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消息: 農民似乎是離科技最遠的一個群體。但是,在中國,這又是一個最為龐大的群體。沒有這個群體的啟動,國家的一些舉措,從根本上來説,都不能稱得上見到實效,包括“科教興國”,包括建設“創新型國家”,更包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要啟動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除卻宏觀的體制、機制方面的原因,還受農民經濟條件和知識背景的制約。農民們越窮,越沒有條件學文化、學知識、學科技;越沒有文化、沒有技術,越窮。這似乎是一個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鏈。
但是,這個惡性循環鏈讓一些有遠見的農民們率先打破了。本通訊中報道的五位農民,在走上科技致富道路之初,和全國大多數農民一樣,貧窮,缺乏文化,但是他們有頭腦,有遠見,咬緊牙關刻苦鑽研,這就使得他們又從全國大多數農民中脫穎而出,率先走上致富道路。
這樣的實踐過程,不能不讓我們思考農民、科技、財富之間的關係。農民們學科技、愛科學,從來不是為了單純地追求那些所謂的知識,他們的初衷和目的只能是財富,他們為財富而鑽研,為財富而學習。能夠給他們帶來財富的,他們再窮再難也要鑽研,任憑風吹雨打,任憑貧病交加。
據記者採訪了解,農民搞科研在河南省內鄉縣已經成為一個群體現象,該縣目前至少有5000多農戶堅持長期從事科學研究和開發,並因此致富。近十年間,僅農民承擔並完成的科研課題,就達1300多項,示範推廣先進技術700多項,開發新産品100多個,獲市級以上科技成果獎50多項。該縣農民研究培育的“豫麥52”、“豫麥35”、“豫麥70”等品種,不僅通過了國審,每年在黃淮地區的播種面積都在億萬畝左右。縣委書記翟幸福評價:“農民科研已成為內鄉發展縣域經濟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該縣就制訂出“十優先”政策,並採取多種形式牽線搭橋,讓從事科研的農民與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挂鉤,扶持和吸引農民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活動。長期的堅持與實踐,目前已有180余家民營科技企業帶動著縣域經濟發展的“龍頭”,科技對縣域經濟的貢獻率已達48.92%%。這不能不説是內鄉農民科研現象在體制和機制上帶給我們的又一個啟示!
責編: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