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3”井噴特大事故是如何成功壓井的?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28日 22:19)
新華社重慶開縣12月28日電(記者郭立)川東北氣礦“12 23”井噴特大事故於27日成功壓井封堵。中石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蘇樹林説,壓井成功緣於壓井施工指揮部及搶險人員科學的方案、嚴密的組織和規範的操作。
針對這口井壓力高、産量大,特別是硫化氫含量極高等特點和難點,壓井工作既要把井壓住不讓其反撲,又要讓氣井經過下一步作業,正式完井後,盡力恢復産能,因此只能壓井,不能封井。蘇樹林説,這次壓井施工過程完全體現了科學性。
石油專家們事前進行了技術參數的精細測算,保證足夠的安全系數。他們蒐集了一切直接和間接的資料,對羅家16H井井下的地層參數做出盡可能準確的判斷,並針對多産層多壓力系統建立了三個優勢:不同密度的優勢、3倍於井筒泥漿量優勢、壓入排量的優勢,每個優勢都遠遠超過應有的度量,保證一次壓井成功。井筒的容量為160立方米,但指揮部準備壓井的泥漿達到480立方米,是井筒容量的3倍。27日施工時壓入排量也達到每分鐘5-6立方米。此外,噴井內地層壓力系數為1.28(正常值為1),壓井方案中將泥漿調配密度配至壓力系數為2,遠遠超過了井內壓力,確保以絕對優勢壓住井噴。
在制定主實施方案的同時,搶險壓井指揮部還制定了3套應急備用方案。考慮到在意外情況下,也要確保有毒氣體硫化氫不形成新的擴散。3套應急備用方案為:壓不住井噴的處置方案、井內出現大量漏失的處置方案、施工中任何一台設備出現故障的處置方案。因為實際施工過程沒有出現任何意外,這3套應急預案都沒有用武之地。整個壓井封堵做到了進可攻、退可守,保證萬無一失。
施工準備階段組織了專家進行多次論證。不到兩天的時間裏,在充分採用以往相似情況成熟壓井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由經驗豐富的專家組成的技術組反復修改,並經過3次大的方案論證審查,最後由搶險指揮部批准。
在壓井前幾天,搶險施工人員將設備、材料和物資準備工作做得十分充分。他們準備了3臺壓裂車和1臺水泥車,壓裂車的最高壓裂可達100Mpa,是施工作業壓力的2倍以上。連接了2套壓井注漿管線系統,使用1套,備用1套。還準備了2組試調放噴及點火系統,以防不測。事故發生地點在偏僻的山區,交通十分不便,卻僅用了3天時間就將約6000噸重的物資和材料從幾百公里外全部運抵到位。指揮部將設備全部進行了試運轉,不合格的連夜整改,直到合格為止。
在方案確定後,搶險指揮部對每個搶險施工的作業小組和參戰人員進行了3次技術佈置,使大家明確自己的崗位、工作內容、動作程序、動作標準及安全要求,並進行了兩次實戰演習。
責編:周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