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公車司機何以如此挺腐?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17日 11:38)

  據2月16日的中國青年報報道,甘肅省政協委員、民建甘肅省委副秘書長兼調研部長賈光明在該省政協會議上作了《關於加快推行公務用車改革的建議》的報告。回到家中卻接到了不下20個電話,全是謾罵和指責:“你是在維護官僚的利益。車改了,當官的有了車貼,我們司機怎麼辦,去喝西北風?”更有司機揚言要砸他家玻璃。

  車輪腐敗近年來已經引起了諸多的爭論,各地的公車改革也在緊張進行中。不過公車司機公開漫罵指責提出公車改革建議的政協委員,如此高調的反對公車改革,恐怕是不多見的,既説明了公車改革難度的巨大,也折射出了公車背後的利益共同體是多麼的囂張。公車司機漫罵的原因不難從一組數據中看個分曉:現有公務用車基本是領導用三分之一,家屬用三分之一,司機用三分之一。給公家開車,等於端上鐵飯碗,跟的又大多是實權人物。公車私用是其一,從車輛維護保養中吃回扣是其二。司機是現有公務用車制度的既得利益者。

  公車改革當然要觸動與公車有關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但是遭到公車司機如此強烈的反彈,恐怕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連省委書記都加以肯定的改革思路,遭到公車司機無情的反對,其中的尷尬實在耐人琢磨。公車司機的挺腐意識何以敢如此強烈?據報道,公車修理和用油上的漏洞最大,為了鼓勵司機修車,一些修理廠簡直成了商店,五花八門,有的連冰箱都給,誰家有個駕駛員,連親戚家用油都不用買。面對如此利益,公車司機能不反對公車改革嗎?

  筆者以為,公車司機如此挺腐危害是巨大的,更能加重公眾對“公車不公”的逆反心理。長期以來,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吃、喝、拉、撒、睡的腐敗,即所謂“小腐敗”、“灰色腐敗”、“微腐敗”,並沒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結果呢?直接損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腐敗層出不窮,影響了百姓對反腐敗的積極評價。對車輪腐敗來説也是同樣如此的。我們知道,芬蘭政府控制公車消費的做法是在公車上安裝衛星定位系統的,監測公車的用途,一旦發現公車私用,將有非常嚴厲的懲罰,後來公務員們普遍自覺接受了這種做法,定位系統才被拆除。因此,只有讓公車消費公開化、透明化,利於監督,才能消除公車司機作為既得利益者的挺腐意識。

  公車司機如此挺腐的背後是利益風險共同體的作用。公車不改革,作為司機,就可以從車輪腐敗中分得一杯羹,一改革,就意味着既得利益的消失。近年來,行政管理費支出的不斷膨脹已經成為困擾各級財政的一大難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務用車增長快,開支大。目前,來源於蘇聯的,由解放初供給制産生的公務用車制度,已經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實際,迫切需要改進。公務用車普遍超標和超編,公務用車數量越來越多,購車養車費用急劇膨脹,財政支出壓力越來越大,也導致了腐敗現象叢生。因此,針對公車司機的挺腐意識,有關部門應該認識到公車改革的艱巨性,對症下藥,治理公車私用現象,消除公車背後的利益共同體,明確公車改革的目標是逐步實現公務用車社會化、市場化和貨幣化。(朱四倍)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責編:慕泉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