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十年前的上海是全國住房最困難的城市,當時人均居住面積只有6.6平方米。然而這十年來上海有近200萬戶家庭購買了屬於自己的住房,個人購房率超過了93%,人均居住面積也已經上升到了12.1平方米。那麼普普通通的上海市民為什麼能買得起房子呢?
葉女士一家住在浦東,兩室一廳100多平米的房子三口人住,顯得十分寬敞。而在幾年前,他們的住房還不足20平米。
葉女士(市民):當初我們花了1萬8千元把老房子買下來,後來又以18萬的價格賣掉,再借了點公積金貸款,以前我們房子也買不起,現在買了這麼大的房子。
在如今的上海,像葉女士這樣先買下公房再出售,然後借助公積金貸款買商品房的情況已十分普遍。然而在十年前,市民根本不敢想象能以這樣的方式改善住房條件。當時,上海市民的住房困難可説是全國聞名,1990年上海人均居住面積只有6.6平方米,其中人均不到4平方米的家庭就有32萬7千戶、人口近百萬。老百姓要改善住房條件的唯一途徑是等單位分房,而以當時的分房速度,有人預測可能等上一百年上海也無法解決住房困難問題。
為此,上海在1991年正式推出《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率先建立職工住房公積金制度,鼓勵市民通過低息的公積金貸款購買住房解決困難。然而這項凝聚了諸多心血的公積金貸款政策推出後卻應者寥寥,當年的公積金貸款額只有兩千多萬。
皋玉鳳:為什麼只有2千多萬,當年我們就看到它問題所在。因為當年是雙軌制,一方面住房在進行實物分配,一方面我們又在倡導住房要達到社會化商品化。
為改變市民對傳統實物分房的依賴,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先後兩次通過電視講話表述住房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同時,市政府又在1994年大膽推出改革舉措,鼓勵市民購買所住公房的産權,並在1996年開放已購公房的上市交易。由於公房産權的政策優惠價格遠遠低於市場價,而市民又可以以市場價將已購公房出售,這等於是為他們積累了買新房的本錢。不過,這一舉措在當時卻引起了很多爭議。
皋玉鳳:因為我們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住房第一是公房,國家統一建造,單位統一分配,房管部門統一收租,賣給老百姓會不會國有資産流失,社會資産流失,我們就在這一問題上討論。
經過幾場社會大討論,人們認識到,隨着公房數量的上升,政府在管理公房的開支上逐漸力不從心。但如果以適當的價格賣給市民,政府減輕了負擔,市民有了改善居住條件的基礎,最重要的是已購公房上市可以激活整個房産市場。後來的實踐證明,當初的這些決策是做對了。
統計顯示,截止今年8月底,上海公積金累計歸集538億元,支持了53萬戶居民購房,購房面積達到4380萬平方米。
皋玉鳳:發展的速度之快確實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十一年來通過我們的工作我們體會到確實是按照市委所要求的,我們堅持了開創性、堅韌性、可操作性(的結果)。
從租公房到買公房,再從賣公房到買新房,上海市民正朝着越住越新、越住越大的自主買房夢想步步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