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義縣有一個鄉叫張家堡,那裏山多地少,十年九旱,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鄉,去過那裏的人都知道當地流傳着這樣一句話:“一進張家堡,身上二兩土。”就在這樣一個貧瘠、落後的地方,一個叫張久祥的土生土長的農民,卻成了人們四十年來一直談論的焦點,他的命運也跟這塊土地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張家堡鄉位於義縣的東南部,東靠醫巫閭山,西臨大凌河,當地人稱“六山一水三分田”,大面積的荒山荒灘,加之一年四季風沙的肆虐,讓生活在這塊貧瘠土地上、世世代代靠天吃飯的農民很難體會到風調雨順的喜悅。榆樹屯是張家堡鄉的一個小山村, 新中國成立那年,張久祥剛滿6歲,當時母親被選為村裏的婦女主任,為了照顧他們兄妹四人,母親總會帶着他們參加村上的大會小會,在張久祥兒時的記憶中,一切都是紅色的,母親那種正直剛烈的性格也深深影響着他,然而,在他九歲那年,母親卻因病離開了人世。
母親去世後,父親帶着他們兄妹四人靠着幾畝薄地艱難地生活,張久祥在家裏雖然不是老大,但憑着與生俱來的那股子闖勁兒,家裏的大事小情也漸漸地開始由他來張羅,生活的重擔讓張久祥比同齡的孩子成熟了許多。
無奈,15歲那年,張久祥輟學了,成了公社綿羊改良站的一名技術員,由於他做事認真好學上進,半年之後,他被選為站長,不久,他又被選為公社萬豬場場長,他先後擔任過畜牧技術員、果樹技術員、農業小組長,十八、九歲血氣方剛的小夥子成了村裏的大忙人。
1960張久祥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這不僅讓年輕的他多了幾分自信,也燃起了他要改變家鄉面貌的那份激情。
熟悉張久祥的人都知道他幹活拼命,不管多麼急難險重的任務都要提前完成,這是他的個性。 這時已經娶妻生子的張久祥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把爺爺奶奶接到了自己家中,可沒有想到,本想在家多盡些孝道的他,卻被一紙調令調到了上級單位工作,於是,他成了張家堡的風雲人物。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張久祥莫名其妙地被安排到縣裏乃至省裏一些機關擔任領導職務,這對於農民出身、只有二十幾歲的他來説是難以想象的,但這一切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他的身上。然而,歷史卻跟他開了一個玩笑,十年之後,當他踏上回鄉之路的時候,他並沒有感受到衣錦還鄉的榮耀,有的卻只是再次成為農民的現實。
大凌河水依然靜靜地流淌在故鄉的身旁,群山依然默默地環抱着張家堡這塊貧瘠的土地,人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一切都是那麼平靜如舊,在經歷了挫折與變故之後,故鄉在張久祥的心中,還是那麼親切。
回到榆樹屯村的張久祥已經是七個孩子的父親了,加上爺爺奶奶父親三個老人,全家十來口人的生活全靠妻子一個人支撐,張久祥總覺得愧對她,為了不拖累妻子,回家之初他曾有過離婚的念頭,但很快這種念頭在妻子樸實的理解與支持中煙消雲散了。
雖然家裏有時候揭不開鍋,但是張久祥對村民還象以往一樣熱情慷慨,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他總要去幫忙,回鄉的第一年,生産隊還沒有解體,村民們一致要求把護青、護秋的任務交給他,於是,隊長讓他看地,這等於把一個偌大的家交給了他,他一幹就是年。
1983年,聯産承包的富民政策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張久祥看準了這是一條勤勞致富的路子,於是,他在自家的承包田裏率先種起了出口菜,在大田裏種菜,這在當時還是件新鮮事,村民們對此看法不一,眾説紛紜,可他還是堅持種了下來,沒想到一年過後,種菜的收入讓張久祥自己都吃了一驚。
這樣一來,原本是村裏貧困戶的張家卻成了富裕戶,鄉親們紛紛找上門來取經,第二年他就帶動了72戶,到了1988年,全村就有200多戶種起了出口菜,富起來的鄉親們打心眼裏感謝張久祥,大家又一次信服了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老書記。
