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0日 15:38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於力)“新聞發言人制度,已經在我國實行了有四年的時間,經過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國的新聞發言人制度已初具規模,但根據我的調研看,一些部門的新聞發言人基本就是'擺設'。”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糖尿病治療中心院院長馮世良説,這些發言人不但常常拒絕接受新聞媒體的採訪,也很少組織定期、不定期新聞通氣會。更有甚者,某些部門對外公佈的新聞發言人電話竟是空號。馮世良委員認為,新聞發言人以這種方式回避新聞媒體,暴露出來的不僅僅是不方便群眾與政府聯絡的問題,還暴露出相關部門拒絕媒體和民眾監督的姿態。
馮世良委員説,新聞發言人是媒體和民眾與政府部門聯絡的橋梁,是社會與政府組織溝通的紐帶,用空號電話或拒絕接電話的方式充當紐帶與橋梁,不就相當於有意阻斷聯絡?這不就表明在一些政府部門的眼裏,對民眾隨意應付應付是可以的嗎?
為什麼有些新聞發言人特別願意逃避新聞媒體呢?馮世良分析説,我國目前各級政府部門的新聞發言人基本都是兼職,他們本身還有專門的工作,不可能抽出更多的時間來研究新聞收集、新聞發佈,在遇到重大突發事件時,公眾很少能從新聞媒體中第一時間了解到政府的聲音,這無形當中造成了不必要的社會恐慌。
針對這種情況,馮世良委員建議:一、各級政府應設立專職新聞發言人。馮世良説,通過四年的實踐可以看出,政府部門的兼職新聞發言人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形勢需要,必須設立專職新聞發言人,甚至專門的新聞發佈辦公室。讓政府與新聞媒體、人民群眾溝通的渠道更加暢通,這樣才能體現黨中央提出的“政務公開”精神。
二、建立例行新聞通氣會制度。新聞發言人制度與例行新聞通氣會制度是結伴産生的。但在我國,例行的新聞通氣會制度並沒有建立起來,目前僅有不定期召開的新聞發佈會。這些都遠遠滿足不了新聞媒體及民眾渴望了解政府的消息。政府部門應該建立例行新聞通氣會制度,只有這樣才能讓新聞媒體及民眾及時了解政府的聲音。馮世良説,令人高興的是,在今年,衞生部、教育部和公安部均建立每月一次的新聞通氣會。不過,通氣會的間隔時間似乎太長,像這樣的熱點部委,每週召開一次新聞通氣會都會讓社會覺得時間過長。
三、遇到突發事件時,政府部門的新聞發言人應該積極與新聞媒體配合,在第一時間向媒體透露政府的聲音。(完)
責編: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