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人士暢談十六大報告對勞動價值理論的創新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3日 11:04)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關於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創新論述,在理論研究人員、科研人員、民營企業家、基層黨政幹部等社會各界人士中引起強烈反響。他們紛紛表示,報告中關於勞動和勞動價值、財富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論述,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的總結和昇華,是對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發展和深化,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品質。
用全新觀點看待勞動價值和個人財富
十六大報告中對馬克思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創新,標誌着黨在理論上更加務實、更趨成熟。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寶通説,報告把執政黨的性質和方針講得非常透徹,是我們黨在理論上走向務實、走向成熟的標誌。建設時期,黨作為執政黨,應該確定不同於革命戰爭年代的戰略方針,不能以財産的多少作為衡量一個人政治上先進、落後的標準,關鍵要看這些財産如何取得、用到哪去。新的歷史時期,執政黨應該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全民族的利益。報告對這些問題作出了清晰而精闢的論述。
今天在價值創造與財富生産的過程中,除了資本、土地和勞動力外,先進技術、科學知識、經營管理以及信息等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生産要素。尤其是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産力,它的不斷創新與推廣對社會財富積累的貢獻越來越大。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副區長趙向陽説,這些發展中的變化,江澤民同志在報告中都做了分析,這是關於社會主義勞動與勞動價值理論的新總結,也是一個新發展,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作為執政黨與時俱進的精神。
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蔣建業在學習了江澤民同志十六大報告後認為,報告中關於勞動與勞動價值理論的闡述,是結合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學説的發展、深化,有助於統一理論界的思想認識,更有助於指導各條戰線的實際工作。
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十六大報告指出,“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於人民”。這些論述非常深刻。陜西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近年來實施新的分配機制,100多名農業科學家在民營企業中以技術要素參與分配,形成人均擁有百萬元資産的科學家群體。這種模式把科學家引入市場,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進而把農民也引入市場,産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據統計,楊凌農科城每年的科技示範催生經濟效益100億元左右。示範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光強説,江澤民同志十六大報告是全黨全國多年實踐的理論昇華。我們將進一步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使楊凌在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方面再次騰飛。
在價值形成和社會財富的積聚過程中,知識、管理、科技以及資本等各種生産要素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都有權利根據在財富創造中所作的貢獻參與分配。河南省委黨校政治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副教授趙新浩説,報告中有關保護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肯定各種生産要素的作用的論述,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有利於普通居民積澱的儲蓄轉為生産性投入;二是有利於激活龐大的非公有資本投向生産領域;三是有利於國有資本投向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四是有利於促進對外開放,吸引更多的海外資本;五是有利於統一的市場經濟體系進一步完善。只有解決了管理、資本等生産要素的收益權問題,才能真正激發各種生産要素的活力。
民營企業家有了新“身份證”
一枝劉集團董事長劉建申是陜西省著名民營企業家、陜西省政協常委。他激動地説,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越來越高,私營企業主的勞動和貢獻也逐漸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江澤民同志的十六大報告中説我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有了這個新的“身份證”,我們怎能不激動呢?我堅信,黨的十六大以後,民營企業將會有更好的環境,我們將會為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廣東省吳川市搞水産的民營企業家陳亞汗回想往昔,感慨萬千。他清楚地記得,1997年,自己參評廣東省勞模時,不是以一個民營企業主的身份參加的,而是以一個“農民致富&&人”的身份參評的。他説,學習了十六大報告,認識到工人階級、廣大農民始終是推動我國先進生産力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力量,我們同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一樣,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同樣為地方經濟建設付出了勞動。我下一次還要參評勞模。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