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一項史無前例的文化工程。該工程作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於1996年5月16日正式啟動,到2000年9月15日通過國家驗收。
中華文明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然而真正有傳世文獻支持的“信史”迄於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從此上溯的歷史是模糊不清的。在司馬遷的《史記 三代世表》中,僅記錄了夏商周各王的名字,而沒有具體在位的年代,這種狀況被稱為"有世無年",成為中華文明史的一大缺陷。千百年來,無數學者為改變這一狀況而付出了畢生的精力,然而如此規模龐大的工程是無法由一己之力來完成的。近年來,隨着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考古成果不斷涌現,改變“有世無史”的時間已經成熟。
“夏商周斷代工程”將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是我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的系統工程。在工程實施過程中,來自歷史學、考古學、天文學、科技測年學等多種學科的200多位專家學者,在李學勤、李伯謙、席澤宗、仇士華四位首席科學家的帶領下,團結協作,共克難關,取得了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成果,先後完成了9個課題、44個專題的研究。
通過對歷史文獻的研究,對歷史文化遺址的發掘,對甲骨文等古文字的鑒定以及對古天文學記錄的整理,於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佈了《夏商周年表》。該年表把中國的歷史紀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推定以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為標識的商周分界為公元前1046年,並明確了公元前841年以前西周十王的具體在位年代;推定夏商分界年代為公元前1600年,並明確了商武王以下十二王的在位年代,對於商代前期的歷史給出基本的年代框架;推定夏代始年為公元前2070年,也相應提出了夏代基本的年代框架。
“夏商周斷代工程”使中華文明發展的重要時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學標尺,理清了先秦歷史的起承轉合和發展脈絡,填補了我國古代紀年的一段空白,制定了迄今為止最有科學依據的夏商周年代表,為繼續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礎。同時,該工程的順利完成也開啟了二十一世紀交叉學科共同研究的範式。
|