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計劃之歷程揭秘-中國探月事業40年記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26日 11:17)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次年5月,毛澤東主席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1978年,一塊1克重的月岩樣品作為美方禮物贈送給國家主席華國鋒。當時的研究者歐陽自遠現在成為中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
新京報消息:上世紀70年代,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被國際天文學者命名為“萬戶”。
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名字,600多年前,一位名叫萬戶的明朝官員將自己綁在椅子上,兩手各持一隻大風箏,椅背上,47枚捆紮在一起的火箭被點燃——這位粉身碎骨者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第一個嘗試用火箭飛天的人。21世紀初葉,繼載人航天工程的一舉成功,中國航天事業邁向又一個里程碑——探月計劃。
2004年2月13日,國防科學工業委員會秘書長兼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孫來燕向世人公佈,中國月球探測計劃已經進入實施階段:三年內,一顆屬於中國的衛星將開始繞月飛行;6年內,中國的月球車將在月面上軟著陸,展開巡視探測;2020年之前,中國研製的機器人將把月壤樣品採回地球。
0.5克樣品和100名專家
“25年前,我的研究就從一塊0.5克的月球岩石樣品開始。”2月25日,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對記者回顧了中國探月事業的數十年艱辛歷程。
1978年,美國總統卡特的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訪問中國時,向當時的國家主席華國鋒贈送了一件特殊禮品——一塊小指尖大小的月球岩石樣品。樣品鑄在一個類似于凸透鏡的有機玻璃盒內,看著很大,但其實只有1克的重量。華國鋒將樣品轉交給科研部門要求研究。由於當時全國搞天體岩石的研究人員很少,有關部門很快就找到了遠在貴陽的歐陽自遠。
“樣品很快從北京安全地送到了貴陽。拿到樣品,我當時就請來了全國大約近百名各方面研究專家,並制定了詳細的研究計劃。”歐陽自遠説。“1克的樣品雖然很少,但對於做研究已經足夠。我當時把樣品小心切成了兩塊。一塊用於做研究,另一塊保存了起來。”
歐陽自遠介紹,因樣品大小有限,當時先做了非破壞性測試與研究,最後才做破壞性的測試與研究,包括礦物成分、結構構造、化學成分、微量元素、物理性質、産出環境,“只要當時能做的測試,我們都做了。”
令他感到自豪的是,對這0.5克樣品進行研究後,中國學者發表了14篇相關研究文章,並推斷出這是由阿波羅17號飛船採集來的樣品,在參考美國公佈的數據後,學者們還把樣品具體到了是什麼編號,並回答了其取自月球的什麼位置,背陽還是背陰?
“美國人贈送月岩樣品,其實也是在探測我們的測試能力和研究水平,雖然這話沒有明説。但我們的研究結果還是讓美國人很信服。”歐陽自遠説。
“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在歐陽自遠為首的中國學者對月球展開研究之前,中國空間科技事業已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起跑線則是衛星和火箭的研製。
1955年6月,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過問下,44歲的錢學森博士回國。8個月後,他向國務院遞交了《關於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這份意見書為中國火箭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重要的實施方案,實際上是一份關於我國航天技術的建議書。為了保密,錢學森用“國防航空工業”一詞來代替“航天技術”。
“導彈是非常重要的軍事武器,將來一定要大發展。”在一次中央軍委會議上,錢學森這樣説。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了這次會議。時任國防部長的彭德懷立即召集在京的另幾位元帥,對錢學森的建議進行討論,結果是一致贊成。
一個月後,中央書記處和政治局作出了在我國發展導彈事業的決定。錢學森受命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成為首任院長。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8年5月17日,在武昌召開的中共八大第二次會議上,毛澤東主席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不久,中央政治局開會研究決定,以中國科學院為主研製衛星,並且批准撥專款2億元人民幣。這在當時可謂“天文數字”。負責實施該計劃的“581組”和三個設計院很快成立,研究所大樓和高空模擬實驗基地也相繼建成。第一個方案:計劃在國慶10週年時發射中國自行製造的首顆衛星。
然而隨後的三年自然災害和“文化大革命”,導致研製被不斷推遲,直至1970年4月24日,太空中才傳來來自中國的聲音——“東方紅一號”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
3個月後,毛澤東主席批復了一份發展我國載人航天的報告。1971年4月,80多家單位、400多名航天專家來到北京京西賓館,對載人航天進行了深入討論,確定了“714工程”發展載人航天。時任國防部五院院長的錢學森將飛船命名為“曙光一號”,計劃在1973年底發射升空。但在那個政治動蕩、經濟困難的年代,國家已拿不出更多錢來支持和發展航天事業。由於經費的缺口,載人航天計劃無力為繼。“把用在載人航天上的錢,搞經濟建設更有實際效果”,國內開始出現很大的爭議。最終,毛澤東拍板,“載人航天的事暫停一下,先處理地球上的事,地球外的事往後放放。”
