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網評] 在保護耕地中建設新農村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9日 14:52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從1996年到2005年,我國的耕地面積凈減少1.2億畝,約佔耕地總量的6.6%.同時,到2004年底,全國城鎮共有閒置土地、空閒地和批而未供地共計393.61萬畝,相當於現有城鎮建設用地總量的7.8%.根據國土資源部的統計,截至去年底,我國耕地面積為18.31億畝,人均1.4億畝,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約相當於美國的1/8、印度的1/2.而且現有耕地總體質量不高,高産田僅佔28%,低産田為32%。

  面對這一組數字,許多人感到了憂慮。因為發展有多種模式,絕大多數地方的發展,是科學的發展觀作指導,在保護耕地和環境的前提下,做到了可持續發展。也有的地方,破壞耕地,破壞環境,發展是發展了,GDP也上去了,甚至速度高於其他地方,但他們是在斷子孫路,這種發展其他是掠奪性發展,是一種短期的行為。

  與此同時,許多人擔心,當我們建設新農村時,向農村的資金投入加大了,農村會出現許多工廠,出現許多新房子,在這個時候,有了正當的理由作保證,農村的耕地會不會遭到更加嚴重的破壞?要知道,在中國許多事情是講究是出師有名的。只有有了理由,即使撞上了政策的紅線,也要特事特辦,也要講大局,也要講奉獻,在這種情況,“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樣一個響亮的理由,確實會讓許多人利用政策破壞制度,從而達到他們佔用耕地的目的。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承擔着為農民提供生産、生活資料及社會保障的雙重職能,對農村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及全社會的穩定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近年來各地因土地引起的糾紛接連發生。據調查,目前因徵地引發的農村群體性事件已佔全國農村群體性事件的65%以上。在兩會期間,溫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説,土地是三農問題的核心。確實,我們的各級政府在發展的時候,特別是在建設新農村時,要考慮如何保護好耕地。

  要保護好耕地,就有建立完善的、有執行力和約束力的制度,其中一條就是加大問責的力度。比如,我們的一億多畝耕地的失去,有多少人受到了追究?有多少高官因此感到了不安?相反的是,會不會有人因為多批出了耕地,從中得到了好處?會不會有的官員因為亂佔耕地,結果工廠建起來了,開發區搞得火熱,而成為政績?

  好在國家有關部門對此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國土資源部部長孫文盛表示,“十一五”期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是糧食主産區,要以縣(市、區)為單位,重點開展百個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建設,以示範區建設帶動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全面加強。以土地整理促進基本農田建設,促進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有條件的地方遷村並點和舊村改造。 在新農村建設中,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引導農民住房向中心村鎮集中,鄉村工業向工業用地區集中,農業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提高村鎮建設用地利用率。

  在十一五期間,我們在考核官員政績時,一定要把耕地的保護和利用程度作為指標,要嚴格兌現,嚴格問責。如果在十年後,我們宣佈我們的耕地因為各種原因,又減少了若干,子孫後代就會懷疑我們的能力,甚至懷疑我們這一代人的執政能力。

  因此,我們應該在十一五末向社會宣告,中國的耕地因為新農村建設,不僅沒有減少,而且增加了一定的數量。 (作者: 王君文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張會玲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