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3日 15:55 來源:人民日報
| |
王永志,1932年出生,1955年至1961年留學原蘇聯莫斯科航空學院學習飛機設計,1957年服從祖國的安排改學火箭與導彈設計專業。1987年成為“863”計劃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成員,1992年擔任載人飛船工程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組組長,工程立項後即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
人民日報消息:神舟六號飛船發射前夕,記者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就廣大讀者關心的一些問題,採訪了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
神舟六號肩負三大任務:繼續攻克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首次進行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繼續考核和完善工程七大系統
記者:神舟六號的任務是什麼?
王永志:概括地説,神舟六號的主要任務有三個。一是繼續攻克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二是繼續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而且是第一次真正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三是繼續考核和完善工程七大系統的功能和性能。
過去5艘神舟飛船的飛行,我們都發射成功了,但是成功並不意味著成熟。所以,我們每次飛行都要在原來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改進,讓火箭和飛船更趨可靠,性能更加優化。神舟六號的飛行,同樣也有這樣的任務。為神舟七號,神舟八號打下成功的基礎。概括起來就是三個歷史性任務。
記者: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在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中具有怎樣的地位?
王永志:大家知道,1992年中央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時,考慮到這個工程規模宏大,持續時間很長,當時就確定分三個階段完成,也就是“三步走”計劃。
第一步主要是要突破關鍵技術,確定方案,創建研製和試驗條件,然後進行飛行試驗,實現載人航天飛行的歷史性突破。隨著楊利偉在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第一步計劃已經完成了。
從神舟六號起,我們已經開始了第二步的工作。第二步的計劃是繼續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比如説“多人多天”的飛行,“出艙”也就是“太空行走”,以及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在突破這些技術的基礎上發射空間實驗室。
第三步就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間站。這樣就建成了中國的空間工程系統,航天員和科學家可以來往于空間站間,進行規模比較大的空間科學實驗。
記者:這就是説,神舟六號是第二步的首航之旅?
王永志:確實是這樣。神舟六號是第二步中的第一次飛行試驗,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與神舟五號相比,神舟六號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它要解決的問題是整個載人航天工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是完成整個工程必不可少的一步。
這次是“兩人多天”飛行,和楊利偉的第一次飛行就不一樣了。楊利偉是一個人飛行了21小時23分鐘,許多事情要好辦得多。這次人一多,時間一長,環境控制和生活保障就有很多難關,這是將來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記者:走完第二步,我們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王永志:和第一步時間差不多。第一步我們用了11年,這也是計劃之中的,因為第一步的任務很艱巨,要確定方案,要突破技術關鍵,要創建各種研製和實驗條件,另外還要建成全國的協作網,組建、訓練自己的隊伍,這些事都是基礎性的,花的時間比較長。
走第二步需要的時間大體也是這樣的,預計不會超過第一步的時間。
記者:作為總設計師,在這次飛行期間,您最擔心的是什麼?
王永志:載人航天飛行最核心的是要保證航天員的安全。科學實驗有一兩項沒做好不要緊,但是航天員必須得安全入軌,飛船在軌道上順利地運行,然後安全地返回地面,航天員健康地出艙。這是我們最關心的。特別是在發射段和返回段,火箭的可靠性很難保證,風險比較大。作為總設計師最為關注的還是航天員的安全,這方面下的功夫比其它地方要多得多。
突破載人航天四個方面的基本技術:長時間環境控制技術,多人多天的生命保障技術,長時間飛行的醫監醫保技術,人船運動協調技術
記者:請您談談神舟六號飛行要突破載人航天的哪些基本技術。
王永志:這裡麵包括四個方面。一是長時間的環境控制技術,二是多人多天的生命保障技術,三是長時間飛行的醫監醫保技術,四是人船運動的協調技術。
記者:環境控制技術是指什麼,能舉些具體的例子嗎?
王永志:據測算,一個人每天能蒸發出1.8公斤的水蒸氣,兩個人就是3.6公斤。艙內空間是很小的,也就十幾立方米的容積,進去那麼多水分,幾個小時水蒸氣就飽和了,要結出露珠。不僅人不舒服,而且在失重狀態下,露珠要飄浮在空間,如果落到電器或者插頭上,可能發生危險。因此,艙內除濕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一是主動除濕,用風機、冷凝機把水蒸氣吸收起來變成水;二是被動除濕,用一些除濕材料吸收水蒸氣。這就是環境控制的技術,有沒有效,這次就要檢驗。
記者:多人多天的生命保障技術又是怎麼回事呢?
