:準備加強對華合作
俄塔社12日報道:俄羅斯對中國的航天成就表示歡迎。俄羅斯航天署副署長尼古拉 莫伊謝耶夫説:“太空俱樂部出現了又一個大國,我們為中國朋友感到高興,準備與中國在包括載人航天在內的所有領域發展合作。”
俄羅斯航天署網站12日報道:俄羅斯航天署就中國成功發射神舟六號宇宙飛船向中國航天員表示祝賀。中國航天員聶海勝和費俊龍的名字現在不僅中國知道,而且全世界都知道了。他們的飛行是真正的壯舉,而且無疑將有助於人類進一步開發宇宙空間的事業。
日:不會增大軍事威脅
日本《産經新聞》13日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細田博之在12日下午説: “我衷心祝賀中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並誠摯希望神六能夠安全返回地面,圓滿完成此次航天任務。”關於中國開發載人航天事業會增大軍事威脅這一説法,細田長官予以否認。他説:“這兩件事之間似乎沒什麼聯絡。”關於在火箭發射上屢次遭受失敗的日本宇宙開發技術,細田長官説:“日本的衛星技術十分先進,發射載人航天飛船和發射人造衛星,在技術上有本質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專家分析
路透社13日報道: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進入太空,加入了由立志探索宇宙的國家組成的精英俱樂部,也對美國構成了重大挑戰,可能具有軍事意義。
美主宰地位受到挑戰
華盛頓的世界太空和防禦計劃觀察員約翰 派克説:“不愛冒險的美國決策者將不得不關注中國在太空競賽中擊敗我們的可能性。從政治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合情合理的擔心。我們是碩果僅存的超級大國,也是唯一將人送上月球的國家。如果中國把人送上月球的話,就會壓低我們的氣焰。”
一直密切關注中國航天計劃的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安東尼 柯蒂斯説:“假以足夠的研發時間,中國的計劃就沒有理由達不到美國計劃的實力和水平。如果一項技術能夠讓一個國家精確地發射足以載人進入軌道並安全返回地球的火箭,那麼這項技術也可以用來精確地發射洲際彈道導彈。”有人認為,由於反恐戰爭分散了華盛頓的很大一部分精力,中國可能會在太空競賽中搶在美國前面。
防務情報高級研究員查爾斯 維克説:“俄羅斯和中國都有自己的軍事航天計劃,特別是載人登月計劃,美國無法應對或戰勝它們構成的挑戰。它們正在挑戰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主宰地位,因為它們不切實際地認為美國是一個過氣的世界大國,中國和其他國家能夠而且必將取而代之。”
俄出現主要競爭對手
俄羅斯《獨立報》13日文章:太空將多一個中國
中國利用我國的研究成果,成為我國航天事業的主要競爭對手。但中國神舟飛船的性能遠遠超過俄羅斯的飛船,容量也更大。此外,神舟飛船的動力裝備系統也遠遠勝過“聯盟”飛船。中國科學家和工程人員的這些重大技術成就實際上證明,中國事實上已經贏得了超級大國的地位。這一局面不會令美國人感到高興。美國人正滿懷醋意地密切關注着中國航天計劃的實施。
西方專家認為,神舟飛船的成功發射使中國具備了開始實施登月計劃的能力。如果這一預測得以實現,那我們將不得不承認,中國接過了從俄羅斯手中掉落的與美國進行技術和政治競爭的旗幟。據了解,我國航天工業固定資産損耗率為60%,而每年的更新率不超過1%。專家認為,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用不了幾年,一些航天企業將不再擁有先進設備。到那時,我們別説追趕美國,就連中國也追趕不上了。
《日本經濟新聞》13日報道:日本未來工程研究所的稗田浩雄理事認為: “航天開發是對一國綜合能力的考驗。中國的航天技術在俄羅斯技術的基礎上又加進了自己獨特的東西。”
日宇宙戰略亟須變革
日本《讀賣新聞》13日社論:日本“宇宙戰略”的根本性變革迫在眉睫
日本的宇宙開發相關人士擔心中國的宇宙技術被過低地估計。目前,日本載人宇宙活動的主要基地就是國際空間站,而美國決定縮小國際空間站的計劃,使日本面臨的宇宙開發環境發生了巨變。美國的視線正在從國際空間站轉向月球和火星。俄羅斯則以民間為對象,大力發展太空旅行,對新技術的開發提不起興趣。 隨着中國這個新宇宙大國的登場,國際環境似乎將變得更加複雜。況且,中國還想借宇宙技術這個杠桿,擴大其在亞洲的影響力。中國甚至建立了不包括日本在內的共有15個國家參加的宇宙合作組織,並計劃集中培養和訓練航天員。
日本目前正在全力發展用國産H2A火箭將人造衛星送入太空的事業。但在載人航天技術的成績和成本方面,卻比中國火箭稍遜一籌。在日本宇宙開發事業的兩個支柱— ——國際空間站和H2A火箭都有可能發生動搖的情況下,包括國際合作方式在內的日本宇宙戰略的轉變已經是迫在眉睫。然而,日本目前甚至連一個能夠研究和制定宇宙戰略的機構都沒有。日本的宇宙開發將何去何從,關鍵就是看日本能否進行一場包括機構改革在內的根本性變革。
責編: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