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農民增收:農民的財富之門在哪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6日 11:02)
新華網消息:農民增收的門路在哪?農民在問,政府在苦苦追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採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強農業,支持農業,保護農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新一年的農村工作思路,直指農民面臨的增收困境。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誰家種糧誰家窮,怎麼辦?
農民的困惑之一:山東桓臺是我國長江以北建成的第一個噸糧縣。因為種糧比較效益低,如今,全縣小麥播種面積已經從40萬畝銳減到23萬畝。
索鎮劉茅村農民劉世用,是這個縣所剩不多的種糧大戶之一。兩會召開前,在一片綠油油的麥田旁,記者曾與劉世用、李鳳美夫婦進行過一場對話。
記者:很多人説,種糧食不賺錢。那你為什麼還要承包這麼多地呢?
劉世用:1991年,我承包了村裏19畝土地,當時,小麥0.6元一公斤。雖然價格低,但我堅信一條,過上幾年,糧價肯定能漲。所以,我才敢擴大承包面積,現在,這一片土地有60多畝了。我擴大面積,不是像其他人那樣種糧食賣,我是為了搞制種。我的一畝,頂他們三五畝。我制的種子,一般每公斤賣到4元到6元,最貴的賣到52元。要不是搞制種,像這幾年的糧食價格,我早搞別的了。
記者:一般的戶,種一畝糧食大約需要多少成本?
李鳳美:老百姓賠上工錢不算,種一畝糧食也就掙200來塊。統算下來,要是一年種小麥、玉米兩季的話,一季玉米算是純賺的吧。俺村是個大村,地也不少,一口人平均1.5畝地。老百姓都不指望種地了,沒病的勞力都是靠出去打工、搞建築掙錢。俺這裡在外邊搞建築的多,有技術的,人家管吃,每天給50元,打小工的,每天也得30元。全村最窮的戶,都是種地的,單純種地的人家,沒有一戶日子好混。
劉世用:我對種地一直感興趣。雖然這幾年糧價低,但它總會高起來的。全國人口這麼多,總得要吃飯吧,十二三億人口,一個人一天吃一斤糧食,你算算,全國就要多少糧食?國家需要糧食,可為什麼誰家種糧誰家窮呢?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新舉措之一:今年國家從糧食風險基金中拿出100億元,直接補貼種糧農民,以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土地裏能産出金子來嗎?
農民的困惑之二:山東章丘大蔥全國聞名,章丘市棗園鎮萬新村種植的富硒大蔥是章丘大蔥中的“貴族”,價格能比別的大蔥高兩成。萬新村700口人,人均種大蔥1.5畝,去年僅大蔥一項人均收入4000元。為了這4000元收入,村黨支部書記萬守傑費盡了心思。他挑頭搞了大蔥協會,註冊了綠色食品標誌,能想到的辦法,他都用上了。
有“小諸葛”之稱的萬守傑認為,萬新村群眾再在土地上做文章已經很難了。他説:“土地的耕畝收益會控制在一條線上,達到4000元到5000元之後,就會停滯不前,我們快到極限了。道理很簡單,像工廠生産一樣,農民生産的東西質量好價格又便宜人家才會要你的,否則,這個市場就不是你的了。”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新舉措之二:穩步推進城鎮化,改善農民進城就業環境,加強農民工培訓,多渠道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農産品漲價的速度趕得上化肥、農藥嗎?
農民困惑之三: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上高鄉大溝頭村農民武玉華有一個蔬菜大棚,種了七分黃瓜。今年的收成好,價格也不錯,眼下,每公斤已經賣到3元錢了,老武自然高興。但他也有不高興的事兒。搞大棚菜,少不了用薄膜,雖説黃瓜價格有高有低,可這薄膜的價格哪一年也沒停地漲。春節一過,化肥也漲價了,每50公斤碳銨前幾天只有21.5元,這兩天澆麥子該施肥了,一下子漲上去1塊錢。老武挺納悶:農民在地裏種出來的東西,價格有漲的時候,也有跌的時候,可這種地用的東西怎麼就不停地漲呢?它漲這麼快,還不把多收入的那點東西全吃光了?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新舉措之三:加強農業生産資料價格監管,保護農民利益。
眼看著是賺錢的買賣,為什麼不給俺貸點款呢?
農民困惑之四:王道成、靖祥林是山東省章丘市聖井鎮睦裏村的兩個能人,兩人都是建築包工頭,村裏有不少人跟著他們倆幹活。他們到外邊攬到工程,不光自己能掙上一筆,跟著他們幹活的村民也能沾上不少光。攬工程,需要資金,他們倆最頭疼的,就是到銀行跑貸款。睦裏村後面不到半裏地的地方,就有一家農村信用社,可他們不找熟人,根本就不可能從裏面貸出款來。王道成對此不理解:銀行不敢貸款,無非是怕我還不上,我找上擔保了,為什麼還不貸給我呢?靖祥林説:“沒有啟動資金,什麼事也難幹成。有些項目,明明白白能掙錢,就是因為咱沒有資金拿不到手。要是銀行能扶持一下的話,我們發展得肯定會更快。”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新舉措之四:改進農村金融服務,農村信用社要增加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支持農民發展生産。
責編: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