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三中全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04日 06:19)

  人民日報消息:

  主要觀點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總結了10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經驗,比較系統地充實了10年前來不及或因條件不成熟而不可能展開的內容,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整的綱領。《決定》針對國內、國際以及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勢,明確提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

  制的目標和任務,以及與之相關的重大方針政策,為新階段的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努力做到“五個”統籌,兼顧各個方面,保持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保持社會安定與和諧,這是新的發展觀和新的改革觀的體現,也是我們必須長期遵循的原則。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是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的重大舉措。《決定》對新階段的經濟體制改革作了全面規劃和部署,是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促進社會全面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及時而重大的決策

  1979年以來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就其實質和發展趨勢考察,可以説一開始就是逐步朝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走的。先後提出和實施的“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和“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無論在理論認識上還是在改革實踐上,都可視為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渡。1992年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畫出這種新體制的基本框架,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0多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現在,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確立。作為所有制變革的直接産物,各種生産要素參與分配格局的形成,以及市場機製作用的日趨普遍化,都超出了原先的預期。涉外經濟體制因為加入世貿組織的推動而取得可觀的進步,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總的判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如果説10年前人們對市場經濟體制還比較生疏,那麼現在市場經濟體制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變革過程,成為人們生活在其中的最重要的制度和整個社會變革的基礎。10多年來,我國之所以能夠經受住國際金融動蕩和經濟低迷的衝擊,克服國內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趨勢的影響,戰勝嚴重自然災害和重大疫情,國民經濟保持旺盛活力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向的改革是重要的原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這個總體判斷有兩層含義:第一,大的框架搭起來了,基礎奠定了,整個國民經濟開始按照新體制的軌道和規則運行;第二,這種新體制還很不完善,在制度層面還有缺陷,運行機制還不健全,社會利益關係還沒有理順,經濟法制還不完備,經濟效率不高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觀。舊體制的弊端還沒有完全消除,新體制在顯示出巨大優越性的同時其固有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又處於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過程中,體制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和複雜的過渡形式,甚至存在矛盾和混亂的現象,這是人們從日常的社會經濟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也是難以完全避免的。

  和10年前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的時候不同,我國社會經濟已經發生重大的階段性變化,即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目標,開始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新的發展階段,宏觀經濟環境與經濟建設的任務發生了變化,經濟體制改革要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需要,著力解決經濟結構不合理、分配關係尚未理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就業矛盾突出、資源環境壓力加大,以及經濟整體競爭力不強等緊迫問題。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做更大的努力,是保持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重要保證。

  外部環境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加入世貿組織,標誌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這對經濟體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帶來了很大壓力,但也是積極推進改革的動力。隨著過渡期終結時間的臨近,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日見緊迫。必須通過深化改革,提高我國經濟的整體競爭能力,這樣才能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趨利避害,推進我國的現代化事業。

  我們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形勢:一方面,國內發展和國際形勢對經濟體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很不完善,社會經濟發展仍然有許多體制性障礙,迫切要求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就是在這種形勢下非常及時地作出的重大決策。

  統籌兼顧體現了改革和發展的新要求

  十四屆三中全會所確定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是比較完整的、有預見性的,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需要另起爐灶,構建新的體制框架,而是在原有的大框架基礎上做如何“完善”的文章。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決定》總結了十四大和十四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經驗,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明確提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和任務,以及與此相關的重大方針政策,為新階段的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進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給我們提供了深刻啟示: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不是單純追求GDP的增長,而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增進全體人民的福利;經濟體制改革不僅要有利於促進生産力的發展,而且要有利於全面體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根本宗旨,實現社會和諧和全面進步。《決定》關於各方面“統籌”的要求,豐富了新的發展觀,也豐富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

  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難點不在城市而在農村。新階段的經濟體制改革,不僅要著眼于城市,而且要著眼于農村,著眼于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這是社會穩定和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的基礎。現在,農業佔GDP的比重已經下降到15%左右,而農村人口仍佔總人口的60%以上。農業和農村的困難在於人多地少,不容易形成規模經營,加上農業比較收益低,以及政策方面的原因,導致投資過分向工業和城市傾斜,城鄉發展和居民收入差距呈繼續擴大之勢。目前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許多矛盾和問題,都與此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因此必須對農村發展和農民問題給予更多關注。實現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需要解決大量的體制和政策方面的問題。

