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神州風采     百姓生活     時代楷模     合作單位         



女村支書(遼寧電視臺)


  題記:2002年9月10日,在四川省蓬安縣徐家鎮方廣村,一部名為《鄉村故事》的電視劇開機拍攝。這個山村故事的主角就是這個村的黨支部書記,一位有36個孩子的媽媽。

  四川省蓬安縣徐家鎮方廣村要拍電視劇了,這成為了徐家鎮上的頭號新聞。9月10日一大早,鎮上的鄉里鄉親們就聚到了方廣村村委會前面的操場上,看看電視劇是怎樣的一個拍法。

  在人群中有一個看熱鬧的大個子婦女,她就是這個電視劇的原型人物和這次《背景》節目的主人翁——方廣村的村支書:范琼花。

  四川省蓬安縣徐家鎮是川陜革命老區,鎮轄的方廣村離蓬安縣城30多公里。

  這個村山高溝深,土地貧瘠,十年九旱,160多戶人家散落在十多里長的山窩裏,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村,曾被當地的村民自嘲為“荒光村”。村上許多的小夥子都把去外鄉女家落戶作為“脫貧”的捷徑,而好不容易取來的媳婦,往往是一爬上這高高的山梁,就會狠狠的哭上一場。

  1982年,當時20歲的范琼花從30里外相對富裕的黃坪鄉嫁到方廣村來的時候,也有過同樣的經歷。

  1982年范琼花嫁到這個村的時候,她經常是提起娘家或者是看到娘家這條路,就要哭,經常是眼淚水做枕頭,吃飯就是眼淚水下幹飯,説是要提起娘家的時候,自己都好傷心。就這樣,范琼花將自己和丈夫還有方廣村栓在了一起……

  范琼花身高1米70,這在當地婦女中顯得有點突兀,村子裏的人都開玩笑地叫她“范巨人”。但是,在農村,幹的都是與土地親近的活,彎腰俯背、挑水撿柴、爬坡上坎,身高腳大的范琼花在這個山村裏為此吃了不少的苦頭。就是這麼一個外面嫁進來的媳婦,一個幹起活來顯得有點笨拙的“巨人”,卻以自己爽朗的性格和麻利幹練的那股勁兒,贏得了村民們的好感。從1985年起,范琼花先後擔任了村婦女主任、村委會主任,1996年,當方廣村的老支書悄無聲息地出外打工時,范琼花被村裏的全體黨員推選為村支部書記,成為了方廣村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支書。

  那一年天很幹,對方廣村這個旱山村來説,情況就更加的嚴重。老支書的悄然出走,方廣村突然間沒有了當家人,村裏的工作一下子亂了套,村民們都議論紛紛。

  在方廣村的村委會,全村的黨員趕到這裡,用民主投票的方式緊急選舉出方廣村新的村支書。

  當時方廣村二十個黨員,當時選舉范琼花的就有十九票,只有她自己投了反對票。所以從1995年到1998年,村上的村主任和村書記都是范琼花一個人幹起走。

  一個外鄉人而且還是女人,能不能當好方廣村的這個家,能不能帶領村民們擺脫貧困、走上致富的道路,走馬上任范琼花在全體村民大會上,面對台下幾百雙疑慮的目光,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

  但是最後仍然有少數群眾不信任,少數男同志,當時選的結果就指着她鼻子罵,就説一個女同志,村裏這麼多男同志都沒有幹了的事她能幹好,我看她一個人怎麼辦。

  范琼花上任以後主動從村裏組織和幹部自身找原因,發現是因為幹部工作不落實、群眾致富無門路的問題,造成了幹群間的嚴重隔閡。

  新官上任三把火,范支書的頭一件事就是解決一直讓她揪心的村小問題。

  長年寄居在一座破廟裏的村小常常是“晴天像曬壩,雨天成水牢”。1997年,范琼花帶領100多名幹部和村民一頭扎進破廟,添磚加瓦,硬化地面,新修廁所,一個多月以後一所新學校出現在孩子們的面前,從此方廣村再也沒有孩子輟學。

  從方廣村要到山外去,依靠的是一條起伏不平的盤山路。可是這條出山唯一的通道,一到雨季就滑坡,成為“斷頭路”;同時,這條路還是條“扯皮路”,約有1。5公里的路面橫穿多個村子,出了問題弄不清該誰修,村民們常常是看著成熟的蔬菜和水果運不出去,眼睛裏都急出了火。

