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世界”展遭遇倫理之辯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8日 09:56)
科技日報消息:這兩天光顧中國建築文化中心展覽館的人着實是眼界大開,一個正在布展的展覽展品全部都是真實的人體或人體器官,一個用右手擎着整塊人體皮膚、頭高高昂起的“擎皮者”標本尤其讓人觸目驚心。從4月8日開始,一項奇特的展示真實人體結構的科普展覽———“人體世界”將在中國建築文化中心展覽館舉行,這是此類展覽在北京第二次展出。同上一次在北京自然博物館的低調相比,此次可謂聲勢頗大,展覽經由衞生部和中國科協批准,中國解剖學會主辦,計劃全國巡迴展,為期4個月,北京是第一站。然而展覽還沒有開始,對於這種形式的人體科普是否合適的爭論已經出來了。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約3000平方米的展廳,共展出17件造型各異的塑化人體標本及160件塑化人體器官標本。只有骨骼和肌肉的塑化“擲鐵餅者”、“籃球運動員”、“奔跑者”、“下棋者”等整體標本看起來栩栩如生,甚至可以看清每一絲肌肉的紋路,骨骼、皮膚、韌帶、五臟六腑等人體器官都真實地觸手可及。另外,為了提醒公眾重視自己的健康,展覽還專門準備了一些因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病變器官和正常器官的對比,像吸煙者的肺部和正常肺部的對比,希望以此提醒公眾重視自己的健康。
據大連醫科大學解剖教研室隋鴻錦教授介紹,展出的真實人體標本是採用國際上最先進的生物標本保存技術———塑化技術處理的,它能夠完美再現人體生前的結構;而且無毒無害,具有乾燥、無味、可長久保存等特點。生物塑化是採用多聚物替代生物組織中的水分和脂類,把組織保存得像活體一樣,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物、醫學科研教學中遺體捐獻數量不足的難題。據知,此類人體標本展覽先後在德國、英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十多個城市進行巡迴展覽,參觀者超過1600萬。
但畢竟展出的是真實的人體標本,對人的感官還是有刺激的。雖然主辦者為了減少參觀者的恐懼感,將完整的人體標本擺成了有趣的姿勢,展覽廳裏還放置了大量的綠色植物,以緩解一些緊張情緒,但依然有不少人對此難以接受。一個展館工作人員説:“我恐怕不會帶孩子來看這個展覽,我不知道這會對孩子心理産生什麼影響。”此消息剛剛在網上發佈,許多網友也發表了類似的看法:“我不是一個頑固的人,但從生理上我就抵觸它,太噁心了。”更多的人卻從另一個方面發表了看法:“這種展覽是對死者的不敬!不知那些死者願意嗎!”
其實舉辦這種形式的人體標本展,從一開始,其所涉及的法律、宗教、倫理、科學和藝術之爭就沒有停止過。我國著名生命倫理學專家邱宗仁先生認為,即便是屍體,因為有過生命,因此有尊嚴,應該被尊重。對於屍體來説,任何商業性的活動都是對生命的不尊重。著名醫學倫理學專家陳天民也認為,屍體標本售票展出有悖公德。陳教授認為,屍體或人體的標本只應該應用到教學和科研上,對屍體的任何商業化做法都是違背倫理道德的,是行不通的。
不過展覽主辦單位中國解剖學會副理事長陳克銓教授認為,不同人的接受能力不同,差異會很大,可能有人看了以後會覺得噁心或恐懼。但對於醫學教學來講,解剖人體是十分正常的,應該不會引起太大的反感。而其所傳達的科學啟蒙意義以及人本主義思想,會使人體標本展獨具魅力,此類展覽已經相繼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展出。比如去年和前年,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都舉辦了人體標本展,並受到了大部分社會公眾的肯定和歡迎,其中在香港甚至還出現了萬人排隊爭睹人體標本展覽的盛況。
因此,儘管這些人體標本“直觀得讓人感到殘酷”,甚至會充滿恐懼,但是在參觀後,還是能感受到標本展覽的震撼力教育和科學意義。香港人體標本展中,很多參觀者從展覽館走出來之後,都表示對生與死的態度完全改觀。除了震撼、讚嘆之外,有五成人看過展覽後,表示將更注意自己的健康,而一成吸煙者更因此少抽煙,甚至是戒煙。
不少科普工作者認為,從科學啟蒙與普及的角度來看,舉辦這次人體標本展還是意義重大的,因為從科普的角度講,這次人體標本展覽將會讓社會公眾更清晰地認識人體,更直觀地了解更多的生命奧秘。自然博物館的沈京武先生説:“科普計劃曾提出讓成年甚至兒童對死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科普單位應該通過展覽讓公眾正確認識死亡。不過在展覽時,應該考慮一些合適的做法,比如可以效仿新加坡此類展覽時的一些好做法,向公眾提供一些有關人體標本展覽的詳細資料和科學的介紹,並且可以在宣傳資料裏對參觀者提出必要的提示和警告,對於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童,可以規定多少歲以下的孩童須有大人陪伴等。”(記者 游雪晴)
責編:肖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