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小説家”薩達姆和政治家薩達姆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2日 09:39)
説變就變,即便面臨政治審判,薩達姆還總是給世人以驚奇。在失去權力之後,從前以政治強人面孔出現的薩達姆,現在又以“小説家”的新貌吸引着輿論的更多關注。據報道,薩達姆的“最新小説”節選出現在英國倫敦的穆斯林社區。而關於薩達姆熱衷“小説”的説法盛傳已久,且版本眾多。
失去權力或者即將失去權力的政治人物通過著書立説表達政治觀點並非鮮見,不過,像薩達姆這樣打算成為一名“小説家”的的確少有。黑格爾曾説,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説都出現兩次。不過他忘記補充一點,第一次是以壯舉告終,第二次,同樣的壯舉還會上演嗎?
丘吉爾在二戰即將結束前夕黯然下臺,失去權力的他不甘寂寞,開始熱衷於文學創作,寫出了鴻篇巨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並因此獲得了195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不久又東山再起。薩達姆在伊拉克當權20餘年後,對於權力的熱衷絕不亞於丘吉爾,能否像丘吉爾一樣寫出妙筆生花的傳世巨著暫且不論,迷戀“小説”創作恐怕也非其情趣所在,現今如何經受住伊拉克臨時政府政治審判的考驗才是最大難題。
作為政治家的薩達姆曾導演了三場戰爭,兩伊戰爭、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他以強大的軍事實力作為後盾,當伊朗的“霍梅尼革命”向中東阿拉伯世俗國家滲透時,他以“阿拉伯民族的英雄”自居,擔負起了對伊朗作戰的重任。兩伊戰爭把伊拉克拖得民不聊生,他又以維護伊拉克的民族利益為名義,發動了對科威特的戰爭,並最終引爆了海灣戰爭。海灣戰爭後,薩達姆對美國“軟硬不吃”,終沒逃脫被宿敵小布什以“反恐”為名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導致家破人亡,本人也成為俘虜,其政治生命和作為政治家的歷史也隨之結束。
作為“小説家”的薩達姆,則是另外一副面孔。沒有了措詞強硬的反美言行,沒有了捕風捉影的政治傳聞,剩下的只是庭審上的單槍匹馬,還有牢獄中的“筆耕不輟”。不過,“小説家”薩達姆仍唸唸不忘政治強人的本色。“正義的阿拉伯人與邪惡的西方敵人之戰”仍是貫穿“小説”的主線,想必小布什也會為薩達姆的“筆耕不輟”而大發牢騷。丘吉爾實實在在地寫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但薩達姆是否真的寫出過“小説”,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儘管如此,薩達姆的“小説”與其政治傾向的確是吻合的,不妨可以把流傳甚廣的、據説是薩達姆的“小説”都認為真是他的大作。這種吻合不管是巧合還是必然,聯絡到伊拉克境內持續不斷的襲擊事件,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對伊拉克的佔領等,的確印證了伊斯蘭價值觀和美國的基督教價值觀之間的現實衝突。
薩達姆的“小説”恐怕不會像丘吉爾那樣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青睞,薩達姆也可能不會再重演丘吉爾東山再起的壯舉,但他的“最新小説”卻還是會像一道道讖語,讓佔領伊拉克的聯軍們頭疼。(薛亞波)
責編:於冰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