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不再刊登形象廣告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2日 19:24)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5月10日、11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分別刊登公告,決定取消刊登形象廣告。這是新聞界落實中央領導同志要求,深入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新聞媒體以新聞形式刊登有償形象廣告,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之一。形象廣告氾濫,損害新聞媒體的聲譽和公信力。三家中央黨報取消刊登形象廣告,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為全國新聞界做出了表率和示範。此舉必將推動全國新聞界“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促進新聞單位在加強自身建設、解決突出問題上取得新的成效,並進一步規範報紙廣告經營,樹立新聞媒體的良好形象,提高黨報的公信力。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負責人一致表示,取消形象廣告後,黨報新聞工作者要進一步按照“三貼近”的要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集中精力辦好報紙,提高宣傳效果與新聞傳播效果,給讀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據悉,在中央主要報紙取消形象廣告後,全國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將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全國媒體深入開展清理不良廣告行動,加大對行業報和都市類報紙廣告的執法檢查力度,嚴肅處理違法違紀廣告行為,進一步規範廣告市場秩序。
[全文內容]
主持人:很多讀者可能都注意到了,近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經濟日報》先後發佈公告,承諾取消刊登形象廣告。形象廣告是怎麼回事呢?《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13條規定,大眾傳播媒介不得以新聞報道的形式發佈廣告,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發佈的廣告,應當有廣告標記,與其它非廣告信息相區別,不得使消費者産生誤解。但是近幾年在很多新聞媒介中,有一些廣告卻並沒有標明,而是冠以形象展示等名目,這就讓人分不清到底是廣告呢,還是新聞。這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解説:2004年5月10號,《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了一則公告,題為“規範廣告經營,《人民日報》取消形象展示專版專欄”。5月11號,《光明日報》也在頭版刊登了類似的公告,標題是“進一步規範廣告經營工作,本報刊廣告均註明廣告標誌”。同一天,《經濟日報》也以敬告讀者的方式刊登了同樣的消息。三家報社在刊登公告中,都公佈了監督電話,歡迎社會監督。
記者:您在看哪條新聞?
讀者A:這個。
記者:哪個?
讀者A:底下這個,敬告讀者這個,就是停版還是對的,應該停版。
讀者B:今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了關於取消形象廣告這麼一個決定,我舉雙手贊成。
張研農(《人民日報》社總編輯):刊發公告以後,據我所知道的,很多的熱心讀者來電話,來傳真,表示歡迎,給予支持,給予鼓勵,我們一定要不負讀者的希望,把這些工作始終如一地抓好,轉到底。
袁志發(《光明日報》總編輯):我們編委會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專門開會進行了研究部署,大家一致表示既然我們作出了承諾,就一定要説到做到,認認真真抓好落實。
馮並(《經濟日報》總編輯):這不是一件小事情,也不是一件壞事情,對我們來講是一個機遇。
解説: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發佈的消息中,均明確提出取消刊登形象廣告。那麼這裡所説的形象廣告是什麼內容呢?
劉海法(《經濟日報》廣告部主任):形象展示是這幾年媒體上出現的一種廣告形式,它包括政府形象、企業形象和行業形象三種,一般都是政府、企業或者行業,用來宣傳自己形象的大塊的文章,含有自我宣傳、自我介紹自己政績的這樣一種廣告形式。
左海(《光明日報》廣告部主任):企業的我們就企業形象展示,企業也有公司司慶,或者公司要上市等等,它都要搞一個全面的展示。
解説:以新聞報道的方式刊登有償形象廣告,這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胡斌(《人民日報》廣告部編輯出版處處長):因為你知道《人民日報》是第一大報,它的權威性非常高,很多人在這裡做廣告就是想借助它的權威性,就想千方百計地把廣告打扮成新聞。
左海:在這些情況下,這些企業和事業單位,它們要宣傳自己,它們因為提高形象宣傳,他們願意找中央媒體,中央媒體必然它是面大,面大,它就來找我們這樣的媒體,在這種情況下,慢慢就産生了不標廣告的,實際上是收費的,我們也叫做軟性的廣告。
劉海法:一般的情況是登上書記和市長的一個大照片,他們的一篇文章,再加上他們這個地方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實際上是對當地成就的展示,也是政府花錢,來宣傳自己政績的一種形式。
解説:有償刊登的形象廣告,與其它正常的新聞報道的操縱形式,有很大不同。
左海:沒有什麼采編,應該説那些稿件,都是廣告主自己提供的。
閆麗梅(《經濟日報》廣告部編輯):主要是企業形象這塊,最主要的就是它花錢,自身宣傳自己,擴大事實。
記者:一般在你們編輯的時候,原則上不太改變他的東西,是嗎?