從此以後,榆樹屯村每一次換屆選舉,黨員、村民都要向張久祥投來熱切的目光,而每一次,他都請求黨委千萬不要提他的名。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春風吹進了這個偏僻的山鄉,這又一次堅定了張家堡鄉黨委啟用張久祥的想法,就在這一年村支書的選舉中,張久祥意料之中的事情發生了。於是,張久祥走上了闊別幾十年的村支書崗位,那一夜,他久久不能入睡,這是他回鄉後第一次失眠。
當年的榆樹屯村除了幾間破房子和二萬多株殘次林之外,再有的就是十八萬三千元的外債,面對着千頭萬緒的工作和百業待興的局面,張久祥的第一個重大舉措就是改林載果、賣菜開發,一年苦幹之後,不僅還清了外債,添置了拖拉機,而且還打了42眼井,增加了700畝開發田,人均收入從620元增加到1300元。1994年,張久祥被破格提拔,擔任張家堡鄉黨委書記,這一次他走的十分從容。
張久祥上任那年,十年九旱的遼西地區發生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水,也許老天真是要再次考驗一下張久祥,當兇猛的洪水向張家堡鄉轄區堤岸橫衝直撞過來的時候,張久祥又一次贏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自從張久祥當上鄉黨委書記,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家裏的活從來沒有過問過,他和老伴有一個協議,只要老伴不埋怨他,他也一定不會跟老伴紅臉。張久祥就是這樣,不管是在家、在外,他都有自己的一定之規。
上任的時候他沒開過班子會,也沒搞過什麼就職演説,只是帶着鄉里的領導幹部到各村去勘察,足足走了一個月,將轄區內3川54坡 206道溝走了一遍,回來後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那就是,帶領農民出義務工,山區修塘,平原打井搞管灌。消息傳出,很多村民不理解。
經過三年苦幹,全鄉修方塘128座,打井378眼,由於工程結束時正趕上兩個風調雨順的好年頭,老百姓的罵聲仍未停止。1999年,遼西地區連續三年大旱,別的鄉減産絕收,而張家堡鄉卻連年豐收。於是,鄉里就有了這樣一首民謠:“天大旱、人不慌,苞米青、麥子黃,打石背料修方塘,多虧有個張久祥。”
栽果種菜、搬沙固田,如今張久祥又把目光瞄準了建設綠色生態家園上來,不管挖坑還是種樹,張家總是老少一起上陣,每次出義務工,老伴和四個務農的女兒都必須&&完成,這是張久祥給家裏人定的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當了幾十年農民的張久祥,願意跟農民打交道,很少在辦公室見到他的影子,只要有時間,他都要到田間地頭跟農民聊上幾句。
八年過去了,張家堡變了,變得連久在他鄉的人都認不得了,如今的張家堡荒山植被茂盛,村村公路暢通,擁有遼西一流的敬老院和義縣第一所面積達六千平方米的九年制教育中心大樓。通過招商引資,新建成的十幾家鄉鎮企業在今年全部投入生産,估計新增利稅可達百萬元。全鄉人均收入也比1994年翻了四倍。
如今,張久祥已經63歲了,他每天都要走上幾十里的山路到所屬的26個村和新建的十幾家鄉鎮企業去看一看,雖然張家堡鄉的綜合經濟實力已由過去全市108個鄉鎮的最後一名,躍居到如今的上游水平,但與富裕鄉鎮的差距仍然是壓在張久祥心頭的一塊巨石。
張久祥的家還是十幾年前的那所土房,現在三位老人相繼去世了,六個女兒也都已成家立業,唯一的負擔就是小兒子還在上大學,張久祥一直覺得最愧對的人就是老伴,所以他把自家那片退耕還林的林地屬上了老伴的名字,這也算是一輩子給老伴的一點補償……
2001年9月,張家堡鄉人民政府被國家中組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人事部授予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張久祥也先後被授予全國優秀鄉黨委書記、省勞動模範、省優秀共産黨員等榮譽稱號,農民出身的張久祥用自己的經歷向人們展示了一名共産黨員的本色,作為一名基層父母官,他代表了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最終也贏得了老百姓的滿意。
(遼寧電視臺《背景》欄目 製片: 何力 楊志文 編導: 高燕 張健 攝像: 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