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7日 14:07 來源:
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第326期刊登文章《公共財政“缺位”與政府角色“錯位” 》,認為目前我國公共財政在眾多領域存在着“缺位”現象,而公共財政的“缺位”背後反映的其實就是政府角色的“錯位”,是典型的“政府失靈”。如何糾正公共財政“缺位”現象呢?關鍵在於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而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關鍵在於改革。
公共財政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公共性”,即公共財政主要是着眼於滿足社會公共需要,這也是世界上其它國家公共財政的普遍作法。我國政府自從1998年正式提出了要“走向公共財政”的目標以來,建立和完善公共財政體製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任務。但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的公共財政體制還存在着諸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公共財政在眾多領域存在着“缺位”現象。一些本該由市場調節、自我發展的競爭性和經營性領域,財政沒有及時退出;而本該由財政供給的義務教育、社會保障、公共設施建設等項目又得不到充足的資金保證。其結果,就是公共財政出現了“不公共”的怪現象,其公平性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之所以會出現公共財政“缺位”與政府角色“錯位”,主要是由於:一方面,政府作為公共財政的具體執行者,還沒有完全從計劃經濟體制下“包辦一切”的角色中轉換過來;另一方面,企業在從“辦社會”的領域裏退出來後,政府作為公共産品提供者的角色卻沒有及時跟上。這也反映出企業改革與政府改革的銜接中出現了“斷檔”。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關鍵是要彌補改革的銜接中出現了“斷檔”。
一是通過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彌補“斷檔”。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機構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有一定的突破。但從總體看,中央機構改革還不徹底,同實施有效的宏觀調控、擴大公共服務職能、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要求尚有較大差距。這將是中央機構今後改革的重點。而我國又是一個大國,且地方的情況又有很大差別。因此,在推進中央機構改革的同時,地方行政體制改革也要積極跟上。這既有利於中央的統一領導,又有利於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為此,建議:第一,地方行政體制改革、尤其是鄉鎮一級改革,不要強制推行統一的模式,允許各地從實際情況出發,逐步過渡。第二,地方行政體制改革要在明確基本目標的前提下穩步推進,要不斷擴大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的職能。
二是通過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建設彌補“斷檔”。財政是“庶政之母”。古今中外的歷史經驗表明,有財才有政,財強政方固。建設強大而穩固的財政,是我們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物質基礎。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近年來,我們在處理複雜的人民內部矛盾、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抗擊非典和禽流感疫情等方面投入了巨大財力,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在教育、醫療衞生等公共設施上投入不足,導致上學難、看病貴等問題比較嚴重。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公共財政“缺位”,就在財政支出佔GDP的比重不斷下降的同時,我國的行政管理支出卻不斷上升,其增長速度大大快於財政支出的增長速度。據統計,我國行政管理支出增長率平均每年17.7%,與財政支出的平均增長率12.3%相比,平均高出5.4個百分點。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行政管理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只有4.7%,2003年則達到19%,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口徑是15.6%。因此,今後應進一步建設強大的財政,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加大對社會事業發展、市場秩序維護、社會治安管理等的投入和支持,解決農民、城市流動人口和困難群眾在教育、醫療、社保、公共福利等方面的問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保持社會穩定,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同時,完善公共財政體制也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必然要求。只有繼續深化財政改革,加快建設完善的公共財政體制,才能保證政府能擔負起更加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
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建設,這既是政府服務社會、服務市場、服務大眾角色的需要,也是實現“和諧社會”目標的客觀要求。(劉純銀)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