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4日 13:26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在我國“兩會”歷史上産生了許多“第一”。這些“第一”不僅僅是一種歷史記錄,更是我國政治民主生活和政治文明不斷進步的重要標記。
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由郭沫若、李濟深等44人聯名提出的《請以大會名義急電聯合國否認國民黨反動政府代表案》,成為人民政協歷史上的第一件提案。到1983年首次實行代表議案制度,整整經歷了34年。當年全國人大代表僅提出議案61件,而從單去年“兩會”以來,全國人大收到人大代表提案和建議5884件,至去年9月底已經“全部得到辦理和答覆”;全國政協收到委員提案4496件,目前“已基本辦復”。代表、委員對答覆的滿意率均在九成以上。提案是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行使民主權利、參政議政的重要形式之一,這些涉及國計民生的提案和建議,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並被吸納,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從“兩會”的第一件提案到確立代表議案制度,從61件提案到2005年的上萬件提案,充分反映了中央高層對辦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案工作的高度重視,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尊重民意、吸納民意的誠意,讀出了我國政治民主生活不斷進步和走向成熟。
1982年,在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在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時,第一次出現了三位代表投棄權票的現象。1988年,在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人大代表黃順興這位“立法委員”在人民大會堂投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史以來的第一張反對票。這種不同的聲音和以往“兩會”的“一致通過”、“紛紛同意”形成了強烈反差,被新華社報道後引起了國內外的良好反響。這真實反映了中國的民主化進程,反映了人大代表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認真履行職責,反映了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受到了法律保護,是我國政治文明建設走向昌明的表現。
不斷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使人民日益充分地享有和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堅定不移的奮鬥目標。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仍有許多需要克服和解決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民主制度還不夠健全,人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當家作主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權利在某些方面還沒有得到充分實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依然存在;全社會的民主觀念和法律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尚需擴大,等等。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將是一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歷史過程。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我們還欣喜地看到,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兩會”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在不斷加快。第一次立法聽證會,第一次差額選舉,人大代表的第一次質詢,人大代表建立第一個聯絡點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行使民主權利、參政議政的形式在不斷創新和豐富,展現了人民群眾在政治生活中當家作主、享有廣泛民主權利的生動景象。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在實踐中取得的豐碩政治文明成果,也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
我們完全可以相信,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將越來越完備,其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必將越來越充分地展現出來,“兩會” 的“第一”將伴隨着春天的腳步會越來越多。(晨曦wt)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