  范琼花的第二件事就是組織村裏的黨員幹部,成立義務修路隊,開上了這條斷頭路,每次遇到情況就緊急出動,保障路的暢通。如今,為了村民行路的方便和安全,村子上正在給這條土路壓上碎石,還在路邊加上了防護沿。

  吃上方便的清潔水是方廣村人祖祖輩輩的夢想。

  方廣村吃水特別困難,是一個典型的旱山村,村民們吃一挑水就要一兩個小時才能擔上,更不説發展,養生豬、搞家禽,其它方面就沒有辦法,范琼花就開始動員村民打衞生井,並且還建了集中供水站5口。

  但是要在三面環山、交通閉塞,資源缺乏,乾旱與貧窮長年相生相伴的方廣村尋找致富的門道,這對只有高中文化的范琼花來説,無疑是個很大的難題。

  方廣村有600多人,而人均耕地只有八分多,很多人都窩在山裏受窮受苦。村民鄧天受老倆口有4兒子和4個媳婦,個個身強力壯,卻窮得為了柴米油鹽成天婆媳爭鬧、兄弟反目。范琼花多次被請去調解,卻總是吵鬧不斷,效果甚微。

  1998年4月,這家人又戰火重燃,在調解過程中,一直尋思着致富門道的范琼花,對鄧家兄弟説在家裏鬥算什麼本事,有本事的到外面打工掙錢去。

  不料,這一席話,卻將范琼花推上了當“媽媽”的新“職務”。

  第二天,鄧家的兄弟妯娌不顧父母的反對,全部南下廣州打工,鄧天受老兩口面對6個孫兒、孫女着了慌,一怒之下,將小孩子們丟到了范琼花家,説你拐跑了我的兒子媳婦,你就得照管他們的孩子!

  兩位老人就哭又哭又鬧,坐在范琼花門檻上説,我們家的兒子媳婦都走了,是你昨天解決不好,這下你有本事你就把我們的幾個娃娃領着。

  范琼花只好慢慢冷靜思索,就把幾個娃娃留下來。當時範琼花對愛人説把幾個娃兒領下來,他愛人就説,哎呀領下來就當做件好事嘛,積點德嘛,經常説好事做到兒女身上嘛,就説積點德,范琼花就把幾個娃兒領下來。

  這樣一領,半個月之後,村上那個要打工的袁紹蘭她的幾個娃娃也送過來。説你范琼花領得鄧天受家裏的,就領得我的,我們都是方廣村的村民。

  這樣逐漸從1998年到現在,范琼花領了27戶家庭36個娃娃,最多的時候,也就是1999年有一段時間,最多的時候有23、24個娃娃住在范琼花家。

  范琼花和自己的丈夫鄧東平砍來竹子編成籬笆,將兩個臥室隔成四間,但是80多平方米的老瓦房還是人滿為患,而夫婦倆卻被擠到了堂屋的一側。

  這麼多的孩子一下子都涌到了范琼花家,家裏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丈夫和兒女都對范琼花的當村支書的這種自找麻煩的作法不能理解。

  丈夫思想上的波動性,這個一家之主和范支書在家中處於了一種“冷戰”的狀態,夫妻間得小矛盾不斷,而更讓范琼花難受得是,自己得兒女也不能理解自己,認為自己這個村支書當得很孬,這樣下去會把自己家搞窮的。

  范琼花只能用更多的付出,讓這個大家庭的成員們慢慢的適應和融合。

  范琼花當媽媽是毫無報酬的。雖然每年從全國各地寄到范家的匯款有10來萬。但是,范琼花手裏有一本帳冊,孩子們的父母寄來的錢她都一一記錄在上面,她從來沒有在孩子身上撈一分錢。不但如此,她還為孩子們倒貼了不少的錢糧,幾年的時間,范琼花貼在孩子們身上的各種開銷達到了兩萬多元。

  除了錢財上的花銷,更重要的是,范琼花給了孩子們慈母般的愛,讓他們在父母外出打工之後,同樣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孩子們的到來成為了范家生活水平的“分水嶺”。范琼花夫婦倆勤勞能幹,吃得苦,家境在當地是比較富裕的。但是,為了孩,子們,他們在感情和金錢上作出了雙重的付出,范家的寒酸,很難讓人相信他們家一年收入超過1。2萬元。在1987年修建的老瓦房裏,最現代化的電器就是一台黑白電視機和一部老吊扇。

