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保天下糧倉 讓農民放心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14日 20:26)

  CCTV.com綜合消息:在近日召開的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會議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要把中央關於扶持糧食主産區和種糧農民的政策原原本本告訴廣大農民和農村基層幹部,保護、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觀看視頻>>


  近期,無論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的精神,還是國務院召開的數次會議,都強調要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由此可見,糧食增産、農民增收等問題已為黨中央、國務院所高度重視,而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加強對糧食主産區和種糧農民的支持,切實保護耕地,加強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建設,增加農民收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將是糧食工作的重點。

  10月2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認真分析了當前農民收入和糧食生産的形勢,研究了關於增加農民收入、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的有關問題,確定明年將採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確的綜合性政策措施,並提出了五點建議:

  

    一是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加強對土地開發利用的管理。

  二是加強對糧食主産區和種糧農民的扶持,調動發展糧食生産的積極性。

  三是全面正確貫徹農業結構調整方針,不能把農業結構調整簡單化為壓縮糧食種植面積。

  四是加強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進一步發揮科技進步在糧食生産中的作用。

  五是增加各級財政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詳細內容

  

但存方寸地 留與子孫耕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按照保障農民權益、控制徵地規模的原則,改革徵地制度,完善徵地程序。”

  在10月28日召開的全國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再次重申了這一原則。他指出:要切實加強對土地開發利用的管理。按照保護農民權益、控制徵地規模的原則,改革徵地制度,完善徵地程序。加強對基本農田的保護和建設,在基本農田裏不準挖魚塘、種樹。絕不允許亂佔濫用耕地,對違反規定的要嚴肅處理。  觀看視頻>>

  然而,有些地方仍不顧客觀實際,盲目設立各種開發區,圈佔耕地。一些企業和個人未經審批,擅自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徵地和佔地協議,劃定用地範圍,非法圈佔集體土地。有的地方甚至圈而不用,造成了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

  [央視論壇]沉重土地輕如紙

  山東省新泰市北谷裏村的村民吳保證,在1987年和1999年先後和北谷裏村的村委會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承包麥地1148平方米,春地560平方米,承包期是30年。今年2月14號的時候,村裏通知他説你的兩塊土地已經依法被徵用了,使用人是山東昇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我們可以看,如果按照30年土地承包期的話,這位農民的土地應該是到2017年和2029年才到期的,但現在還差二十來年的時候,就被依法佔用了,究竟依的是什麼法?→詳細內容

  [經濟半小時]良田種樹 耕地蒙難

  去年冬天,湖南省安鄉縣正安村的土地還是畝産上千斤稻穀的耕地,如今卻被種上了一排排的楊樹,讓農民在地裏不種稻穀,改為種樹,是安鄉縣政府對農民發出的號召。但這又是為了什麼呢?→詳細內容

  糧食是一種具有戰略意義的特殊商品,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糧食安全始終關係着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關係到社會和政治穩定,糧食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耕地是糧食生産的載體,是糧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保持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保持足夠數量的耕地,穩定糧食産量,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對處於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來説,重要意義顯而易見。不採取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措施,非農建設用地一旦失去制約,大量的耕地就會被蠶食掉,關乎十幾億人生存的“米袋子”就會受到威脅。→詳細內容

  ※國土資源部:中國將嚴格控制未利用土地開發  ※我國將通過開發整理土地補充耕地4000多萬畝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大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增加各級財政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尤其要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産條件,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11月10日召開的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指出:搞好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對於鞏固農業基礎地位,提高農業特別是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增加農民收入,具有特別重要意義。

  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也強調,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要以基本農田的水利建設為重點,健全和完善農田排灌系統,加大中低産田改造力度,建設高産穩産的基本農田。要務必採取有效措施,嚴格保護好基本農田,不得隨意改變耕地用途,不得破壞土壤耕作層,不得破壞水利基礎設施,不得在基本農田挖魚塘、栽種樹木。要特別重視糧食主産區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把發展糧食生産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各地加強秋冬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保明年農業增産增收  ※提高糧食生産能力 推進“六小工程”建設

  

依法保障農民權利 給糧農吃顆定心丸

  “農戶在承包期內可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完善流轉辦法,逐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這是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對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的一貫政策精神的進一步明確和重申。這既是對農民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充分肯定,也體現了農村生産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對保護農民權益、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農村土地承包法,被農民喻為法律“定心丸”。 但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指出,農村土地承包法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有三個主要問題,需要引起執法部門的關注。→詳細內容

