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民意表達:平時和"兩會"一樣重要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1日 15:45)

  今日清晨,廣東63名全國政協委員乘機離穗,飛赴首都北京。之前,他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傾談各自關心的熱點問題及向大會提交的建議,表示用提案關注民生、反映民聲、傳達民意(見《廣州日報》3月1日)。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其實,“兩會”尚未召開,各大新聞媒體就先熱了,許多門戶網站也推出了“兩會”的民意調查,平面媒體也紛紛推出了民眾對於“兩會”的要求、希望等的報道。據北方一家都市報(燕趙都市報)描述,該報自“兩會建議通道”專版開闢四天,讀者的電話、來信、電子郵件和來訪應接不暇,在這裡面,既有三言兩語的感言,也有上萬字的調查;有老百姓對個人遭遇的傾訴,有職能部門對專業問題的意見,還有為數不少的普通公民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建言……

  從中,我們看到了民眾巨大的政治熱情和強烈的民意表達慾望,甚至這些都可能出乎了人們的意料之外。可面對這些浸透了熱忱和期盼的民聲民意,人們不僅要問:為什麼這些老百姓最關心、最牽掛、與人們群眾利益關係最密切的事情,會在“兩會”召開之前這麼短的時間,如此密集地匯聚到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那裏?我們也可以想象,假若沒有“兩會”開幕的契機,沒有傳媒做平臺,沒有一些全國人大代表的熱情參與,這些能夠充分反映和代表民情、民意、民聲的意見、建議還能不能被聽見、被重視,被傳達?

  民意是普通民眾對於自身利益的訴求,是個體對於自身生存狀態的評價,也是日常狀態下的産物。民意不是空洞的,而是一個個個體意願的總和;沒有個體意願就談不上民意,眾多的個體意願無法得到表達和被尊重,當然不是真正的尊重民意。

  推崇尊重民意、採納民意,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公開、及時地傳達民意。隨着信訪制度的逐步完善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民眾的真實意見得到了公開承認,甚至一些公共領域已經開放地認可了有不滿意的群眾意見。可見,在“公開”這一點上,我們逐步實現了。但“及時傳達民意”卻是一個受到嚴重制約的瓶頸。

  近些年來,民意得到反映的途徑增加了,並且有關部門對於合理的民意訴求也給予了相關的保障。顯然,這是民主法制進步的一個外在表現。但現實的另一方面也顯示,由於個別地方黨政官員的法律意識淡薄,依法辦事觀念缺乏,再加之地方權力機關的法律監督蒼白無力,導致法律權威和尊嚴嚴重弱化,更使得民意表達困難重重,更談不上及時傳達了。河北的郭光允狀告陳維高事件和陜西佳縣劉國具鄉的“兩個鄉長並存”事件都説明了這一點。

  我們也欣慰地看到,一些地方如上海、南京等地的人大代表公開徵求公眾意見,傳達民意;深圳人大常委會為拓寬代表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進一步發揮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與本地的媒體開通了“代表市民連線”,並設立了“代表接聽熱線日”。其實,這些日常的民意傳達和“兩會”期間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説,日常的民意更能體現民心、民情、民聲。

  從長遠來看,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我們的民意表達不能僅僅集中在“兩會”期間,民意表達需要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成為一種常態。尊重民意,就應該從平時做起,從日常問題開始,如果連平常合理的民意傳達都無法實現,所謂的尊重民意其實就是一句空話。(網友:陳棟 )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網評天下 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於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