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文章:提高認識 堅定信心
——一論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23日 08:33)
人民網消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重要歷史階段召開的十分重要的會議。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對於進一步動員全國人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團結奮鬥,具有重大的意義。
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的戰略部署,認真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的重大進展,深刻分析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明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任務、指導思想和原則,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決定》的形成,標誌着我們黨對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了,運用市場經濟規律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了,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建設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的行動綱領。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都要從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體制保證的高度,把思想統一到十六大和這次全會精神上來,提高認識,堅定信心,認真貫徹落實《決定》,努力做好深化改革的各項工作。
我們應當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從長期改革實踐得出的一個重大結論。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是我們黨經過長期實踐探索、吸取世界上一些國家發展經濟正反兩方面經驗得出的重大認識。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十四屆三中全會做出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10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社會保障制度初步形成,宏觀調控體系進一步完善。總的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確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實踐證明,我國改革開放是成功的,把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納入黨的基本經驗長期加以堅持,是完全正確的。我們要提高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推進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
還應當深刻認識到,我們已經初步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還不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不適應全球化趨勢的加速發展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新形勢。我國經濟還存在結構不合理、分配關係尚未理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就業矛盾突出、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經濟整體競爭力不強等問題。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要解決我國經濟生活中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使我國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更好地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克服影響我國社會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不斷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強大動力。
自信才能自強,自強才能富強。從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從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一個新的歷史跨越。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有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多年成功實踐積累的豐富經驗,有億萬人民的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我們對實現這一新的歷史跨越充滿必勝的信心。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抓住機遇,銳意進取,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我們就一定能夠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責編:劉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