閆麗梅:基本上不太改變。
解説:由於是出錢做形象展示的客戶來提供稿件,稿件內容自然很難保證全面、客觀、真實,很多讀者對形象展示類的專版或者專欄的內容,都表示了置疑。
讀者:報紙本來是一個嚴肅的事情,新聞就是新聞,廣告就是廣告,不能老摻和在一塊兒,讓人不可信。
讀者:不論哪個書記也好,哪個市長也好,老百姓心裏有桿秤,你為老百姓辦事了,你為一方人民造福了,你不要講,老百姓心裏有桿秤,靠你嘴説出來了,有一點自吹自擂,新聞單位是我們國家的喉舌,那就是給你吹。
李存厚(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就是一種廣告,它又沒有打廣告標識,又是用新聞體例的宣傳形式錶現出來的,這樣讀者就信以為真。所以説欺騙性在哪些?欺騙性在這裡。這樣對我們新聞媒體整個的公信力、權威性,包括它的形象,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解説:中央新聞媒體作為新聞戰線的國家隊,在引導社會輿論,樹立新聞媒體良好形象方面,負有特殊責任。三家中央黨報取消刊登形象廣告,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為全國新聞界做出了表率和示範。
張研農:我們做出這個決定以後,讀者就反映《人民日報》帶了好頭,因為《人民日報》也可以説是中國的第一大報,確實很多報紙,很多讀者,都拿《人民日報》算權威最高,所以我們這麼一做,我覺得也是起一個&&示範作用。
袁志發:《光明日報》是黨中央舉辦的,面向知識分子的一張中央級黨報,肩負著密切黨、政府與廣大知識分子聯絡的重要責任,應該説知識分子對《光明日報》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光明日報》更應非常珍惜自己的版面,凡是不利於報紙質量的稿件都不應該刊登。
李存厚:像《人民時報》,中央區主要報紙,再加上省級一些主要報紙,他們率先&&來加以治理,我覺得是一個英明的舉措,這也是為了我們報紙能夠安全良性循環發展道路的,更好地向前上一個臺階。
解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負責人一致表示,取消形象廣告後,黨報新聞工作者要進一步按照“三貼近”的要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集中精力辦好報紙,提高宣傳效果與新聞傳播效果,給讀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張研農:所以我們就決定,我們要熱忱地為客戶服務,但是我們不能遷就客戶,我們可以幫助廣告搞好創意,但是我們絕不能拿新聞的策劃去代替這種廣告。
袁志發:我們這回是狠下決心,要堅決杜絕類似現象的發生,要努力做到不合格的稿件不上版面,即使給再多的錢,我們也不要,維護黨報的崇高形像是最重要的。
馮並:有一些不適合的版面,諸如形象廣告之類的這樣的版面,要斷然地舍去,準備在今年的6月,20天以後,再進行一次大的改版。我們在改版當中,要調整新聞版面,進一步突出我們的經濟特色,進一步加強政策,特別是宏觀調控政策的報告力度,在我們的宣傳戰線上進一步樹立權威性,進一步增量它的可讀性。
解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經濟日報》公佈了不再設置形象展示專版和專欄的消息後,受到了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認為這是進一步落實中央主要新聞單位的自律公約,鞏固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取得的成果,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重要舉措。
張研農:這一次我們不再設置專版、專欄,使我們《人民日報》在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中,採取的一個維護報社形象,防止其它的不正之風的一個重要舉措。
袁志發:明確承諾,不再刊登形象展示專版,這是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重要成果,也是這一活動向深入發展的重要標誌。
馮並:並不是説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僅僅是一個對記者的教育,也是對整個報業系統所有從業人員的教育,哪些東西既符合市場規律,又符合我們的職業操守,同時又是有利於讀者,有利於廣大人民群眾的,我們就應該不斷地堅持下去,不斷發揚光大。
主持人:這次《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經濟日報》率先取消形象廣告,這可以説在全國新聞界開了一個好頭,預示著這種貌似新聞的形象廣告,將在大眾傳播媒介中消失,其實新聞就是新聞,廣告就是廣告,讓群眾明明白白,這既是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成果,更是維護新聞媒介公信力的要求。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