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21日 15:10 來源:
新華社濟南1月21日電 山東省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得到的榮譽很多,但他最看重剛剛獲得的“中華農業英才獎”。他説,“這是對我們農民搞科研的最高獎賞!”
2005年12月,全國農村工作會議。與王樂義同臺領取“中華農業英才獎”的其他9位獲獎者都是院士、專家、學者,只有王樂義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
有人説,袁隆平鼓起了全國人民的“米袋子”,王樂義豐富了全國人民的“菜籃子”。
壽光有種菜的傳統。上世紀80年代,已經有不少農戶嘗試用塑料大棚反季節種菜,但是效益不高。王樂義想對這種種植技術進行改良,讓土地變成“月月能掙錢”的“綠色銀行”。
他上北京、跑東北,先後去了6個省市,大大小小的菜棚、溫室不知看了多少個,筆記記了幾十萬字。
對於各種新技術,王樂義從來不照抄照搬,他借鑒外省市的經驗,對原有大棚進行了5項技術改革:一是把墻體從原來的30厘米加厚到1米,這樣可以擋住北方地區冬季凜冽的寒風。二是模倣老花鏡的原理,把兩個山墻直線型的斜坡改為中間起高的拱形,讓大棚薄膜中間往外凸起,前後坡度由25度增加到45度,增大採光面。三是採用無滴膜,透光率由45%增大到85%。四是採用黑籽南瓜嫁接技術,這樣産出的黃瓜抗寒不爛根,生産周期長。五是把大棚的方位由正南方改為朝南偏西5度。
大棚技術試驗成功以後,有位前來參觀的教授繞着大棚轉了好幾圈,問:“你這個大棚的方位不對吧?”王樂義嘿嘿一笑説,深冬季節,在這裡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以前光照最好,經過多次用羅盤表測量,正好是正南偏西5度。教授聽了恍然大悟,説,“這個問題專家也沒有認識到,沒想到讓你這個農民解決了。”
王樂義就是這樣一位愛琢磨的土專家。剛開始在大棚裏種黃瓜,是用竹竿作支架、擋光,一個大棚的竹竿並排起來能遮陰17米。怎麼辦?王樂義整晚睡不着覺。一天晚上,他靈光一閃,猛地從床上跳起來,撒腿就往大棚裏跑。後來,他用塑料繩代替竹竿,不僅不遮陰,還省錢,一分錢的塑料包裝皮能架兩棵黃瓜,而一毛二分錢一根的竹竿只能架一棵黃瓜。
類似這樣的小發明、小革新,王樂義搞了很多。憑着富民的使命感以及一種農民的智慧,王樂義最終成為蔬菜大棚的技術“大拿”。
1990年底,一位國家領導人視察三元朱村的大棚蔬菜後,對王樂義説:“你們靠科技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要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向無公害蔬菜發展,爭取蔬菜出口。”
啥是無公害蔬菜?王樂義不懂。不等過完年,他就直奔濟南,找到山東省蔬菜研究所。誰知,這裡沒有開展此項研究。這一次濟南之行,雖然沒有具體了解到無公害蔬菜的技術參數,卻使王樂義對無公害蔬菜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他這才知道,種菜的講究多着呢!他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把無公害蔬菜搞出來,要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在專家的指導下,1992年,無公害蔬菜在三元朱村首次開發成功。後來,他們建起了從壽光到北京的優質蔬菜“綠色通道”。2001年,三元朱村的300畝大棚被農業部授予國內首批“無農藥放心菜生産基地”,他們的菜擺進了北京的大型超市。
當初,三元朱親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競爭對手,十幾年過去了,他們在全國蔬菜行業仍然遙遙領先。這都得益於王樂義的科技意識。
從大棚裏生産出第一根黃瓜那天起,王樂義創新的腳步就一刻也沒有停止。村裏先後同中國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等17個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挂鉤,長期聘請9名專家教授當顧問,進行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開發。
現在,因他而崛起的壽光蔬菜博覽會成為展示蔬菜種植技術的百花園。2米長的絲瓜、1米長的黃瓜,在蔓上結的紅薯,水里長的南瓜,樹上長的西瓜、西紅柿……讓人眼花繚亂。氣體施肥、立體種植、無土栽培、水培……國內外的先進種植技術濟濟一堂。壽光的蔬菜種得越來越神奇!
農民王樂義把科技致富的星星之火燃遍了中國北方大地,創造出了一個綠色奇蹟。而他個人靠勤學苦幹也成為一名專家,走上了大學講堂,還與許多外國專家同臺講課,這在中國農村也許又是一個奇蹟
責編: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