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科技日報]十論建設創新型國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25日 06:50 來源:科技日報
    專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

  科技日報消息: 堅持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既是對科學發展觀的貫徹和落實,又是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化和豐富;既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發展任務,又是一場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實現這一美好藍圖,需要在思想認識上厘清一些重大關係,才能保證實踐過程中行之有據,行之有效。

  第一,信心勇氣與腳踏實地的關係。堅持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既需要紮實苦幹的實踐,又需要堅定持久的信心。信心和勇氣來自我們國家今天的實力,來自我們國家昨天的輝煌。新中國成立後,在積貧積弱、百廢待興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一系列“當驚世界殊”的科技成果。這是一個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總結的現象。在一定物質條件的基礎上,一種信念的確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在這方面,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為我們留下了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學習他們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豪情壯志,繼承他們自立、自信、自尊、自強的民族精神。搞自主創新,我們今天的內外部環境和條件較之他們當年搞“兩彈一星”,不知優越了多少倍,我們沒有絲毫理由畏縮不前。建設創新型國家,要求我們必須具備“兩彈一星”精神所包含的膽識和勇氣、雄才和大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經過不懈地努力,我國的大多數甚至絕大多數産業,是可以具備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是可以更多地獲取和掌握自主知識産權、創造世界知名品牌的。

  樹立了信心,鼓起了勇氣,還需要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科學技術來不得半點虛偽和浮躁。我國絕大多數科研人員都保持著科學嚴謹的態度,通過艱苦拼搏,攻下道道難關。但也有一些急功近利的現象和剽竊論文、造假欺詐等學術不端行為,這不僅與我們提倡的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格格不入,而且還玷污了高尚的學術道德,損壞了科技工作者的良好形象。這樣的現象蔓延開來,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信心和勇氣。

  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還表現在如何對待挫折和失敗上。自主創新是一場漫長而又寂寞的長跑。在創新過程中,有的可能如願以償,鮮花簇擁;有的則可能遇到險阻,甚至遭受失敗。這個時候最容易喪失信心和勇氣。因此,我們必須倡導“崇尚成功,寬容失敗”的理念,鼓勵科研人員敢於冒險,百折不撓,一點一滴地積累,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最終達到光輝的頂點。

  第二,自主創新與對外開放的關係。我們今天提出自主創新,不同於過去在外國封鎖背景下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強調自主創新,是為了更好地利用開放的條件,更好地發揮引進的作用。這些年來,我們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成為加快我國科技升級和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應該説,沒有對外開放,就沒有現在搞自主創新的基礎和條件。但另一方面,沒有自主創新,一味地引進,便會永遠受制於人,永遠不能與先進國家平等對話,永遠難於擺脫技術落後的局面。無數事實已經無可辨駁地證明: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

  自主創新不等於“關門創新”,而是以我為主,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進行創新,最終目的是為我所用,自主開發我們自己的産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取得國際競爭力,掌握核心技術和擁有知識産權才是關鍵,不可能也不必要樣樣事情都由自己來做。我國的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的發展,我們的創新也是在開放條件下的創新。即使將來我們自主創新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也還要不斷地向其他國家學習,同世界各國切磋,該引進的技術還是要引進。不同的是,我們對外開放交流的層次更高,底氣更足,基礎更牢。

  第三,企業與科研院所的關係。中央提出,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以企業為主體,意味著企業要成為技術創新的投資主體、研發主體和成果應用主體。這一提法使一些科研院所的同志感到迷茫。説過去搞研發我們歷來是主體,現在企業要成為主體,那我們幹什麼去呢?是不是被邊緣化了?這種認識是片面的。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和技術創新的主體,這已經成為共識。然而,從目前我國國情出發,大多數企業更多還是投資和應用的主體,有靈活的機制,有強烈的市場意識,有可投入的資金,有應用新技術的慾望。這便為科研院所提供了用武之地。新時期的科研院所要大有可為,關鍵是要以市場為導向與企業融為一體,共同打造技術創新的鏈條,根據企業創新的需求,不斷地為企業提供新技術,通過企業實現科研成果的産業化。作為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院所在競爭前研究、共性技術研究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人把科技創新比作戰爭,企業是疆場拼殺的主力部隊,科研院所既是主力部隊的“偵察連”,又是主力部隊的“兵工廠”。這樣的組合,是企業與科研院所互動雙贏的最佳組合,是“科技面向經濟,經濟依靠科技”的最佳組合,更是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剋敵制勝的最佳組合。千千萬萬創新型企業崛起之時,就是科研院所大有作為之日,也才能真正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

