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09日 16:31 來源:
才聞河北邢臺石膏礦礦難發生,又聞新華社記者周文廣不幸逝世,人們格外揪心。人們注意到,周文廣的逝世與邢臺礦難“息息相關”。當邢臺礦難發生後,受新華社河北分社的委派,周文廣與新華社兩位記者一起前往礦難現場進行採訪,可以説,周也是因公務,更確切地説,是為着第一時間向公眾報道礦難的真相而遭遇車禍不幸獻身。人們注意到,採訪車發生事故後,“傷勢較輕的楊守勇不顧傷痛堅持步行一公里左右,趕到礦難現場採訪”。另一位在場記者梁棟也這樣反映:“將近12點,楊守勇拿到了第一手材料,他在電話中對我説:‘傷很痛,坐不住了,不能寫稿,希望能口述稿件’。我記錄下他講的現場情況,發出第一條來自現場的消息”。下午,王民、楊世堯與電視記者程雙慶相繼趕到礦難現場,進行文字、圖片、音頻等的及時全面報道。7日,新華社河北分社共發出8條文字稿、4條音頻稿、6張照片。(見新華社2005年11月8日電)
這是展現新華社幾位記者為採訪礦難發生意外的“細節”,也是扣人心弦震動人心的細節。按理,記者們在遭遇風吹橫禍負傷之後,及時找醫院治療情有可原,他們的頂關上司聞訊也會同意支持。然而,一事當前,兩記者想到的是將礦難真相及時向公眾報道,“不顧傷痛步行一公里遠趕到現場”。記者忠於職守敬業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時下,人們都喜歡講“敬業”。評論一個公務員好與壞,人們習慣看他是否忠於職守,是否“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評論一個記者優劣,人們同樣習慣看他是否忠於新聞操守,是否為國家利益為人民利益激濁揚清。敬業,在平時有許多共同表現:全心全意、全情投入、全力以赴等等;而在關鍵時刻,則有着感人的不同凡響的舉動。比如:舍生忘我、勇灑鮮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新華社周文廣、王岩等就是這樣的人們。
敬業精神的寶貴,在於代表着廣大人民群眾和國家崇高利益。只有具有敬業精神的人們才能出色履行自己的職責,才能為社會為人民作出貢獻。
新華社記者周文廣為採訪邢臺礦難不幸獻身,彰顯着他的敬業精神;在北京豐台區採訪因公殉職的新華社記者王岩同樣閃爍着敬業精神。敬業,使記者們的人格亮麗起來、高貴起來。敬業,使公眾對王岩、周文廣這樣的記者也敬重起來、懷念起來。
誠然,由於種種原因,記者中也有個別不良分子,也有一些敗類,這也不足為奇。反觀這些記者敗類,恐怕也敗在不敬業上。由於不敬業,記者就被有某些心術不正人們拉下水的可能。前些年,廣西南丹礦難採訪一批記者“中招”就是人們難以揮去的教訓。因此,敬業,應是記者的信條與“金科玉律”。
在人們悼念新華社記者周文廣因公獻身之際,筆者説一句:記者敬業也重於泰山。(作者:亦菲)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