  愛的付出,必然有愛的回報。

  范琼花照顧的一個孩子在自己的作文中這樣寫到:“我們36個兄妹來自不同的家庭,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媽媽——范媽媽。我們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掙錢,是范媽媽用深深的母愛哺育我們成長,使我們這些遠離父母的孩子重新感受到偉大的母愛。”

  媽媽疼孩子,孩子愛媽媽。孩子們對范媽媽愛的回應,讓范琼花感受到了一種別樣的快樂和溫馨。

  有了范書記為村民解除了後顧之憂,偏僻的方廣村800多農民中已有230多人外出打工,每年抱財回家近百萬元,百分之七十的農民翻修了住房。幾年來,外出的村民們在寄回孩子的生活、學雜費和打來感謝電話的同時,寄回的農稅提留款達到了16萬多元。而范媽媽照顧的孩子已經有17人升上初中,12人考入高中,5人考進大學。

  一個偶然的機會,范媽媽的故事,被縣上的電視臺作了專題的報道,再經過大小媒體採訪和轉載,一直默默無聞的范琼花成為了新聞人物。來到方廣村參觀、採訪的人絡繹不絕。而電視劇《鄉村故事》的拍攝,讓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和范琼花成為眾人關注的地方。

  隨着事跡的廣泛傳播,范琼花獲得了許多的榮譽稱號。市人大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作為四川省三個代表的先進人物受到了江總書記的親切接見,並且還將代表四川省的共産黨員,去北京參加黨的十六大。

  作為十六大的獻禮片,《鄉村故事》就是要再現范琼花這個村支書幾年來工作、生活和情感經歷。

  通過在方廣村和范琼花家的體驗生活、由劇本上的文字演繹到真實中的接觸,劇組的人員對這個現實生活中的很普通然而有有着很多榮譽的范琼花有着自己的看法。

  范琼花的扮演者宋穎認為范支書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女性、一個母親,一個在這個社會上很有責任心的女性。

  而作為《鄉村故事》導演,苗越是這樣看自己所要表現得這個人物的:江總書記所提到的三個代表,范琼花應該是這三個代表中一個比較典型的人物,她是人民群眾的代表,實際上她自己就是人民群眾中很普普通通的一員,她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勞動婦女,她唯一跟人家不同的是,可能是她做的比別人多,別人沒有做到的她做到了。但她做這些事情,我們明眼人看起來,實際上在生活中那就是些普通的生活小事,但是她很感人,她實際上是一種對人家的一種人情上的關愛,一種很善良……

  這個時候,正好是農閒的時節,孩子們都外出上學離開范媽媽家,范琼花終於可以好好的在家歇一歇,和從大學回到家中看媽媽的大女兒説些悄悄話。

  這幾年來,范琼花實在是太累了, 村民間的矛盾糾紛她要去調解,村民家的紅白喜事她得去參加,村裏的各項建設她得去組織、協調,落實在行動上,孩子們的生活學習需要她操心,每天奔走在起伏的山道上,忙碌在村舍間,范琼花的體重由原來的160多斤,掉到了現在的103斤……

  由於范琼花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到了村裏的工作和孩子們的身上,種地、喂豬、養蠶、養雞,搞搬運,家裏大部分的農活和發展家庭經濟的重任都由鄧東平一個人撐起。

  鄧東平説我是個老實巴焦的農民,就是會幹活,既然村裏需要我家屬出來做事,那就只有我多幹點。

  范琼花感到作為一個女人能夠17、18年在村上跑,是很不容易的,這個處境呀確實離不開家庭的支持。

  范琼花的妹夫在北京承包建築,每月出1000多元請她出山幫忙,范琼花卻説,方廣村的群眾信任我,我丟不開手,我情願在這裡每月拿78塊錢的工資……

  有時候,范琼花自己也覺得有點對不住家裏人。她想象的呀就是,在她晚年以及50歲60歲退休的時候,能夠安安心心地煮幾頓飯給他們吃嘛,給他們洗一洗衣服、給她的女兒帶一帶孫兒,這就是最美的生活了。

  對於方廣村的將來,范琼花説她和她的繼任者要把自己的家鄉修建得車子可以四處開行,到處都是鮮花香草,綠樹成陰,將來要把方圓的方字改成芳香的芳字,為後來的人留下一個新的“芳廣村”。

  (遼寧電視臺 記者:敖站銘)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