  統籌區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經濟都有很大發展,但由於原有基礎、客觀條件以及改革開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地區差距目前仍呈繼續擴大之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難點不在東部而在中西部特別是西部經濟落後地區。新階段的經濟體制改革要實現雙重要求:一方面,要有利於經濟發達地區繼續發揮優勢,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這是今後較長時期國家經濟實力增長的主要依託,也是國家支持中西部地區發展的財力物力支撐;另一方面,也要有利於經濟落後地區加快發展,包括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快改革開放、實施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統籌區域發展是新階段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

  統籌經濟和社會發展。經濟是基礎,但經濟增長並不等同於社會全面進步。既定的經濟總量,在不同的經濟體制、發展戰略和政策目標下,人民實際福利和社會總體狀況可以有重大差異。我們的目標是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現在的情況是,隨著溫飽問題的解決和改革的深入,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産生了,經濟發展中的社會問題日益凸顯出來。統籌經濟和社會發展,切實地關注和解決諸如失業、貧困、教育、醫療、公共衛生以及社會公正和反腐敗等社會問題,才能保證經濟持續發展,在經濟發展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面進步,達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目標。

  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隨著近代大工業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手段日益發達,規模空前擴大。這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福祉,但過分的、不適當的開發利用也造成資源浪費和生態環境破壞的嚴重後果。世界範圍環境保護運動的興起,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無公害産業的發展,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確立,都是人類覺醒的表現。我國正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較少,環境承載力弱,經濟高速增長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與日俱增,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至今尚未根本扭轉,矛盾非常突出。改善生態環境,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才能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改革要有利於達到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目標,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現在是在對外開放環境中謀發展,對外開放要服務於國內發展和改革,國內發展和改革要考慮國際環境。加入世貿組織後的經濟體制改革,面臨著雙重任務:一方面,要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適應國際市場經濟的普遍規則;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參與國際經濟貿易規則的訂立、修訂和完善進程,努力爭取使之符合我國發展的利益。國際經濟貿易規則是不同國家利益矛盾妥協的産物,並不是天經地義和一成不變的。我們不是簡單地同國際規則“接軌”,而是在對外開放中實現國內經濟體制同國際經濟運行規則的相互協調。這裡存在著複雜的矛盾和較量。

  統籌就是兼顧。對於執政黨來説,統籌兼顧具有極端重要的意義。上述一系列“統籌”,都是從對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要求來説的,是針對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來的。努力做到這些統籌,兼顧各個方面,其結果就是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以及社會的安定與和諧。這裡貫穿的統籌兼顧以及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正是新的發展觀和新的改革觀的體現。這些都是必須長期遵循的基本指導思想,實現這些理想也是長期努力的過程。可以説,能否切實做到這些方面的統籌,朝著這些理想目標努力,決定著經濟改革和發展的成敗。

  新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決定》根據各方面統籌發展的要求和經濟體制尚不完善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規定了現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這些任務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

  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必須推行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調整國有經濟的佈局和結構。國有企業改革之所以步履維艱,有歷史遺留下來的沉重社會負擔和承擔過大的改革成本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由於尋找國有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適當的實現形式所遇到的特殊困難。按照《決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國有資産管理和監督體制,更廣泛地推行以投資主體多元化為特徵的股份制,將有利於實現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産出資人職能分開,促進國有企業改革。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促進社會生産力發展的重要力量,《決定》在強調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的同時,強調要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清理和廢止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消除體制性障礙。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能夠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這是為許多地方的經驗所證明了的。産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按照《決定》的要求建立健全現代産權制度,依法維護公、私各類財産權,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要求和保證。