  ※自願、有償流轉土地 確保農民權益不受侵害   ※經濟觀察:牢記土地是民生之本 

  ※烏雲其木格:切實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    ※吳邦國:貫徹土地承包法 保護農民合法權益

  

農業結構調整:貴在“調優” 賤在“加減”

  當前,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還需要糾正對農業結構調整認識上的偏差。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是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重大戰略措施,也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但是,一些地方片面理解這項工作,把農業結構調整簡單化為壓縮糧食種植面積,把不少高産穩産的良田轉産為養殖業或經濟作物,出現了“家家戶戶都抓‘多’(多种經營),糧食生産走下坡”的現象。

  ※江蘇調查:調整農業結構需要更新理念

  

為農民減負 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在國務院28日在北京召開的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進一步指出,要繼續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重點放在保護糧食主産區和農民種糧積極性上,把通過流通環節的間接補貼改為對農民的直接補貼。

  而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會議精神也提到,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要採取更直接、更明確、更有力的綜合性措施,增加農民收入,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要加強對糧食主産區和種糧農民的支持。繼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逐步降低農業稅稅率,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

  北京市地方稅務局12日宣佈,通過實施農村稅費改革,北京市農業人口的稅費負擔已被“砍掉”72%。根據北京市政府批准的各區縣農村稅費改革試點方案,在北京市原550萬畝農業稅計稅土地中,有190萬畝因長期建設和農村公益事業的發展而被佔用,這些都按有關規定進行了核減。全市農村稅費改革後的農業稅計稅土地面積為360萬畝,每畝計稅土地農作物平均常年産量為377公斤。稅費改革後,全市應徵農業稅正稅約6700萬元,農業稅附加約1300萬元。→詳細內容

  ※農業部官員:要重點培育主産區糧食生産能力   ※安徽省今起全面取消農業特産稅

  

科技興農 展望收穫好晴天

  過去,農業增長可以依靠擴大耕地面積和提高單位面積産量兩條腿走路,而近幾年來,隨着我國人口逐年增加和不合理的圈佔耕地,人均耕地面積越來越少,在糧食生産面積減少、糧食單産增幅有限的情況下,當務之急是儘快提高糧食生産的科技進步能力。

  在國務院28日在北京召開的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指出,要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加快適用技術推廣,擴大良種補貼範圍,依靠科技提高糧食的單産和質量。

  近一個時期以來,秋冬種正在各地展開。秋冬農業生産年年搞,但今年的秋冬種卻面臨了一些新的情況:一是小麥麵積難以穩定,今年秋冬種糧食面積仍是減少的趨勢。二是秋收作物收穫期普遍偏晚十天左右,加上入秋以來黃淮海地區和長江流域連續陰雨,使騰茬整地和播種難度加大,播期推遲。三是安徽、河南、陜西、江蘇、湖北等農業主産區,夏收、秋收作物在關鍵季節相繼遭受洪澇乾旱、高溫熱害、低溫寡照等自然災害,農業生産和種植農戶收入損失巨大,嚴重影響了秋冬種的物資投入。

  不過,今年的秋冬種仍有一個亮點值得關注:年初,農業部和財政部組織實施了優質專用小麥示範項目,示範區內的優質專用小麥品質得到提高,生産成本下降,市場競爭優勢初步顯現,因此受到了各地和農民群眾的普遍歡迎。目前,各示範區正在落實兌現良種補貼資金的工作,確保補貼資金落實到位,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各地要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揮示範項目在整個小麥生産中的帶動和促進作用,並通過落實産銷訂單,推進産業化經營。

  明年對於恢復糧食生産是十分關鍵的一年,而抓好今年的小麥秋冬種,對於確保明年夏糧豐收具有決定性作用,對於儘快恢復糧食生産也有積極意義。→詳細內容

  ※中國冬小麥播種面積預計增加 有望恢復發展

  ※今年我國秋冬種的機械化作業率顯著提高 同比增長8%

  ※山東聊城:最新的壟作技術在秋冬種中大顯身手

  ※我國北方冬小麥主産區加強田間管理 確保小麥生長

責編:劉雅虹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