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專家學者解讀三中全會集體決策的新跨越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26日 13:32)

  了望新聞週刊消息:舉世矚目的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在圓滿完成三項議程後宣告勝利閉幕,並以最快的時間和最好的方式發表了全會公報。公報全文近4000字,言深旨遠,清澈大方,科學、民主、務實、開放精神貫穿其中,這在歷次中央全會公報文獻史上並不是多見的。

  完善中央會議決策制度和決策程序

  中國共産黨是一個高度嚴肅認真和負責任的黨。除了日常事務性質問題之外,通過正式會議做出集體決策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制度。黨歷來有固定的會議制度,凡屬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務工作方面的決策,視其重要程度,分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工作會議、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和全國代表大會做出,特別重大問題的決策在必要時還在“擴大”的範圍中討論,例如(擴大)中央工作會議或(擴大)中央全會。

  需要指出的是,比較全國代表大會而言,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由於其會期間隔較短,與會人數較少卻有廣泛代表性,相對集中智力資源,形成便利、管用、有約束力的機制特點,因而,在黨的中央領導制度中佔有相當重要地位。

  歷史證明,為了完善中央會議決策制度和決策程序,黨在幾十年中作了持續不懈努力。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大力倡導下,進一步把領導決策明確作為政治制度來看待和規範,努力使決策過程完善化、科學化、民主化和程序化。嗣後,又經過了近二十年努力,十六屆三中全會事實上是在領導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上邁出了決定性的重要一步。

  實現黨的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兩個條件

  積數十年的經驗和對黨的領導科學研究證明,實現黨的決策科學化、民主化,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必須有健全的會議制度。十六屆三中全會議程安排,增列由胡錦濤總書記受委託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工作報告,受到了全會和全黨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全會並對中央政治局自2002年11月以來工作,做出了積極與肯定的正式評價,極大增強了我們黨的向心力、內聚力和戰鬥力,這可以説是對於健全中央全會制度必要性的一個最新例證。國內外觀察家們都注意到了全會以舉手表決的方式通過有關重要事項。中央政治局常委九人一齊舉手的照片記錄了這重要歷史的一瞬間。

  第二,必須在會議討論中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前一個條件作為一種法定程序是必不可少的,但僅有前者而無後者,還不足以保證做出正確有效決策。中國共産黨人深知,正確的決策決定於對情況有正確的判斷,決定於採取的措施有切實的可行性,決定於在全黨(首先是各級幹部)乃至全國範圍內獲得廣泛的認同和接受。所有這些,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最終決定於決策過程中的科學和民主的程度。

  由此説明,任何一種會議決策制度,總是包括形式上的和內容上的(即實質上的)兩個層面。內容決定形式,形式錶現內容。比較而言,我們當然更要重視內容,不能也不應滿足於形式上的制度規定,而忽視了制度規定的實際施行和效力。

  在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方面的努力

  十六屆三中全會所作出的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的努力,不只是表現在制度的規定上,還表現在制度的運作上,著力於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進程。全會公報除開始處簡要説明會議進程之外,通篇計14節,均是很醒目地以全會名義向國內外宣示黨所作出的正確判斷和正確決策。全會所通過的幾項決議,主要是《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本身就是實施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大成果。這個文件做到了“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體現了憂民之憂、樂民之樂的精神,其要義是按照黨章法定程序做出會議集體決定,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在決策形成進程中堅持民主、科學決策。這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以正確的理論作為指導。全黨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這件大事既是黨的建設基礎性的長久之計,又是為十六屆三中全會做好重要思想準備。胡錦濤總書記先後於7月1日和9月3日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並且提出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抓緊研究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大問題、群眾生産生活中的迫切問題、黨的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幹部和群眾中,後來就把這個意思簡化為解決“重、迫、突”問題。無疑,這就為全會的順利召開和在全黨形成統一的思想行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展開大量調查、統計、信息收集和科學預測工作,包括黨政有關部門、國家諮詢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黨校等,對大量的事實、數據材料進行分析研究,為中央全會決策提供依據和建議。據知,由有關部門專家寫出的科學預測分析報告達數千件。此外,還通過媒體和人民信訪等多種渠道,獲得數以百萬計的大量信息、動向,也對作出決策起到重要作用。

  ●組成包括黨政各有關單位、研究中心的領導幹部、工作人員等參加的專門工作班子,提出預案

  ●在有些問題上先試點、後決策。毛澤東很早以前就提出:一切經過實驗。這種重視決策試驗的傳統正以新的特點、樣式得到發揚光大。迄今為止,現在全國正在進行的較大的政務、黨務試點不下十余種,凡經過試點證明是可行的或部分可行的,才逐步地付諸實行。例如,實行黨代會常任制,在若干地方進行試點多年,先是小範圍的,然後擴大範圍,至今還在等待經驗證明。而發揮地方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的作用,相對而言,經試點後經驗趨於成熟,形成正式法規已不需要很長時間了。

  ●協商。中國共産黨所獨創的協商,已經作為一種重要決策的政治程序步入制度化的軌道。中共中央定期向民主黨派中央通報情況,或就國家和社會發展重大事項徵詢意見,進行協商。包括這一次全會的《決定(討論稿)》、《建設(討論稿)》也在會前專門聽取各方意見。政協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依照有關規範及經驗,已使政治協商具有了經常化、規範化的特點。

  ●吸收有關專家參與論證,包括吸收外國經驗和世界級專家的建議,特別是涉及與國際接軌及相關的事項。

  ●此外,還需要著重提出的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常委、政治局委員,牢記“兩個務必”,發揚黨的優良作風,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輕車簡從,深入一線,包括重災區、有困難的地方乃至可能有重大危險的區域,直接進行調查研究,在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學校、醫院直接聽取群眾意見,獲得第一手的信息。以十六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的數天為例,9月29日政治局會議討論通過擬提請全會審議的文件,30日政治局集體學習,10月1日起,除了必要外事活動和值班工作外,中央常委和部分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分別到了各地繼續調查了解情況,徵詢聽取各方意見。胡錦濤總書記到了湖南、溫家寶總理到了陜西,為全會召開作最後的準備。

  由上説明,中央會議和中央決策作為一種政治制度,以十六屆三中全會為標誌正向決策進一步科學化、民主化、程序化、完善化,邁出了具有深遠意義的重大一步。這種進步不但為會議過程本身事實所證明,也為黨內外廣大群眾所普遍認同,甚至在國際社會中一些有識之士也表示了讚賞之意。其輻射作用和慣性力量,必將推動黨的各級組織和影響社會各個層面,為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作出貢獻。當然,對於中國共産黨人來説,我們完全懂得任重道遠。以黨內民主促進人民民主的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是一個內容廣泛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進行長期努力。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立足我國國情,嚴格依法辦事,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戰略部署,有序進行,協調發展。做到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有利於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利於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責編:慕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