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台灣輿論熱評海峽兩岸56年來首次包機對飛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9日 17:29)

    專題:2005台商春節包機

  新華社香港1月29日電 2005年臺商春節包機在29日啟航,海峽兩岸民航飛機56年來首次對飛兩岸。對於這一歷史性的事件,台灣各主要媒體及網站紛紛予以大篇幅或大時段報道。

  《聯合報》社論説,隔着一衣帶水的台灣海峽,兩岸斷絕了56年的直接交通好不容易破冰,這不但是兩岸視聽上的震撼,勢必亦將在思維及心理層次引發激蕩。

  社論説,兩岸可以中轉交通,卻不能直飛,這是極其荒謬的景象。正如無法禁止孩子出門,卻規定他必須爬窗子出去;待九七香港回歸後,更明明已是直航,卻仍禁止與大陸其他城市直接交通,猶如嚴格規定進入台灣者必須經綠島中轉一般。但是,即使在這種障礙與懲罰之下,兩岸每年往返商旅仍逾300萬人次,而兩岸經貿紀錄更屢創新高,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已達36%。所有的事實皆顯示:不準人貨直航是掩耳盜鈴的蠢事。如今,兩岸交流愈演愈盛,清晰地映襯出反直航、反“三通”政策的無力與無能。

  《經濟日報》的新聞分析説,盼了兩年,兩岸包機對飛、不中停終於成行了。但是,兩岸要從過去的冰點升溫,不是一個春節包機就能解決。後頭的貨運包機、臺商投資保障、開放大陸資金投資台灣,還有企業界最為關注的大三通,更是無法回避的大問題。

  《中時晚報》的社論説,兩岸包機今首航,是在考量臺商利益下,經過多年努力做成的重大成果。但是甜頭只能淺嘗即止,無法滿足吃個夠,與臺商和經常往?於兩岸民眾的希望,還有一段落差。“三通”其實是臺商呼喊已久的心聲,不能“三通”所耗費的時間金錢讓他們深以為苦,但是台灣當局就是以種種安全的理由為藉口,甚至刻意拉大兩岸距離,讓“三通”無法進一步具體落實。

  《中國時報》以整版的篇幅、圖文並茂的形式,報道了海峽兩岸的包機之航。

  台灣的多家電視臺紛紛以衛星連線、直播、特別報道等方式,報道了29日的兩岸臺商春節包機飛航情況。

責編:常穎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