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飛天——記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王永志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20日 10:28)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張景勇)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返回地面,遨遊太空的楊利偉自主走出艙門……這一瞬間,祖國各地沸騰了!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此時,一位年逾七旬的老者留下了激動的淚水。

  或許很多人對這位謙遜低調的老人連名字都不知道,但他對中國載人航天的貢獻絕不可磨滅,他就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技術“領頭人”——總設計師王永志院士。即使在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今天,面對“當之無愧”的稱讚,王永志仍然保持其一貫風格:“榮譽屬於整個群體,我是代表大家領獎的。”

  轉折

  “如果沒有小學老師劉漢甲,我會是一名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劉老師在我人生十字路口上起了決定性影響,改變了我的一生。”

  出生在遼寧農村的王永志,對恩師的感激之情發自肺腑:當時家裏窮,兄弟姐妹又多,我能上小學已很難得,但到1945年5年級時學校停辦,我只好回家務農。後來我們縣創辦中學,劉老師趕快千方百計通知我,他還找到我大哥説:你可別把這孩子耽誤了,這是個有出息的孩子。就這樣,我再次踏入校門。

  但王永志並非從小立志於航天,出身農村的他對農作物特別感興趣,總是夢想改良物種,當一名生物學家。但現實又一次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抗美援朝時期,王永志經常聽到空襲警報,因為美國的飛機時常侵入我國領空。

  “那時候,我就覺得,有了飛機就有保障,如果連國防都不行,那改良物種還有何用?所以在1952年高中畢業報考大學時,我就報了清華大學航空係,從此走向國防建設。”

  1957年,又是王永志人生的一大轉捩點,被他稱為“難忘的1957”:這一年,他在莫斯科航空學院改學火箭導彈設計,而1955年被派到這個學院時學的是飛機設計;前蘇聯的人造衛星在這一年成功發射;他回國後所長期奉獻的單位——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也在這一年成立……

  “正是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這一次次轉折,我才從一個孤苦無助的農村孩子,逐步成長起來。”王永志説。

  1961年,王永志回到祖國,一直從事航天技術工作。40多年來在我國戰略火箭、地地戰術火箭以及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特別是在載人航天工程中做出重大貢獻。

  跨越

  “我們做火箭的,最後一定要把人送上天。”這個夢想一直縈繞在王永志心頭。

  1992年,王永志被任命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有了圓飛天夢的廣闊舞臺。然而這又談何容易:1992年論證時,預計要經過10年左右,到2002年我國的飛船可以上天,到那時前蘇聯第一位宇航員加加林上天已經41年。

  “如何面對40多年的差距?如果我們再去搞一艘和別人40多年前同樣水平的飛船,它能極大增強我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嗎?我們還能有激情嗎?因此,我們給自己出了一個難題:跨越!”談到跨越式發展的大思路,王永志雄心滿懷。

  當然航天人也深知:跨越並非易事。因為載人航天是當今世界技術最複雜、難度最大的巨型航天工程,涉及眾多高新技術領域,這些領域的高新技術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前蘇聯和美國在研製載人飛船時都經歷了體積由小到大,乘員從單人到多人,結構由單艙到多艙的發展歷程。我們的飛船一起步就提出搞三艙方案,剛開始我們內部也有不同意見。有人曾覺得三艙不如兩艙簡單、保險,加上第三艙就複雜多了。當時要統一大家思想還挺難。”王永志作為技術總負責人,一開始就瞄準了國際上最先進的載人飛船。

  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號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構成,返回艙返回後,同國外廢棄軌道艙的做法不同,“神舟”號飛船的軌道艙可留在軌道上,作為一顆科技衛星繼續進行空間科學探測和技術試驗。

  “我們的飛船一起步,就要讓它和後面的工程一步一步銜接起來。也就是説,我邁出左腳,不僅僅是為了向前跨進半米,同時也為邁出右腳找到支點。”王永志作為總設計師,處處體現出總體和大局的意識。

  軌道艙的多適應性為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試驗創造了條件。美蘇兩國的交會對接試驗是先發射一艘飛船到軌道上,緊接著再發射另一艘,與前面一艘對接。而我國是把軌道艙留在軌道上,做對接試驗時只要發射一艘飛船去與留軌運行的軌道艙對接就可以了。

  “要説跨越創新,這個多功能的軌道艙應是主要標誌之一。”談起這一點,王永志頗感自豪,“同時,在跨越大動物實驗階段、航天員的安全性設計等多個方面均體現了創新的思路。”

  “王永志作為總設計師,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在總體技術方案制定、提出對各系統技術要求、關鍵技術攻關、重大問題處理等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王永志的同行這樣評價他。

  國外曾有人説我國飛船照搬了他們的東西。而當王永志在莫斯科介紹完中國載人航天的特色和技術特點後,“聯盟”號飛船的總設計師米申院士情不自禁地大聲説:“中國飛船不是‘聯盟’號,中國飛船就是中國飛船!”

  “中國飛船就是中國飛船,沒有什麼抄襲之嫌。這是國際航天界權威的評價。”王永志説。

  圓夢

  2003年10月16日,“航天英雄”楊利偉返回祖國大地,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全國上下無不歡欣鼓舞。

  “看著楊利偉自主從返回艙裏走出來,我非常激動,當時我流淚了。我這一生因為激動而流淚的次數不多,像這樣控制不住地流淚,是極少有的。”王永志完成了他這項“壓力最大的任務”,至今談起圓夢時刻仍是激動不已,“我們不辱使命,取得了成功。”

  中國人千年的飛天夢想一朝實現,楊利偉乘坐的“神舟”號飛船功不可沒,而將飛船送入太空的火箭更是勞苦功高,如果火箭沒有足夠的運載能力,則無力將飛船送入太空。而王永志在運載火箭研製中所做出的業績同樣令人矚目: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他作為重要的技術骨幹,參加了我國第一代戰略火箭的研製工作,在中近程、中程和洲際火箭的研製工作中為增大射程,提高實用性能,解決了大量技術問題。

  20世紀80年代,他是第二代戰略火箭研製的主要技術&&人,為我國實現火箭技術更新換代做出重要貢獻。

  20世紀80年代末,他主持完成了長征二號E大推力捆綁火箭研製任務。研製時間僅為18個月,首次便發射取得成功,使中國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邁上一個大臺階。

  正是由於長期的積累,才可使千年夢想一朝圓。

  “如果有機會再做一次選擇,你還會選擇航天嗎?”

  面對提問,王永志的回答頗能體現航天人的風格:再選擇一次人生,當然沒有這樣的機會了。但如果我還能為我國的載人航天,能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多做一些事情,多工作幾十年,那是我最大的希望。其實我們這一代航天人都有這樣的願望。探索宇宙、開發宇宙無期限,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做更多的工作,進一步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

責編:閆冬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