王永志:多人多天太空飛行,吃喝拉撒睡就帶來很多問題。楊利偉在神舟五號上,吃的很簡單,幹的小月餅,然後喝礦泉水。時間一長,這樣吃喝就不行了,要吃熱的,要有湯。因為船內是失重環境,不能用鍋炒東西,而要用特殊的方法,這種方法需要考驗。大小便怎麼解決?必須收集起來,收集時不僅不允許它飄浮出來,就是氣味都不能出來。
在太空生活,睡覺也變成難題了。人在裏面是飄浮狀態,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在那兒,這都不行。這就要用個大睡袋把人束縛住,能否睡得踏實,有待於實驗。
記者:請您再談談太空飛行的醫監醫保技術。
王永志:在地面訓練時,很難模擬真實的失重狀態。在太空失重的情況下,航天員有可能出現空間運動病,表現之一就是眩暈。眩暈了怎麼辦?發生之後怎麼治療?這都是要研究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對航天員進行嚴密的醫學監督,測量血壓、心電圖、呼吸等等,通過傳感器傳到地面。在這種環境下,內分泌會有什麼變化?所以,航天員的唾液、血液、尿液等等都要採樣,收集起來分析研究。
記者:再介紹一下人、船運動的協調技術。
王永志:這一次,航天員要在返回艙和軌道艙之間來回運動,還要操作科學實驗設備。有操作就有運動。人在飛船裏來回一走動,對船的姿態是有影響的。飛船不大,8米長,不到3米寬,處於飄浮狀態,人一使勁,腳一蹬,它就得運動,姿態就要變,甚至於有可能勁大了把船弄翻。在這種情況下,飛船的姿態控制規律是什麼,我們採取的姿態控制方法能不能把它穩定住?這都有待於考驗,這些也是關鍵技術。當然,我們在訓練航天員時也要求他們,不要有一些很突然的動作。
中國的飛船體現了中國特色和技術進步。不是美、蘇40年前飛船的翻版,而是與它們現在的飛船比並不落後
記者:請您説説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與其他國家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特點是什麼?
王永志:我們開展載人航天工程的目的,和有些國家不一樣。我們強調每一步都要有用,要實用。所以我們的計劃每次都有空間實驗,邊研製邊實驗,從每次飛行中得到新的東西。
我們將來還要建立空間站,為什麼呢?就是要探索宇宙奧秘,開發空間資源,讓它造福人民。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這次飛行進行空間實驗的情況。
王永志:我們非常重視神舟六號進行的空間科學實驗,把它的位置擺得很高。大家知道,美國和俄羅斯的飛船軌道艙進入大氣層以後就燒掉了,我們則是將飛船的軌道艙留下來繼續飛180天左右,讓返回艙和推進艙返回。這個軌道艙就是用來進行科學實驗。從神舟一號開始,我們一直這麼做,這次仍然這麼做。
神舟六號與前幾次有很大的不同,就是航天員直接參加實驗的操作,所以説這是我國首次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
記者:這些空間實驗與老百姓有哪些關係?能否舉幾個和老百姓關係比較密切的實驗例子。
王永志:這些實驗都挺多的。比如實施對地觀測,看看我們的大氣情況怎麼樣?海洋污染怎麼樣?植被怎麼樣?莊稼收成怎麼樣等等。比如生命科學方面,研究一些動植物的細胞,探討一些新的品種。比如材料科學,進行新的材料製造和生成。
記者:在技術路線上,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與其他航天大國有什麼不一樣?
王永志:我們搞載人航天工程,總的要求是在確保安全可靠的基礎上,體現中國特色和技術進步。載人航天首先要保證安全可靠,而且要講求實用,每次發射都有用,這都是中國特色。
另外要體現技術進步,我們的飛船是在美、蘇之後40年才發射的,我們不能做一個飛船,和人家40年前的一樣,而要做成他們現在這個樣子,就是和他們現在的飛船比也不落後。這是有可能的。原因在於他們設計得早,我們設計得晚,技術在很快地進步。比如説,俄羅斯的聯盟號設計得早,它使用的計算機技術還沒有發展到今天這一步,而我們就可以直接應用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這樣,雖然實驗比他們晚40多年,但是我們的飛船問世的時候,要和他們現在經過多次完善的飛船技術水平相當,這樣就等於我們趕上了這三四十年的時間。這就對我們的設計提出了要求,要體現技術進步,而不能照抄,要走自己的路,要迎頭趕上。我們堅持獨立自主地搞載人航天,現在回頭看是完全正確的,經過大家的努力也基本上做到了。
記者:在這次神舟六號任務中,七大系統的總指揮、總設計師裏,有很多年輕的新面孔。您如何評價他們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的作用?
王永志:要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能首先看到的是楊利偉勝利返回,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實現了飛天的夢想。實際上,載人航天工程一個非常重大的成就就是利用十幾年的時間培養出一支新的航天隊伍,這一點非常可貴,而且影響深遠。
現在,飛船的總設計師、副總設計師都是40歲左右的年輕人,整個飛船和火箭的隊伍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已經佔80%,這支隊伍很年輕,而且在十幾年裏他們一直在工程第一線,積累了經驗,增長了知識,逐漸成熟起來,已經是各個方面的骨幹。他們現在能夠挑大梁,我們這一代人把擔子交給他們很放心。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