  第四,體制創新與科技創新的關係。自主創新絕不僅僅是一個科技或經濟範疇的問題。事實上,一種有利於自主創新的環境和條件是由包括思想觀念、法律法規、政策環境、體制機制等在內的多種因素決定的。

  很多企業和科研人員都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自主創新為什麼這麼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目前的科技發展體制和機制還不適應自主創新的要求,有些甚至還束縛著企業和科研人員的手腳。嶄新的體制和機制是科技創新的主要杠桿,科技創新急需與時俱進的體制和機制。因此,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新的機制,已經成為自主創新道路上的“破冰之旅”。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深化體制改革的突破口。要圍繞這一目標,改革體制,創新機制,制定和完善財政稅收、政府採購、科技計劃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勵和引導企業在投資研發、技術應用、技術創新上向主體地位邁進。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要以自主創新為導向,凡是有利於自主創新的制度規範,都要抓緊制定;凡是有利於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都要抓緊出臺;凡是有利於自主創新的文化學術環境,都要努力營造。科技管理部門要率先成為自主創新的“護花使者”,制定切實有效的具體措施和工作步驟,與相關政府部門聯合協作,為自主創新開闢一條高效、快速的綠色通道。

  第五,自主創新與知識産權的關係。知識産權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它是人們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領域,從事高智力活動而創造的財富,這種和知識聯絡在一起的財富是一種無形財富,擁有法律上確認的産權。我們倡導自主創新,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要獲取和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識産權和知名品牌。大凡技術創新的最終結果,都要落實到一個産品上或者一個製造工藝上,然後推向市場。在這個創新的全過程中,知識産權起著非常重要的先導作用,産權化的知識在知識經濟中構成了不可缺失的生産要素。沒有知識産權的産品和技術,無法參與市場競爭。沒有知識産權的有效保護,自主創新就失去了動力。自主創新是知識産權的源泉,知識産權是自主創新的基礎和衡量指標,是創新型企業發展的“助推器”,是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的法律保障。

  實踐表明,在一個沒有知識産權的國家,自主創新會受到挫折,自主創新的成果會喪失,自主創新的精神也會受到壓抑。知識産權的重要作用,告誡我們要高度重視知識産權工作。從國家層面上看,要將知識産權戰略作為一個關係發展大局的國家戰略,進一步加強政府對知識産權工作的領導,保護和鼓勵從事發明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企業和科研人員看,要切實加強知識産權意識,加大知識産權申請和保護的主動性。

  第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關係。自主創新的內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原始創新,二是集成創新,三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三者相互包容、相互依存,各有側重。

  原始創新活動主要集中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這是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創新。從長遠看,原始創新能力的強與弱,直接影響到我國科技的持續創新能力,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集成創新,就是要博採眾長為我所用,把眾多的新技術優化組合,發揮出1+1大於2的能量;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一種“借雞生蛋”的創新,把引進的先進技術加以改造升級,為我所用,使之實現技術上的新突破。後兩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都是自主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原始創新不斷地發現新規律,創造新知識,為科技創新提供不竭的動力源泉。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利用別人的原始創新成果,使自己的創新能力借勢成長。因此,三者沒有前後之分,只有應用範疇之別。

  對於原始創新,我們要目光遠大,超前部署。選擇一批有基礎和優勢、國力可以保證,能躍居世界前沿,一旦突破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帶動作用的課題,加強基礎性研究和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對於集成創新,不可理解為多種新技術的無機“捆綁”,而是“智取華山”的有機結合。要以獲取知識産權為基點,選擇有利的技術,創造新的自主品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重在“消化吸收”,貴在“再創新”,要善於總結前人的經驗,驅弊興利,更好地實現“洋為中用”、“水土相服”。

  走自主創新之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引導我國科技事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展望新世紀,一個嶄新的藍圖已經繪就,一條光輝的道路已經展開,我們要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堅定信心,明確方向,堅韌不拔,團結奮鬥,為早日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而努力奮鬥!

責編:劉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