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05日 15:44)
新華網三峽工地11月5日電 11月6日,三峽工程導流明渠截流,這意味着被託付“千年大計、國運所繫”重望的世界頭號水電工程,將由投入期轉向收穫期,擔綱起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角色。
經過十年鍛造,大壩下閘蓄水、首批機組發電、永久船閘通航三大目標已開始“百米衝刺”。到明年5月,三峽工程導流明渠圍堰擋水,“高峽出平湖”的世紀夢想便成為現實。防洪、發電、通航等興利除弊功能一旦發揮作用,將給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帶來巨大動力。
“抑洪水而天下平,驅猛獸而百姓寧”
母親河長江,既哺育了中華兒女,也給中華兒女帶來過無盡災難。自古以來,大江兩岸的百姓常因洪災而鬥倉無粒、流離失所。《孟子 騰文公》有曰:“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可見,我們的祖先早在夏禹時代,就開始了艱難的治水歷程。
進入現代社會後,人類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嚴重。滔滔江水東流,將上游沙泥衝帶而下,使中下游河床與日俱高,到了洪水季節,河床水位普遍高出兩岸陸地幾米至十幾米,主要依靠堤防保護。而中下游的江漢平原、洞庭湖區、鄱陽湖區、巢湖、太湖流域及長江三角洲等,都是我國經濟、科技和文化發達地區。區內有近8000萬人口和600多萬頃良田,是傳統的糧棉油生産基地,且城鎮密布,有一大批大型工業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旦分洪或潰堤,淹沒的正是這片人煙繁盛的富庶之地。
洪災已成為影響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心腹大患”。1954年發生的特大洪災,奪去了3萬多人的生命,受災人口達1000萬,受災地區達300萬公頃。中國用了漫長的歲月來消除這次水患對工農業生産、人民身心健康和生態環境所留下的“虐傷”。1998年的特大洪災中,僅以洪湖江堤和荊江大堤等重要堤段的防守為例,如果不耗鉅資嚴防死守而分洪,涉及人口有205萬人,淹沒損失將多達數百億元。
長江中下游的洪水主要來自宜昌上游。三峽工程選址宜昌,截江建壩,削峰滯蓄,正是為了實現其首要建設目標——防洪。事實上,三峽工程在建期間就已發揮防洪作用。98特大洪災期間,三峽工程自然削減了下泄洪量約2000立方米/時,持續時間達80多小時。按1992年的價格水平測算,三峽工程防洪的年均直接效益為22億-25.2億元,如果遇到1870年的那樣的洪水,一次就減少損失760多億元。
三峽工程完工後,將形成庫容為393億立方米的“高峽平湖”,可攔洪221.5億立方米,相當於4個荊江分洪區的蓄洪量,荊江河段十年一遇的防洪標准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使出現千年一遇的洪水,輔助採取分洪措施,也可保證荊江大堤安全。三峽工程一旦啟用,將使祖先“抑洪水而天下平,驅猛獸而百姓寧”的美好願望得以實現,國家可以將每年投入防汛的人力財力轉向經濟建設,人民也可以從此安居樂業。
電出高峽平湖,光照半壁河山
舊中國給電力工業留下的遺産“羞澀”。從1882年至1949年,全國火水電總裝機僅185萬千瓦,年發電量43億度,平均每人擁有0.003千瓦,僅相當於幾節乾電池。人民生産生活用的光熱能源主要靠柴薪和原煤。
新中國成立後,電力工業快速發展,目前已成為世界電力生産消費大國。但是,作為一個佔世界人口1/4的大國,我國人均耗能或人均用電量相當低,只有發達國家的幾十分之一。華東、華中地區是我國的經濟發達地區,也是主要的缺能源地區之一,電力依靠“北煤南運”來維持。動力資源嚴重不足,已嚴重制約區域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世界上水能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理論蘊藏量為6.8億千瓦,可開發量為3.78億千瓦,年發電量可達1.92萬億度,可以説富敵天下。然而,在近十幾年電力工業快速發展時期,與火電相比,水電所佔比重卻每況愈下,水電裝機佔發電總裝機的比重“五五”末為30.8%,“八五”末已降至24%,近年來則降到僅14%,遠遠低於22%的世界平均水平。火電生産既破壞資源,又污染環境;水電生産資源是源源不斷的江水,是清潔環保的生態型工業。“火電多、水電少”的結構失衡現狀,體現了我國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的不合理。
三峽工程總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為847億度。這個特大型水電站投入發電後,除了少部分輸往四川和重慶外,主要輸往華中、華東地區,其中為華中提供的裝機容量約為1000萬千瓦,為華東提供600-800萬千瓦。三峽電站在“西電東輸”中,將大大緩解華東、華中地區嚴重缺電的緊張局面。同時,三峽水電大量替代火電,也將使我國火水電結構失衡的問題迎刃而解,並帶來巨大的環境效益。據測算,每年至少可減少煤炭消耗5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億萬噸。
三峽發電首批將與華東、華中、西南三大電網聯成一體,先期“光照”鄂、豫、湘、贛、滬、蘇、浙、皖、粵等9省市;進而與華南、華北及東北、西北電網相聯,形成全國聯網。作為全國聯網的中樞,三峽電站將促使不同地區不同電源之間的電力互相支援,實現火水電互補,從而大大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産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渠化下川江,天塹變通途
長江素有“黃金水道”之稱。但是,由於其一直基本處於天然河流狀態,航行條件並不理想。上游航道險灘密布,中下游航道則多礙航淺灘,尤其是下川江河段,枯水期江面寬度只有150-250米。洪水急漲時,峽中水位晝夜可上漲10米左右,下退5-7米,有些峽段最高與最低水位相差可達50米以上。上川江一般航深只有2.9米,上水每馬力能拖載0.7-1噸貨物,只及中下游拖載能力的1/10,運輸成本高出1倍以上;航道單向通過能力僅1000萬噸左右,抵不上一條江南運河的貨運量。
隨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南地區對外物流交流猛增。據有關部門預測,在2000年至2030年期間,需通過川江外運的出川物資和鄂西物資,將使川江下水貨運量單向年通過能力達到1550萬噸至5000萬噸;客運量將分別達250萬人次、390萬人次,以目前川江的航運條件,已遠遠不能滿足這些要求。
三峽工程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渠化下川江,改變川江航運條件,使長江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工程建成後,水庫回水到重慶,形成深水航道,平均水深為70米,最大水深達170米,水庫平均寬度約1100米,比建庫前航道寬度拓展約1倍,回水區流速減少50%,河道比降減少70%。船舶每馬力拖載量因此增加至7-10噸,是原來的10倍,與中下游達成一致;外運貨物單向通過能力增加至5000萬噸,是原為的5倍;船舶運行周期將縮短一半左右,川江運輸成本可降低30%-40%。
三峽工程還可以解決長江中游枯水季節淺灘礙航問題。由於枯水期三峽水庫調節流量加大,宜昌以下的最小流量將由目前的3000立方米/秒增加到5200立方米/秒以上,中游河段最小航深也可保證在3.5米以上,不會再出現礙航。
長江航道的通暢,將為實現航道規範化和運行船舶標準化打下堅實基礎,形成以長江幹線為主體,巨輪暢通、江海直達、水陸聯運的航運系統,推動西部經濟發展。上起宜賓下至長江口的3000千米幹流航線,將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大經濟區連接在一起,促進長江流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記者 劉紫凌 施勇峰 熊金超)
責編:千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