  建立有利於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繼續推進工業化,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狀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直到實現現代化這個長的歷史時期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性任務。這種根本性的社會轉型,要著重解決的實質上是“三農”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除了農業方面的努力,從根本上説,要從“三化”即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找出路。就是説,要用先進技術改造農業和整個農村經濟,促進大量農業人口向非農産業轉移,通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農業和整個農村經濟納入全國統一的市場化、社會化軌道。現階段的我國區域發展差距,是二元經濟結構的一種特殊表現形態,從根本上説,統籌城鄉發展和區域發展都是要逐步改變二元經濟結構。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一個長過程,即使工業化和城鎮化進展順利,2020年城鎮化達到55%左右,屆時全國農村人口仍將有6億以上,“三農”問題仍將是大問題。重要的是,經濟體制要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狀況。某些現行的體制和政策,是不利於逐步改變甚至是還在強化二元經濟結構的,需要堅決地進行改革。

  建設市場體系和改善國家經濟與社會管理。這是貫穿經濟體制改革全過程的一個帶根本性的問題。當前體制不完善的重要表現,是市場體系不健全,政府職能還沒有完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轉變。這兩個方面的改革是相輔相成的。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當前主要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市場,在完善商品市場的同時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其他要素市場,規範市場秩序,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在改善國家經濟管理方面,《決定》強調繼續改善宏觀調控,轉變政府職能,對財稅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給予高度重視,明確了分步實施稅制改革和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原則和方向,以及深化金融企業改革、完善金融監管體制與調控機制的目標和任務。政府在轉變經濟管理職能的同時,要加強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推進經濟法制建設。回顧20多年來所走過的道路,利用黨和政府系統集中統一的優勢推進以主體分散化和利益多元化為特點的市場化改革,是我國經濟改革進展比較順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新的階段,推進經濟改革仍需要繼續發揮這種優勢。

  健全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都是市場經濟體制下所固有的社會問題。積極擴大就業,推進分配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我國人口多,又處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雙重轉變時期,就業壓力將是我們長期面臨的突出困難,改革、發展和結構調整都要與擴大就業相結合,把有利於緩解就業壓力作為重要的體制改革和政策目標。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主要是整頓和規範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解決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以達到效率與公平兼顧之目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主要是建立健全同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實現社會公正和共同富裕為目標,市場競爭不能自發實現這種社會目標。擴大就業、改善收入分配和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要依靠國家的政策導向、法律規範、公共管理和宏觀調控。

  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我國在溫飽問題解決之後,也把這個問題提到了重要議事日程。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是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同時,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也可以説是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的永續利用問題。現在,由於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經濟基礎已發生重大變化,社會發展的其他方面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要通過深化改革,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科技、教育、文化、公共衛生等方面的體制,提高國家創新能力和國民整體素質,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這些領域的改革和發展都受到市場競爭的深刻影響,市場機制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發揮作用;但這些領域又都有各自的特殊性,不能簡單地搬用市場經濟的規律,簡單地提“市場化”和“産業化”的目標和口號。重要的是,要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科技、教育、文化、公共衛生發展的特殊規律,建立健全相應的體制和運行機制。體制選擇和發展戰略,都要有利於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各個方面統籌兼顧的要求,努力實現《決定》所提出的目標,將會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新的里程碑,也是新的起點

  我國社會經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轉變,從二元經濟結構到現代社會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轉變。經濟體制改革要有利於實現這種轉變,為社會轉型提供體制保障。

  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包括三個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經濟體制改革要有利於“三個文明”建設的開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根本宗旨。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艱巨而複雜的任務,無疑會遇到不少困難。但是,我們具備推進改革的諸多有利條件:經濟快速增長為深化改革提供了比較寬鬆的環境;國家經濟實力增強為解決改革進程中的矛盾提供了比過去雄厚得多的物質基礎;社會穩定和對於深化改革問題愈益廣泛的共識;改革實踐經驗的積累和指導思想的正確;可供借鑒的國際經驗和國際社會對我國經濟改革的普遍認同;等等。人們對於我國經濟改革的樂觀預期,就是以此為基礎的。我們所遇到的困難,是前進中的困難,也將在改革和發展進程中得到解決。

  《決定》總結了10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經驗,比較系統地充實了10年前來不及或者因為條件不成熟而不可能展開的內容,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整的綱領。這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歷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從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長過程看,《決定》也是一個新的起點。(文/王夢奎)

責編:周鐵成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