被否決的鐵標“烙”月
此後十多年,載人航天工程雖被擱淺,但中國學者對於月球的研究卻從來沒有停止。
“從1962年,我國學者特別是中國科學院相關單位的研究人員就開始了對‘月球號’、‘徘徊者’、‘勘測者’、‘月球軌道’和‘阿波羅’等月球系列探測器進行跟蹤性與綜合性研究。”
歐陽自遠院士説起那段日子,坦言“很苦悶”。“我們只能收集和研究別人公開的資料,而一些核心數據卻根本拿不到。”但他同時感到很慶倖,“在跟蹤研究中,我們與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日本開發了不同程度的合作性研究,由此形成了一批年齡和知識結構合理的基礎研究隊伍,現在我們的探月研究基礎都是那時積累下來的。”
1986年3月,四位著名的老科學家——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聯名呼籲“中國要跟蹤研究國外戰略性高技術的發展”,鄧小平同志在這份建議書上作了“此事宜速作決斷,不可拖延”的批示。
中央很快便組織了數百位專家就此事進行論證。之後,選取了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先進防禦計劃、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等七個領域的15個主題項目,作為我國今後發展高技術的重點。這就是“863計劃”。
由於航天技術是863計劃選定的第二個高技術領域,因此“863-2”至今被冠在其研究子課題編號之前。航天專家在論證該領域的研究目標時,認為我國已經具備了返回式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通信衛星等各種應用衛星的研製和發射能力,但在載人航天方面仍是空白。
當時的航天部組織了載人航天可靠性論證。但由於載人航天投入大,風險高,直接經濟效益不明顯,對於中國究竟要不要搞載人航天,專家們存在較大的分歧。這場爭論一下子又進行了5年。
“其實在1992年前後,國內就已有科學家提出了‘嫦娥奔月’的想法。”
中國探月計劃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回憶説,當時為了迎慶1997年香港回歸,有人提出利用運載火箭往月球上發射一個象徵中國的鐵質標誌,永遠地將其“烙”在月球上,以此揚國威、鼓志氣。這個設想當時在科學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不過還是得到了一批學者的支持,很快便形成文字向中央打了申請報告,並計劃在香港回歸前完成發射任務。“這完全是從政治角度考慮的,基本上沒有什麼科學研究價值,而且還費錢。所以當報告打到中央後,被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同志否決了。”
探月計劃醞釀10年
“探月計划算到今天,整整醞釀了10年。”歐陽自遠院士介紹説,我國真正意義上的探月構想是在1994年提出的,此後的10年間主要是在進行論證過程,而且是“那種反反復復的論證”。
“首先一步,我們要論證開展探月有沒有必要?是否可行?第二步,上月球幹什麼?做哪幾件事情?於是我們制定了探月20年大規劃,也就是現在國家航天局局長欒恩傑總結的‘繞、落、回’三個階段。而科學目標是否符合國際發展潮流,是否緊密結合我國的實際?這都需要進行科學且複雜的論證過程。”歐陽自遠説。
談論到這10年的醞釀,中國探月辦公室劉建忠研究員告訴記者,包括歐陽自遠院士在內的很多專家,除了搞研究,10年中做的最多的工作是四處遊説和呼籲。
“這項工作很費心,只要逮住機會,他們就會向決策者、科技界和公眾闡述月球探測的重要性,灌輸中國開展探月的必要性。”劉直言不諱地説,“畢竟10多億元的科研投資不是個小數目,大家都很謹慎。不過如果沒有熱心科學家的這些外圍努力和攻關,中國啟動探月計劃可能還會要推遲。”
就在爭論中,科學界的一些行動已在悄然地推動著中國探月計劃的前進。上世紀90年代初,航天領域首席科學家閔桂榮院士提出了中國也要搞月球衛星的建議。1997年4月7日至10日,中國科學院的楊嘉墀、王大珩、陳芳允三位院士以“863”計劃的名義發表了《我國月球探測技術發展的建議》。1998年,總裝863航天領域辦公室組織了楊嘉墀等航天專家對清華大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國防科大、中國科技大學的“月球車”項目申請報告進行評審,通過了由清華大學&&的“月球探測機器人總體方案設計及關鍵技術分解”的立項研究,揭開了我國月球車研究的序幕。2000年5月,清華大學組織了“月球探測技術研討會”,反響強烈。
2000年10月5日在京召開的首屆“世界空間周”慶祝大會上,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國家航天局局長欒恩傑作了題為《面向21世紀的中國航天》專題發言,“我國將在無人實驗飛船成功飛行的基礎上,實現載人航天飛行。在空間探測方面,將實現月球探測,並積極參與國際火星探測活動,使我國的空間探測技術上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這是中國高層首次公開表明探月決心。
2000年11月22日,我國政府首次公佈航天白皮書—《中國的航天》,明確了近期發展目標中包括“開展以月球探測為主的深空探測的預先研究”。
7年的遊説和呼籲終於有了結果。2001年,由歐陽自遠院士&&制定的‘發射繞月衛星’第一期科學目標和有效載荷配置終於通過了國家評審。2001-2002年間,孫家棟院士組織全國各方面力量,對首期目標又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綜合論證,最後得出結論:科學目標明確、先進,技術能夠實現,沒有顛覆性的技術問題。2003年9月,中央最終同意並批准了這個計劃。
“把繞月衛星發上去,這是被逼出來的。印度已經宣佈2007年發射繞月球衛星,他們的技術力量挺強,我們必須得趕到前面去,現在時間已經很緊了。”中國“雙星計劃”的首席科學家劉振興院士説。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