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梁思禮:神五成功率超過97%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14日 13:35)

  深圳商報消息:梁思禮:中國工程院院士,火箭控制專家、導彈控制系統研究領域創始人之一,我國著名火箭控制系統專家,導彈控制研製領域創始人,航天可靠性工程學開創者和學科&&人之一,航天CAD技術倡導者和奠基人,“何梁何利基金”獲得者,曾榮獲“中國老教授科技興國貢獻獎”,曾當選國際宇航聯合會副主席。

  1924年8月24日生於北京,祖籍廣東新會,其父為我國清末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梁啟超,他是梁啟超九子女中最小的兒子。

  我國首艘載人飛船發射之際,新華社記者在北京航天科技集團辦公大樓裏,專程採訪了梁思禮。

  梁老剛剛過了79歲的生日,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談鋒甚健。説到我國“神舟”5號載人飛船發射,老人掩不住內心的興奮。記者對此完全理解,因為對我國航天人來説,這是凝聚了幾代人的努力,凝聚了幾代人的夢想,如今作為老一輩的航天人,能親眼看見這一期待了數十年的現實,如何不激動呢?

  中國飛船起步晚進展快

  梁老説,我國研製載人飛船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進展比較快,特別是在成功發射了“神舟”1號、2號、3號、4號載人飛船後,我國決定在“神舟”5號上進行載人飛行,這也是中國人首次向太空進軍。對這次實驗,梁老信心十足,他説,從歷次發射載人飛船來説,這次的準備工作精細、穩妥、全面、認真,可以説幾乎萬無一失,當然,從概率上説,任何人不能説百分之百,但是我認為,這次成功率應該在97%以上。

  梁老在談到載人飛行器與無人航天器的區別時説,兩者的最大區別就是,前者必須設置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以保證宇航員在發射入軌、在軌運行和返回著陸時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載人航天器由7個獨立的系統組成,即:宇航員系統、飛船應用系統、載人飛船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發射通信系統、著陸場系統。

  載人飛船是載人航天工程的核心繫統,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及兩對太陽能電池板組成。軌道艙是宇航員在軌飛行期間的工作和生活的艙段,在飛行實驗結束後留在天上,繼續飛行,並可作為將來交會、對接試驗的空間對接目標。推進艙內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火箭發動機,用來進行姿態控制、變軌、制動,在返回時扔掉後會在大氣層中燒燬。唯一可返回地面的是返回艙,宇航員在上升段和返回段都坐在返回艙裏,返回採用升力控制方案以及降落傘回收方案。

  空間實驗室已納入研究計劃

  中國載人飛船“神舟”5號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是我國建設最早、試驗最多的航天發射中心,主要承擔大傾角、中低軌道衛星的發射任務,到目前為止,已經進行了幾十次的衛星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第一次一箭多星發射、“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都是在這裡發射的。按計劃,中國人成功進入太空之後,還將繼續進行新的航天實驗,這包括空間的交會與對接技術的研究,在適當的時候,將有可能開展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的研究工作。總之,中國航天事業前途將一片光明。

  應樹立“空間基礎設施”觀念

  梁老説,儘管我國在航天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特別是與美國、俄羅斯、歐空局相比,還明顯處於後進狀態。在航天方面,中國與日本水平大體相當。這需要我國的航天人在成績面前,戒驕戒躁,不斷努力,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他特別強調,“神舟”5號發射是我國航天事業中的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在這個起點上要有新的思路。建議各級領導要特別樹立“空間基礎設施”觀念,以往,談到基礎設施,人們想到的常常是公路網、鐵路網、電網等,既然在新的世紀裏,航天就像20世紀的電力和石油那麼重要,那麼,空間基礎設施,就應與地面的基礎設施一樣,我們必須樹立與其同等重要的觀念。

  現在,已經出現了許多空間基礎設施,它們已經不是孤立的衛星和地面站,而是天地一體化的由多個衛星組成的星座大系統,例如全球星國際衛星通信系統和銥星移動通信系統。空間基礎設施既是像鐵路、公路、電網一樣的設施,就應長期穩定不斷地建設和運行。這樣才能使航天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責編:劉雅虹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